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演示文稿1.ppt
43页我国观赏型山岳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富有奇特的形态,优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的景观,具有明显的特征千姿百态的山岳,或雄奇浩荡,或险峻巍峨,或清新秀丽,或幽古神秘,各有其动人心魄之处五岳”在中华名山中最负盛名观赏型山岳旅游资源的特征观赏型山岳旅游资源的特征1.富有绚丽的自然景观2.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3.具有典型的科学研究价值4.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美东岳——泰山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境内、京沪线东侧,东临黄海,西频黄河,南其泰安市,北止济南市郊,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天柱峰)海拔1524米,次于华山和和恒山,居五岳第三位由于泰山崛起于平原,山体形象高大,给人以“稳如泰山”之感、“拔地通天”之势,巍峨磅礴,被誉为“五岳之尊”泰山是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数以千计的摩崖石刻和碑碣题词,其历史文化价值是其他名山所不及的泰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 泰山是鲁西中新生代泰山断块凸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北地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泰山地势差异显著,地形起伏大,地貌分界明显,地貌类型繁多,而且侵蚀地貌十分发育。
地质构造 a. 泰山是华北地台基底与盖层双层结构出露比较好又相当典型的地区泰山的主要地层分为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太古界的变质杂岩)和古生代的沉积盖层(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的碳酸盐岩),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地质构造 b. 泰山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褶皱和断 裂都比较发育既有太古代的构造,又 有中生代的构造,新构造运动也相当强 烈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泰山目前仍 在不断的间歇性抬升 岩体岩体 c. 泰山的侵入岩侵入岩体,分布非 常广泛,绝大部分是前寒武纪的 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类和花 岗岩类 地势地势 d. 泰山总体地势呈现北高南低、西北高南低、西 高东低的特征高东低的特征泰山南坡因受北东东向 的3条正断层的影响,形成了南坡的南天 门、中天门和一天门一带十分明显的三 大台阶式的地貌景观,更增添了泰山雄 伟险峻的气势 气候气候 泰山地处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垂直梯度,水平分布,气候特点亦有较大差异泰山顶无明显的四季划分,只有冬夏之分,雨量偏多,属半高山型湿润气候。
土壤土壤 泰山土壤属棕壤类泰山土 壤垂直变化明显受局部地形及水 热条件的影响,每一垂直带中除为 主的棕壤亚类,另有零星分布着相 邻地带的其他亚类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泰山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目 前发现和探明的矿产已有40余种 泰山东麓的富铁矿量多质优,南部 埋藏有石膏、石盐、自然硫沉积型 大型矿床,周围的煤田则是山东省 的主要煤产地之一 古泰山阶段古泰山阶段 在遥远的太古代,泰山地区曾是一个巨大的 海槽,堆积着很厚的各种泥砂物质和火山岩24 亿年前后,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将古泰山抬出海 平面之上,这就是地质学上的“泰山运动” 海陆演化阶段海陆演化阶段 经过了十八——十九亿年的风化剥蚀,古泰山地势渐趋平缓至古生代初期,随着华北地区沉降,海水侵入,它又沉没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 今日泰山形成阶段今日泰山形成阶段 中生代晚期,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在山的南麓产生了数条断裂,处于该断裂北盘的古泰山,一方面不断地掀斜抬升隆起,另一方面又不断地风化剥蚀了原来覆盖在表面的沉积盖层25亿年前形成的变质杂岩又重新出露地表。
新生代期间,在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下,泰山沿泰前断裂继续大幅度抬起,至新生代中期,今日泰山的总体轮廓基本形成 泰山的年龄泰山的年龄 泰山是一个中新生代的断块凸起, 它的雏形始于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初期, 基本轮廓形成于新生代中期,距今3000 万年左右但它的变质杂岩却是最古老 的岩石,距今已有25-28亿年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天烛峰天烛峰在泰山的东北麓,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登山路直达岱顶沿着这条路,可游览以泰山奥区著称的天烛峰景区这里,奇石能言,清泉有声,大小天烛朝天立,悬崖巨壁夹谷行将军山如大将军披甲,罗汉峰似众罗汉叠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蓝天高远,大山空旷,松涛阵阵,白云悠悠,是寻古探幽的好去处,只有到这儿来,才能领略到山林野趣的真谛 龙潭飞瀑龙潭飞瀑 在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有瀑布飞流直下,声若雷鸣,状如挂着的千尺银练瀑布常年倾泻,冲击崖下成潭,传说此潭与东海相通,有龙自由来去,故名“黑龙潭”。
清人有诗云:““真源流不竭,飞下最高真源流不竭,飞下最高峰俯注潭千尺,深藏或峰俯注潭千尺,深藏或有龙有龙””龙潭飞瀑”是泰山名胜之一,观瀑吟咏,引人生出无限遐思 扇子崖扇子崖 位于泰山西溪西侧这里奇峰突兀,高耸竣峭,形如扇面,故名崖上有明人题刻摩崖石刻“仙人掌”崖西有铁梯,攀援可登崖巅,北眺龙角山,九女寨历历在目,西望傲徕峰尽收眼底向东俯视,龙潭水库宛若镶嵌在西溪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清人孙宝僮有诗云:“剑峰怒刺天,积铁拔千仞;俯临鬼谷幽,旁倚丈人峻”,的确写出了扇子崖的风韵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泰山日出n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云海玉盘云海玉盘 是岱顶的又一奇观。
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雾凇雨凇雾凇雨凇 雾凇和雨凇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观雾凇似霜非霜,似冰非冰,迎风怒放,千姿百态使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绒的冰挂,象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殿阁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展开洁白的毡毯雨凇则使岩石、大地、房顶、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冰的世界 泰山泰山佛光佛光 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泰山的历史文化 泰山的特色是山间遍布诗文碑刻、古寺亭桥。
泰山的名胜古迹与大自然美景和谐融成一体,别具一格苍松翠柏如云似雾,笼罩着奇峰幽谷,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镶珠嵌玉般遍布登山沿途和峰峦山麓 泰山以石刻众多闻名天下,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泰山现存石刻1696处,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秦泰山刻石秦泰山刻石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古登封台碑刻古登封台碑刻 大观峰题壁大观峰题壁 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摩崖高13.3米,宽5.5米,全文1000字,书体为唐隶文辞典雅,书法遒劲,颇具盛唐风格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价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
经石峪经石峪 在斗母宫东北方中溪支流的一片大石坪上,镌刻着1400多年前摩勒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大字遒劲古拙,篆隶兼备,被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唐《纪泰山铭》摩崖刻石 无 字 碑 封禅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神的宗教活动,它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作“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称作“禅”传说先秦有72代君王封禅泰山,正史记载秦、汉、唐、宋皆有帝王封禅,明清两代,改封禅为祭祀 秦秦始始皇皇封封禅禅泰泰山山图图画画 天贶殿壁画天贶殿壁画 秦汉以来,随着帝王的封禅,儒、释、道教的相继传入,泰山建筑亦陆续营建这些建筑,始终围绕着“朝天”、“升仙”、“祈福”、“登览”的主题,因山就势,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与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名山文化的例证 n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区,是泰山封禅祭祀古御道上的一座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占地9.6万平方米。
城堞环绕,殿庑嵯峨,门楼高耸,气势非凡庙以泰山称“岱宗”而得名,主祀泰山神,号称“东岳神府”主要建筑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铜亭等庙内古柏参天,碑碣如林,文物荟萃,游人络绎不绝 岱庙 大汶口遗址大汶口遗址位于泰安城南25公里处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发现并发掘,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命名地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1982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角纹彩陶豆八角纹彩陶豆 1974年泰安大汶口出土泥质红陶,斜折宽沿,微敛口,腹部微鼓,喇叭形高圈足口沿及底部均饰白衣,上绘竖线纹及圆弧纹腹部绘有白彩竖线纹,间隔四个八角形纹足下部饰对称半圆纹其图案设计简洁新颖,彩绘线条刚劲流畅,装饰色彩鲜明绚丽,风格独特,为大汶口文化彩陶制品的代表 黄釉青花葫芦瓶黄釉青花葫芦瓶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1)礼奉岱庙之物此瓶有古朴敦厚的葫芦造型、淡雅柔丽的青花色泽,体现着独特的民族工艺神韵。
黄釉青花葫芦瓶与沉香狮子、温凉玉圭并称为泰山“镇山三宝” 东岳大帝东岳大帝n 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东岳泰山之神,是道教中的重要神泰山神的出现,源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神的崇拜道教产生后,纳入道教神系列道教认为,泰山神“主管人间贵贱尊卑之数,生死修短之权”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宋、元两代均有封赐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均在岱庙礼拜泰山神,因此泰山神地位越来越高 碧霞元君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为泰山女神,俗称为“泰山奶奶”,深为民间广大群众所信仰和崇拜在百姓心目中,碧霞元君的神威远远超过东岳大帝,香火愈烧愈旺明万历二十一年王锡爵撰写的《东岳碧霞宫碑》云:“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数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民间对碧霞元君的崇祀 思考练习题1.东岳泰山为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2.哪些旅游点是游览泰山的精华?3.黄河中下游旅游区共有几个旅游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讲出具体名称4.比较泰山与华山、恒山、嵩山的不同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