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数学课程教学的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Baige****0346
  • 文档编号:272885149
  • 上传时间:2022-04-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4.0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数学课程教学的研究                     摘要:将“四史”教育融入数学课程教学,能够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众多教师欠缺史学素养把数学课程教学与“四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思想站位,实例论证,守正创新,有利于高质量高标准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关键词:“四史”教育;数学;课程教学一、引言2018年,“课程思政”概念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成型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更是离不开“四史”教育在推行新高考的背景下,本研究认为把数学课程教学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2]二、实例研究“四史”有机融入数学课程教学,更需要强化数学与“四史”学科交叉体系建设,扩充“四史”认知深度更确切来说,学生需要更强的使命感来承担更大的责任针对不同的内容,探讨如何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更好的融合,从而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一)联系实际与热点,讲好数学故事文献[3]为数学史融入初、高中数学课程提供了参考。

      要把融合真正落地,不只是停留在说教布道上案例1:师:2020年全国人民舍生忘死齐抗疫,“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慷锵有力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同学们需要用28厘米长的彩色丝带制作一个面积为4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向这些“最美丽的人”致敬请问同学们该如何设计这个框架的长和宽呢?生:设长为 厘米,宽为 厘米,则有 解得另外,亦可以命制价值观引导、社会担当、职业责任、爱岗奉献等涉及“四史”知识点的数学考题题型不拘束,可以根据提示,引导学生自己猜出结论在做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于无形中受到触动拥抱场景思维,用场景来洞见学生心理和决策行为,用场景来表达数学价值和体验帮助数学建立有趣的场景,并借助场景的桥梁,让数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心智二)深入挖掘允执其中的切入点重新定义相关理念,大幅度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数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如何不生硬自然而然引入“四史”,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和精妙设计案例2:3阶幻方游戏将正整数1,2,…,9按照适当顺序填入 的方格中,使每行、每列、两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都相同阳象征着奇数;阴象征着偶数幻方游戏蕴含“阴阳结合”思想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对其为人为学大有裨益。

      透过现象看本质,利用子空间思想设计3阶幻方 的方格表,可看成矩阵的全体组成的集合记为 对任意的两个 矩阵 和 ,将对应的元素相加,得到 ,还可以将 与任一数 相乘得到一个 矩阵 , ,并且对任意 ,则 称为线性子空间,对加法和数乘封闭[4]将0,1,2的平均值 填入 的主对角线上,然后每行由 往前依次减少1,往后依次增加1,填入0,1,2,得到 这时再将 关于第2列作轴对称得到 最后将 所有的数同乘以3,再与 中同一位置的数相加,得到的方格 :表:方格381246705案例3: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数学》教材课程章节:第5章,第3节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点分析:“四史”切入点1:学生效仿公元前6世纪数学家泰勒斯,同样使用六个同样不等边三角形拼图,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极具价值的思想和方法四史”切入点2: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与其直接告诉学生结果,不如引导学生自己挖掘结果学生动手拼图的过程,肯定会经历多元化失败 “不抛弃、不放弃”,更是学生成为领导者的不可或缺的特质预期目标:由点及面、逐级引用、赋予归属感的“四史”引入方式,剖释数学理论的内涵。

      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引导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自豪感和兴奋感效果与反馈:在小结环节,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该环节,课堂有说有笑,充满了乐趣此案例既开动了学生脑筋,也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不少学生家长的支持与赞同在数学课堂上,还应包括教师对学科的人文认知、哲学思辨引申学科知识的哲学涵义,深化辩证唯物主义思想[5]重视数学学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这也体现着教师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专业的数学教师更要给学生撑起一片天,涵养和培育工匠精神,更好地做到价值引导三、结论及启示数学与“四史”的融合更多是一种漫长的、渐进性的过程,需要逐步稳妥改善二者融合的过程并不简单是从技术层面的融合,更需要如何促使学科间更好交叉,如何更好挖掘学生的潜在成长力二者融合的分歧主要就是遭遇的困难是否可以被跨越、被克服关键在教师,重点在课程,主体在数学不仅要“精一”,而且要“双融”只有理论深度提升了,思维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激发学生潜力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演化合作、协同开发、组织形态等都发生了巨变所以,最需要构建一个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四史”教育需要根据数学课程具体情况,在合适的地方和时候有机融入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其中包括连那些学生自身还未发现的需求,对这些需求进行深入的洞察。

      辨别适合融合的数学内容、创造机会扩张数学与“四史”教育的边界、定义数学与“四史”教育的新内容融合,这些是创造新的增长的最根本的途径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J].教学考试,2021(07):73.2. 于歆杰.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J].中国大学教学,2019(09):56-60.3. 汪晓勤.HPM: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 张禾瑞,赫鈵新.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姚秀凤.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10):115-11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