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同步练习上册课外文言文翻译.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44613285
  • 上传时间:2022-09-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管宁割席 第68页出自《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不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友原文  管宁、华歆②(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⑦,歆废书⑧出看宁割席⑨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⑩"译文  管宁和华歆 一同 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仍挥动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石一样没有不同,华歆拾起金片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你不是我的朋友了释义③捉:拿起来,举起   ④掷:扔   ⑤尝:曾经,从前⑦故:原来一样   ⑧废:放下①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②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⑥轩冕:复词偏义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⑨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⑩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成语 【割席断交】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凿壁偷光 第70页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为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把书映着光亮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给他做雇工,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注释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穿壁:在墙上凿洞  偿:报酬    怪:感到奇怪    资:借   为其:为,给,替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炳烛而学 第76页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设之比喻原文  晋平公问于(向)师旷曰:“吾年七十,欲(想要)学,恐(恐怕)已暮矣师旷曰:“何(为什么)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哪里)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怎么)敢戏君?臣闻之:少而好(爱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译文晋平公向师旷询问,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乐师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 平公说:“哪有做为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 乐师说:“我怎么敢戏弄君主你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太阳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太阳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

      点燃蜡烛照明与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 平公说:“你讲的好啊!注释(3)暮:晚(为时已晚)、迟 (4)何:为什么 孰与:与……比,谁更……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炳,<动词>点燃  (5)安有:哪有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  (11)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   (12)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3)善哉:说得好啊 善:好,对   曾子杀猪 第78页原文曾子之(的)妻之(到,往)市①,其(她的)子随之而泣其(他的)母曰:“女还(回家),顾反(通“返”,返回)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去,往)市来③,曾子欲(想要)捕彘杀之妻止(劝止)之(指曾子)曰:“特(只是)④与婴儿戏(开玩笑)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⑥婴儿非有知(智慧)也,待(依赖)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于是,就)烹彘⑾也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注释③适:往  ⑤戏耳:开玩笑罢了 ⑥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⑦待:依赖  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① 体现了教育儿童言行一致的重要性②做事一定要言行一致③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季札挂剑 第82页原文:季札之初使(出使),北过徐君1)徐君好(喜欢,爱好)季札剑,口弗(不)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2)未献还(出使回来)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就)解其宝剑,系(挂)之(剑)徐君冢树而去3)从(随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还)谁予(给予)乎?”季子曰:“不然(这样)始吾心已许(许诺)之,岂(怎么能)以(因为)死倍(通“背”,违背)吾心哉!”译文季札第一次出使,去造访北方的徐国的君主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剑,但是却不说出来季札心里也知道(徐君喜欢自己的剑),但是他还要出使到别的国,所以没有送给他他出使回来)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他的随从说:“徐君已经死了,这是要送给谁呢?”季札说:“不是这样的,我当初心里已经要把这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诺言呢!”人有亡鈇者 第88页原文:人有亡(丢失)鈇者,意(猜想)其邻之(的)子: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脸色),窃铁也;言语,窃铁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没有不)窃铁也俄而(不久)掘其谷而得其铁,他日(第二天)复(再)见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不)似(像)窃鈇者译文: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象是偷斧子的不久,他在挖水沟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不象偷过斧子的样子启示:做事不能凭主观臆断,要有客观根据!! 第90页原文:孙亮方(正要)食生梅,使(派遣)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尝(曾经)私(私下)从汝处求蜜耶?”吏曰:“向(以前)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认罪)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

      亮大笑曰:“若矢先生在蜜中,中外当俱(都)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没有谁)惊悚译文:孙亮正要吃新鲜的梅子,派太监到食品库房中去拿蜂蜜来浸渍生梅,太监取来了蜂蜜,孙亮见瓶子中有一粒老鼠屎孙亮问管库房的人说:“ 黄门曾经私下的问你要过蜂蜜吗?”管库房的人磕头说:“以前向我要过,我实在不敢给他黄门不认罪,孙亮说:“这件事很容易弄清楚他让人把老鼠屎给人剖开,发现老鼠屎内部干燥,而表面沾湿,孙亮笑道:“如果这老鼠屎在蜜中泡久了,里外都应该是潮湿的,现在里面是干燥的,这不是太监刚放进的那还有谁放那?”黄门磕头认罪,左右大臣都大为惊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