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在数学教学中.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5481794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7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在数学教学中 王春杰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应该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因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是每位小学教师研究的新课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性的心理特征就是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所谓“课堂气氛活跃”,真正的活跃是指学生思维活动活跃,而不是指对那种没有思考性的问题答来答去的表面热闹故事教学是有一种真实性的任务教学方式,它对于我们的数学课堂有着多种多样的作用把祖冲之是如何算出圆周率的;华罗庚是怎样成为著名数学家的;童第周、阿基米德的童年生活,利用精彩的故事,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树立光辉的榜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又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例如:在教学《探索规律》时,可以用《高斯的故事》导入,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解出小学老师出的一道算术难题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只要我们动脑筋,我们一样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实践证明,孩子们对故事百听不厌,即使同一个故事讲上多遍,他们也不会厌烦同样地,在课堂上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了,要学的也就自然而然听进去了二、利用直观、具体实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能在人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通过直观实物来了解,不仅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要求下,电子白板已经广泛进入课堂,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都能保持集中注意力,保持较高的数学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在导入时我创设了“小猴分西瓜”的情境,并通过计算机演示出来生动直观的演示,鲜艳动人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与书本上枯燥的教学内容相比,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运用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上练习课时,事先设置一些题目,指几名学生以接力形式做题,逐一解决,逐人过关斩将,由易到难,这样经过学生纵笔征杀,冲出一条学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低年级《认识图形》教学中,学生自己留作业,在身边发现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家里,超市里,公共汽车上今天回家后,到各个地方找一找四边形,五邊形,六边形,记录下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作业!孩子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他们想去生活中找数学问题,想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宝贵啊!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四、设置“陷井”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数学题目的灵活性明显高于以往,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往往暗藏若干“小陷阱”,而这些“小陷阱”正体现了数学教育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也更能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综合运算教学中,有些学生看到“205205”,就会立刻说出答案“1”但是经过认真计算后,答案是“2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就是学生想当然的将“205”视为除数与被除数,忽略了乘除运算的基本规则,而这也正是审题不严谨的一个例证所以教师要在初步审题环节强调“严谨认真”这一原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学生在落入和走出误区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得以提高,在数学实践中发现,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经努力学生跳出陷井获得成功,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己己的力量,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倍增他们在欣赏自己的成功过程中无形进行了兴趣的自我培养五、按照学生学习类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理解的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在现代研究中发现,每个人都习惯用某种感官系统去感受世界,有的人靠眼睛洞察这个世界,有的人靠耳朵聆听这个世界,而有的人用皮肤感受这个世界因此,人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大致分为三种,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孩子只有按照所属类型的行为模式去发展,并能够最大化地用他自己最佳的渠道去学习,才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有的孩子属于触觉型,往往就是小学、幼儿园里的淘气包,总是不断地在惹事这些学生让老师、家长特别头疼,在课堂上好动、爱接话、小动作多,但其实他们是很聪明的群体他们生命力强健,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只是可能不适合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因为强迫他们坐在课堂里不动,就会感觉非常的无聊乏味作为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强项和弱项,怎样更好地利用强项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要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环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安排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