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器检测实习汇报.docx
14页仪器检测实习汇报 篇一:测量实习汇报 测量学教学实习汇报 地点:南华大学 起讫日期:2021.11.04-2021.11.15 班级:土木1204班 组别:5组 姓名:张玳辉 目录 序言 一、实习目标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三、实习时间安排 四、测区概况 五、图根控制测量 六、地形图测绘 七、建筑物测量 八、结束语 附录 序言 经过学习《测量学》一书,我们对测量的部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周末的测量学试验,我们学会了仪器的基础操作和基础测量方法综合所学,这两周的时间,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实习,这让我们对测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们的实习汇报 一、实习目标 利用《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测定和测设工作内容测量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主要步骤,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训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过硬工作作风的手段经过地形图测绘和建筑物或道路曲线的测设,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为以后处理实践工作中相关测量问题打好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⑴ 测绘图幅为20×20cm2、百分比尺为1∶500的地形图1张; ⑵ 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设计1栋建筑物,计算出测设建筑物外廓轴线交点坐标,将它们测设于实地,并作必须检核; ⑶ 了解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三、实习时间安排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土木1201班 测量实习时间及任务安排(10-11周) 四、测区概况 1、位置:南华大学南华广场喷水池北面到公路 面积:大约7600 m2 2、关键建筑物:花圃 3五、图根控制测量 (一)导线测量 1、踏勘、选点、实地落实,建立坐标(含略图) 2、观察、纲要(丈量、瞄准)、限差 ①边长测量 ②水平角测量 3、计算 ①整理测量数据,绘略图,再填入数据 ②坐标利用及反算 ③导线计算程序 1°边长测量,用钢尺的通常丈量方法,导线边往返丈量、计算(资料整理),每尺段均应丈量2次,2次长度之差≤6mm,边长往返丈量相对较差K≤1/3000 2°水平角测量,经纬仪安置应使用光学对中法测定闭合导线各内角和导线连接角采取测回法测2个测回,起始方向:第一测回为0?02′xx″,第二测回为90?02′xx″盘左、盘右所测半测回角值之差≤24″,各测回所测角值之差≤6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多边形内角和的实测值和理论值之差)的允许值?60??n(n为内角个数) (二)水准测量 1、踏勘、选点、实地落实,建立坐标(含略图) 2、观察、纲要、方法(采取两次仪器高法)、限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允许值为?12nmm,n为测站数 3、计算,采取水准测量法观察高差时,采取两次变动仪器高法,两次所测高差之差≤5mm,取其平均值; 六、 地形图测绘 (一)准备工作 1、绘制坐标网格,方法测,图百分比尺选择1∶500。
图上标明测图范围,测图为2~4格10cm×10cm方格范围 2、展绘控制点(方法,要求) (二)控制点测量 (三)碎步点测量(视距测量) 1、测设准备,安置仪器,测仪器高,定向 2、用经纬仪观察碎步点,计算(依据观察数据计算水平距离、高程,检验限差≤2′闭合差≤4′量角器配合经纬仪视距测量法碎部测量——在测站安置DJ6级经纬仪、量取仪器高、盘左瞄准后视点定向,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为0°00′瞄准另一个控制点,将其作为碎部点进行观察并展点,其和图已展绘控制点的水平距离之差应≤±0.3mm,不然应重新观察并检验展点是否有误每个碎部点的观察和统计数据为上丝读数、下丝读数、水平盘读数和竖盘读数四个 3、展绘 (四)地形图绘制 1、地物绘制 2、地貌表示 七、建筑物测量 (一)图上设计10×6㎡的建筑并确定各点坐标 (二)测设数据计算(含草图)篇二:控测实习汇报 一、概述 控制测量实习是在学完控制测量学基础以后集中进行的测绘实践性教学,是各项课间试验的综合应用,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实践基础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等基础技能,而且可为以后处理实际工程中的相关测量问题打下基础 锻炼在业务中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习中培养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扎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实习安排 (一)实习组织 以班分若干小组,每组6~7人,设小组长1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安排及仪器管理工作 (二)每组配置的仪器和工具 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2个,棱镜杆2根,相关统计手薄、计算纸、铅笔、橡皮等 (三)实习计划及要求 三、实习内容 (一)实习任务 1:500图根控制测量 (二)技术要求 1 图根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测量,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别施测图根点精度,相对于邻近的等级控制点,其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基础等高距的1/10 2 对于较小测区,图根控制可作为首级控制 3 图根点点位标志宜采取木(铁)桩,当图根点作为首级控制或等级点稀少时,应埋设合适数量的标石 4 测区内解析图根点的个数,通常地域不宜少于表一的要求 5 图根控制内业计算及结果的取值精度,应符合表二的要求 (Ⅰ) 图根平面控制 6 图根平面控制,可采取图根导线、极坐标、边角交会和GPS定位等测量方法 7 图根导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图根导线测量,宜采取6″级仪器1测回测定水平角。
其关键技术要求,不应超出表三的要求; 1~2之间选取; (2) M为测图百分比尺的分母; 但对于工矿区现实状况图测量,不管测图百分比尺大小,M均应取值为500; (3)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域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 1/(1000×α) 2 图根量距导线,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首级控制,边长应进行往返丈量,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4000; 2) 量距时,当坡度大于2%、温度超出钢尺检定温度范围±10℃或尺长修正大于1/10000时,应分别进行坡度、温度、尺长的修正; 3) 对于采取钢尺量距的附合导线,当长度小于要求导线长度的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对于测定细部坐标点的图根导线,当长度小于200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8 对于难以布设附合导线的困难地域,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的水平角观察可用6″级经纬仪施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出40″边长应往返测定,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导线平均边长及边数,不应超出表5.2.8的要求 表5.2.8 图根支导线平均边长及边数 9 极坐标法图根点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取6″级全站仪或6″级经纬仪加电磁波测距仪,角度、距离一测回测定; 2 观察限差,不应超出表5.2.9-1的要求; 注:Hd 为基础等高距。
3 测设时,可和图根导线或二级导线一并测设,也可在等级控制点上独立测设独立测设的后视点,应为等级控制点; 4 在等级控制点上独立测设时,也可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并将上、下两半测回的观察值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观察结果,其点位误差应满足5.2.1的要求; 5 极坐标法图根点测量的边长,不应大于表5.2.9-2的要求; 表 5.2.9-2极坐标法图根点测量的最大边长 7 使用时,应对观察结果进行充足校核 10 图根解析补点,可采取有校核条件的测边交会、测角交会、边角交会或内外分点等方法当采取测边交会和测角交会时,其交会角应在30°~150°之间,观察限差应满足表5.2.9-1的要求分组计算所得坐标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 11 GPS图根控制测量,宜采取GPS-RTK方法直接测定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GPS-RTK方法的作业半径不宜超出5km,对每个图根点均应进行同一参考站或不一样参考站下的两次独立测量,其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础等高距的1/10其它技术要求应按本章5.3.10~5.3.15条的相关要求实施 (Ⅱ) 图根高程控制 12 图根高程控制,可采取图根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等测量方法。
13 图根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高程点; 2 图根水准测量的关键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13的要求 表5.2.13 图根水准测量的关键技术要求 注:1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的长度(km); 2 当水准线路布设成支线时,其线路长度不应大于2.5km 14 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高程点; 2 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的关键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14的要求; 注:为电磁波测距边的长度,单位为km 3 仪器高和觇标高的量取,应准确至1mm 1、序言 说明实习的目标、任务、过程 2、实习内容 叙述测量的次序、方法、精度要求、计算结果及示意图等 3、实习体会 介绍实习中碰到的技术问题、采取的处理措施,对实习的意见和提议等 4、正文字体用宋体五号,一级标题用宋体三号,二级标题用宋体小三篇三:测量实训汇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宣城13年秋建筑施工和管理专业 测量实训汇报 学生姓名: 李 雪 晴 学生学号: 133400146388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3秋建筑施工和管理专业 测量实训汇报 实训时间:2021年12月17日 实训地点:宣城市敬亭山风景区 实训组员:李雪晴及其它学员 一、实训目标: 加深对测量基础理论的了解;深入掌握或了解通常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方法、三种基础测量工作的外业观察和内业计算能力、小区域从控制测量到碎步测量的全过程和通常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和变形监测的作业技能和计算方法,和此同时,在实践中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作业态度、不怕艰苦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体精神。
二、实训任务: 实训关键包含三种基础测量工作作业技能的训练,小区域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建立全过程的了解,小块地形图测绘的熟悉,建筑施工测量和变形监测通常方法的掌握等,详细内容以下: 1、DS3型水准仪的组成和使用; 2、DJ6型光学经纬仪的组成和使用; 3、全站仪的组成和使用; 4、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量设备进行水准测量、水平角测量、视距测量 (1)选点(注意事项、方法、形成线路示意图、水准点能够和导线点共用每个小组同选一个线路;不一样的小组选不一样的线路;踏勘测区、确定布网方案、选点、标志点号、角度观察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2)采取四等水准测量(测量的程序、一个测站的检核条件和限差、选取的高程基准、出现问题和处理方法等) (3)水平角观察(测回法观察程序,测角误差和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4)视距测量 5、闭合导线测量外业观察和内业计算; 6、小区域大百分比尺地形图测绘(测绘图幅为50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