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素材 (1).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学无****5
  • 文档编号:187757449
  • 上传时间:2021-07-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72.1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素材一、文字和图片资源  资源一  【主题】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内容及形式】  展示日常生活情境,与法律息息相关  图一:领取结婚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图二:车展购车——《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图三:楼道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图四:假期旅游——《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目的】  理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  【教学使用建议】  1.作为教材第5页资源的补充,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  2.使用中,明确每种生活情境和哪种法律相关,注意一种情境可能不仅仅涉及一种法律,可能还与多种法律有关  3.拓展思维,你在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中还涉及到哪些其他的法律?  资源二  【主题】不同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  【内容及形式】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展示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律的作用  案例一:强强放学回到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桌上刚买不久的平板电脑不见了,于是报警小区物业经过调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徐某  徐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案例二:丫丫在小区玩耍被邻居的宠物狗咬伤,花去600元医疗费,邻居以丫丫逗狗才被咬伤为由,拒绝支付医疗费。

        这件事情适用于民法  案例三:丽丽妈妈开了一个服装店,在店里妈妈又把自制的火腿肠售卖被市场监督部门责令停止营业  这件事适用行政法解决  【目的】  让学生通过案例初步了解不同的法律的概念、作用,明确不同法律规范和调整不同的社会关系  【教学使用建议】  1.作为教材第6、7页内容的深化,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法律规范调整不同关系  2.使用时先出示案例情景,或者课前引导学生表演情境,其他同学思考适用于什么法律,并能够结合案例解释清楚原因  资源三  【主题】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内容及形式】  展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同问题的场景,理解用以解决问题的法律名称  现象一:宇轩六岁半了,不想上学  现象二:宇轩长大了,刚参加工作,被单位扣押身份证,要求交押金  现象三:宇轩网上购物,索要发票,商家说不要发票这个价格,要发票需要加价  现象四:这个商户被罚款并责令停业整改,但是商家不服  1.义务教育法: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4.行政诉讼法:对于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人民法院会受理公民提起的这一诉讼  【目的】  初步认识不同的法律门类,培养遇到问题寻找法律解决的思维和习惯  【教学使用建议】  1.在学习教材第8页活动园之后,作为资源的补充,呈现上面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法律  2.对于新的法律名称,结合后面的条款来认识理解  3.还可以采用对号入座的形式来理解:遇到生活中的这些事件,用什么样的法律来保护自己  二、活动资源  活动一  【活动主题】小记者在行动  【活动形式及要求】  采访家人、亲戚或朋友,了解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涉及到哪些法律  课前采访,拟好采访提纲,做好采访文字记录,或者通过视频、音频采访的方式进行  采访提纲:  1.您的工作是什么?  2.您在工作中有没有和法律相关的事情发生?  3.您的生活中涉及到哪些法律?  4.通过采访我的收获是:  【目的】  通过采访的形式,分享生活、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认识到任何人的行为都需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教学使用建议】  1.课前请同学们在已有提纲基础上进行采访,也可以设计其他采访问题  2.注意做好相关音频视频和文字资料的留存,以便课堂上作为资源加以引用  活动二  【活动主题】“三法”争功  【活动形式及要求】  情景剧+辩论的形式,明确刑法、民法、行政法的概念和作用  采用拟人的方法,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刑法、民法、行政法每人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名字作用然后分别结合案例,夸夸自己的本领大  例如:刑法:大家好,我是法律界兄弟们中的大哥大,我一出手,犯罪就没有我就是用来惩罚犯罪行为!看你还敢不敢为非作歹  行政法:我的本领可不小,我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通俗的说,我是来制约、规范和监督行政管理行为的我是控制行政权的!我是对管理法的管理,厉害不?  民法:我是法律大家庭中管理范围最大的什么刑法、行政法管不了的,我都管我就是老百姓的法,所以叫民法!  ……  其他没有参与情景剧的同学就你支持的法律说一说你的理由  【目的】  用情境角色辩论的形式,对三大法有通俗的理解,在幽默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三种法律的区别,并调动全体同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使用建议】  1.在学习教材第6、7页关于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相关内容基础上,采用此活动。

      学生分组创造性编排此情景剧台词,体现三种法律的特点  2.选三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参与其中,你支持哪种法律,就请声援它,反对哪种法律,请以理服人  3.教师保持中立,学生的回答不是知识性错误,就不纠正,给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立场的机会  活动三  【活动主题】学校生活中的法律  【活动形式及要求】  通过采访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下表  【目的】  通过采访交流,小组讨论,了解学校生活中也处处蕴含着法律  【教学使用建议】  1.教学中举例说明学校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并能够寻找发现更多校园生活中涉及的法律  三、法律相关资源  【法律参考条文】  1.刑法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中国刑事辩护网提供  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主刑和附加刑】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民法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行政法: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教学使用建议】  1.三大实体法是人们生活中运用较多的法律,每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调整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大致了解,因此可以作为课后拓展资源来运用  2.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案例的分析解决时,可以参看相关法律条文以帮助处理相应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