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9讲 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湘教版.ppt

46页
  • 卖家[上传人]:恋**
  • 文档编号:119323779
  • 上传时间:2020-01-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3M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9讲 气压带和风带,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地转偏向力,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3)季节移动规律: ①移动原因: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 ,冬季 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极地高气压,信风,极地东风,太阳直射点,偏北,偏南,【深度思考1】 气压带的形成都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吗?,提示 不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气流运动造成的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体、组成物质均一等)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地球上海陆分布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海洋、陆地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其影响有:①陆地高压(冬季)切断副极地低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冬季风②陆地低压(夏季)切断副热带高压带并在亚洲地区形成典型的夏季风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 亚洲,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 ,其切断了 。

      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环流,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深度思考2】 季风仅仅存在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这种说法对不对?,提示 不对非洲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但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 、地形、洋流等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深度思考3】 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以上判断对吗?试说明理由提示 不一定并非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在大陆的东岸的信风迎风地带,信风来自海洋,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侧、澳大利亚东北侧和中美洲等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和信风关系密切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图所示2.“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3.“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

      4.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1)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上图所示 (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即“移动不同步” (3)气压带、风带年移动幅度约10夏季向北半球偏5个纬度,冬季向南半球偏5个纬度,即“移动不同幅”5.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1.(2018福建师大附中期末)若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1)~(2)题1)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d、c、a C.a、c、b、d D.d、c、b、a (2)b与d之间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干冷的气流 D.西风带,解析 第(1)题,若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b处为下沉气流,则b处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则b点气压高于d点,高空气流从c点流向a点,故c点气压高于a点,又因为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则b点气压高于a点,d点气压高于c点,故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应为b、d、c、a。

      第(2)题,b与d之间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的西风带 答案 (1)B (2)D,2.(2018安徽屯溪一中月考)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大陆西岸,终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解析 第(1)题,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从30吹向60,为偏南风;根据图中纬度变化规律可知,该纬度带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右偏转,因此形成西南风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风带为盛行西风带,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在盛行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1)A (2)D,气压带、风带判断与分析 1.通过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判读大气环流形势例如,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2.通过气流运动状况判读大气环流形势,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垂直气流进行判读 第一,上升气流,对应近地面的低气压带,可能为赤道低气压带或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二,下沉气流,对应近地面的高气压带,可能为极地高气压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2)通过水平气流进行判读,第一,利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判读 本方法需识记近地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名称与风向)例如:下图中,甲北方为西南风(西风带),南方为东北风(东北信风带),可知甲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第二,利用风的形成原理判读 例如上面例子,根据风向可知,甲处为风源地,为高压(两侧风向不同,可知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方、南方风向均向右偏,可知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考法一 气压带、风带的判断,1.(2015海南地理,1)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下题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环流知识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 答案 D,2.(2013课标Ⅱ,10~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 D.高压控制 解析 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常被雾笼罩 答案 (1)C (2)D,考法二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3.(2014海南地理,5)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下题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解析 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 答案 B,4.(2017海南地理,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10分),解析 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惠灵顿地处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盛行西北风,与海峡走向一致,西面朝向大海,喇叭形的地貌,有利于风的深入。

      答案 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考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链接拓展】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1)夏季,副热带高压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此时,我国东部地区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丰沛的降水 (2)正常年份,5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在华南;6月份副高北进到北纬20左右,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此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进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10月份,雨带退出大陆。

      (3)夏季风强弱带来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风都是季节性的 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C.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 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2)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解析 第(1)题,图中A表示东南季风、B表示西南季风,C表示东南信风A、B是季节性的,C是常年存在的;只有A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受C影响的地区不一定会出现降水;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右偏形成的第(2)题,图示季节,亚洲的东部、南部盛行偏南风,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亚欧大陆上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亚欧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亚洲东部地区高温多雨;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答案 (1)D (2)A,季风环流的判断与分析 1.通过30N或60N处的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季节:,例如:30N的近地面有低压中心(7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季;60N的近地面有高压中心(7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季。

      2.通过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判断季节:偏北风为冬季,偏南风为夏季 3.根据季节可判断30N或60N处气压状况及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考法一 气压中心的判断,(2015重庆文综,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1题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压中心的分布露气寒冷,将凝结”大意是近地面气温低,使近地面水汽凝结这种现象易出现在秋天晴朗的夜晚10月8日左右,蒙古高压已经控制我国北方地区,此时秋高气爽,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近地面气温低,易使近地面水汽凝结而形成露夏季印度低压控制南亚地区;阿留申低压冬季形成于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强盛 答案 A,考法二 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 2.(2015安徽文综,2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解析 本题考查降水的形成条件。

      图示区域为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西南季风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届高考补充篇目:《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pptx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有法言之有理+.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1.pptx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7.1《短歌行》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5.13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古诗文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古诗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_《庖丁解牛》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句效果分析题对策+课件.pptx 2024年新课标1卷古诗鉴赏题解析分析+课件.pptx 6.2《劝学》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第七单元+整书阅读《红楼梦》之钗黛之争+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1.1《谏逐客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