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1653417
  • 上传时间:2018-0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1.镜头活动的范围——关于“死世界”的书写 ……………………(1)1.1 密室 —— 状若陵墓,鬼影幢幢 ………………………………(1)1.2 楼梯 —— 一级级地通向,没有光的所在 …………………(3) 1.3 街道——喧嚣的周遭,彷徨的自我 ……………………………(4)2.镜头的特写——关于鬼形与鬼影的捕捉 ………………………(5)2.1“鬼脸”的特写 …………………………………………………(5)2.2“鬼影”的特写 …………………………………………………(6)3.镜头的延伸——关于恐怖延续的开放式结局 …………………(7)4.结语 ………………………………………………………………(9)参考文献……………………………………………………………(10)致谢…………………………………………………………………(12)摘 要张爱玲的小说以人拟鬼,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映照了一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无论是状若陵墓的场景造型还是生若亡魂的人物造型,都在风格上精心炮制了一系列的现代“鬼话”本文以恐怖电影镜头为切入口,从“死世界的书写”、“人鬼的塑造”以及“开放式结局”三方面对张爱玲笔下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

      在品味张爱玲细微独特的艺术触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根植于恐怖艺术背后的死亡意识关键词:解析,张爱玲小说,恐怖电影式镜头,死亡意识AbstractEileen Chang's novels people to the devil, described the figures are floating around in a deserted Loneliness fate track, Mappings of a yin and yang, big, Ghost Spirit of forest in the world. Taylor is the grave of modeling scene or if the spirits of Health figures modeling, in the style of meticulously crafted a series of modern "nonsense." Based terrorist entry point for the film shot from the "dead world writing," "Ghosts mold" and the "open-end" tripartite face images of the terrorist Zhang Ailing film camera for the analysis. Zhang Ailing taste in fine art unique sensitivity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terrorist rooted in the art behind the sense of death. Key words: Analysis,Zhang Ailing novel,horror film camera, the sense of death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研究张爱玲的创作,可以看出,张爱玲一方面师承《红楼梦》和英国小说家毛姆;另一方面,她的小说明显呈现出电影化的风格倾向。

      有许多评论者指出,张爱玲的小说在结构、语言和意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电影感不可否认,她善于捕捉声、色、画、影去刻画人物 ,自觉不自觉地从电影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中获取营养研读张爱玲的小说,可以发现,张爱玲小说与现代恐怖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恐怖镜头俯拾皆是,令人胆颤心寒王德威曾说“张爱玲的作品充满了鬼趣”,“基本映照了一个阴阳不分、鬼影幢幢的世界”,“成为新文学中难得一见的鬼屋怪潭从鬼形到鬼气,张爱玲小说恐怖镜头丛生,陵墓般的巨宅、状若吸血鬼的主人、被幽禁的红颜、不知就里的书生、欲盖弥彰的家庭秘密等情节,无一不备,端的是阴风惨惨、煞气重重 [1]当然,目前尚没有研究表明张爱玲对恐怖电影的表现艺术有过借鉴但无形中,张爱玲已把“电影化思维”和“死亡意识”相结合,通过状若陵墓的场景造型、生若亡魂的人物造型等精心炮制了“死世界”以及其中“一步一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的一群“人鬼”本文将从张爱玲笔下恐怖镜头活动的范围、镜头特写以及镜头延伸三方面入手,结合国内外影视作品的经典恐怖镜头,品味“死世界”、“鬼形鬼影”以及“开放式结局”的恐怖艺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恐怖元素的解读,深入张爱玲潜藏于恐怖艺术背后的心理层面,探析死亡意识对恐怖心理的暗示和对恐怖艺术的投射。

      1、镜头活动的范围——关于“死世界”的书写张爱玲现实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死世界”,童年的创伤瓦解了父亲与母亲的神话,不幸的婚姻还原了人间无爱的本相她笔下所塑造的文学的世界是现实精神世界的外化,也是一个“死世界”:深宅大院、旧式家具、鸦片烟榻,荒凉破败,死气沉沉,一级一级通往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笔下的“死世界”构成了对人物的隐喻性表现,在这个自成系统的封闭式环境中,死亡“深深地嵌入了生活的栅栏”,它以隐匿的方式渗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即每个人“都不死地生活在一种死亡中 [2]以下从密室、楼梯、街道等场景入手,解析张爱玲笔下“死世界”的死亡符号:1.1 密室——状若陵墓,鬼影幢幢“在张爱玲对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的设计中,有两类很有特色的空间形象:一是人物的居住场所,一是互相参照的文明‘地域’至于居住空间,张爱玲的人物分布并游动于几种意义不同的空间里,标志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的领域一种空间是封闭感很强的,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室’:如家族的公馆,后花园,黑暗的‘楼上’,卧室等等 [3] 这种“内室”场景的分布等同于传统恐怖电影中的“密室”意象,都是通过空间的密闭感营造一种阴森诡异的氛围纵观众多恐怖电影的场景设计,大部分画面阴暗,局部光线照明,画面大面积处理成暗调。

      在外景处理上,多采用夜景、雨景、大风等非正常天气,就算有一些晴天背景,也不给观众以阳光灿烂的感觉鬼魅常常出现在荒院旧屋,古刹殿宇这样的环境往往是“长莎蔽径,蒿艾如麻”、“窗间丝满,阴气重重”,又因鬼魅也吸食烟香蜡烛,有时也有烟雾弥漫的描写2005 年台湾恐怖电影《宅变》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它最瞩目的突破就在于场景上的拍摄首先,古怪斑驳的大宅,符合了鬼怪电影中斑驳必有灵异的传统其次,推门而入,长排的楼梯,两侧回旋的走势直接撞入眼帘,廊壁上是潮湿又发霉的壁纸转身,走进了一道暗黑长廊,两旁的门房似乎随时可能跑出人来,晕黄的灯光增加了黯黑中的无助长,却好似看不到尽头;灯,却好似照不亮眼前的路 [4] 结合这样的一些场面,可以发现,张爱玲作品中出现的姚公馆、白公馆、夏府和郑府等破落遗老家庭,同样呈现着巨大阴森的殿堂,檀香雾缭绕,暗淡衰旧,散发着鸦片味、樟脑味等这样的房子里笼罩着一种阴冷的气息更有甚者,张爱玲常把房屋想象成封闭的容器如棺材和坟墓,营造一种恐怖的气氛密室通过家庭内在环境的衰朽、丑恶和古墓死亡气息的共同结构性来显示社会与家庭的本质内涵葛薇龙初入姑姑在半山的白房子,打那时起她就敏感地察觉到那里气氛不对,下山已幻觉“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 [5]而自己便是“《聊斋志异》里的书生,上山去探亲出来之后,转眼间那贵家住宅第已经化成一座坟山。

      [6]虽然最初她身在鬼世界之外,但仍然能够隐约感觉到这是个鬼蜮的世界,隐约地感觉“有点不对”,可这样的惊觉是转瞬即逝的,意识又重新回到日常生活的情理和逻辑之中继续发展,葛薇龙就像中了邪一般慢慢地在这“鬼世界”中沦陷了唐文标曾指明《沉香屑第一炉香》根本是篇鬼话,“说一个少女,如何走进‘鬼屋’里,被吸血鬼迷上了,做了新鬼‘鬼’ 只和‘鬼’交往,因为这世界既丰富又自足的,不能和外界正常人能通有无的 [7] 而在《半生缘》中的曼桢所经历的噩梦也是在阁楼密室中发生的当上了阁楼,“穿过一间堆家具的房间”,“杂乱地堆在这里,桌椅上积满了灰尘,沙发上包着灰尘 [8]曼桢也感觉一种“僻静”的“异样”结果在“黑暗中香水的气味越来越浓,她忽然觉得毛骨悚然起来,她突然坐起身来了,有人在这间房间里了 [9]未见其人先闻其味,祝鸿才在这里已经成了厉鬼的化身在众多的恐怖电影中,往往出现相类似的恐怖镜头面目可憎的幽灵鬼怪,阴森恐怖的墓穴空屋,血腥变态的连环杀手,昏暗迷离的光线阴影,危机四伏的黑漆夜晚……同样的在这样的夜晚里,鬼魅触手可及,看着枯藤似的紫荆花,曼桢都在疑心“紫荆花底下有鬼” [10]而听着“木匠敲打门” [11]的声音,“就像是钉棺材板似的” [12],曼桢已经处于在疯狂的边缘了。

      在解析张爱玲小说恐怖密室镜头的同时,可以发现密室意象与张爱玲自身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她在自传性散文《私语》中毫不掩饰地描述了那种找不到家的感觉的家:她出生的房子里留下了一种濒死文化的太多的回忆,“有太阳的地方使人昏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她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父亲的房间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13]在这里可以看出,密室不单单是一个诡异的符号,更多的 “女作家将古屋古堡作为投射或转移对性、婚姻及死亡等欲望或恐惧的场合它权充女性逃避外界旷场威胁的安身之地但也同时是其身心遭受禁锢封锁的幽闭象征 [14]古宅密室是生活其中的人对旧时代的沉溺和新时代的惶恐,是“旧的崩溃新的增长”所诱发的死亡恐惧1.2 楼梯——一级级地通向,没有光的所在相对于密室这种封闭阴森的恐怖元素,“旋转”“延伸”赋予了楼梯不稳定的神秘性在楼梯的行走过程中,会有无数可能性发生;如若加上灯光,人或物在楼梯墙壁投下阴影,再配以音乐制造氛围,就营造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气场”在网络上有过对恐怖电影惊惶意象的评论,悠长的楼梯,特别是楼梯的转角成为观众最为惊惶的场景意象之一。

      纵观众多恐怖电影的拍摄,通过“楼梯”“楼梯转角”以及“楼梯阴影”来制造恐怖画面的电影数不胜数惊悚大师”希区柯克最擅长运用画面来制造悬疑与紧张的气氛,而“楼梯”与“阴影”是他最常调用的制造惊悚效果的元素,楼梯几乎被作为一个道具频繁地出现在希区柯克的每部片子中《爱德华大夫》中经典的镜头之一就在楼梯上精神病患者爱德华,顺着楼梯一级级而下,眼神惊恐,手里拿把剃刀,巨大的阴影在他身后,而艾力克斯似乎毫无所知地向他走来观众神经高度紧张,本以为艾力克斯难逃一死事实上这段情节并没安排凶杀,仅仅利用楼梯、楼梯阴影便将恐怖运用到极致通过楼梯这个特定的处所,希区柯克完成凶杀、悬念的设置,并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状态和情节发展的可能性而张爱玲的《金锁记》也非常巧妙地挪用了“楼梯”造型,制造了惊悚跌宕的恐怖画面:“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世舫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人——无缘无故的,他只是毛骨悚然长白介绍道:‘这就是家母’ [15]在这里,张爱玲仿佛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在极为娴熟地选取了楼梯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逆光来开发楼梯的光影造型。

      门外日色昏黄”,因而“逆光”的光源位置显得极低由于“楼梯”的作用,阴影被拉长,再加上世舫是坐着的,看曹七巧自然得仰视如此班驳阴森的镜头,“吸血鬼”曹七巧带给了读者强烈震颤的视觉冲击除此,还有《心经》里的“独白的楼梯”:“小寒笑道:“你觉得这楼梯有什么特点么?”绫卿想了一想道:“特别的长……”小寒道:“也许那也是一个原因不知道为什么,无论谁,单独的上去或是下来,总喜欢自言自语好几次了,我无心中听见买菜回来的阿妈与厨子,都在那里说梦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