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划分.doc
5页球四十多亿年的历史首先被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四个大的地质年代阶段冥古宙(46 亿年前 38 亿年前)的时候,地球刚刚形成,但未保存地质纪录,是生命起源的时期;太古宙(38 亿年前 25 亿年前)的生命形式处于很低的发展阶段,主要为原核生物(如蓝藻和细菌);元古宙(25 亿年前 5.4 亿年前)先后出现了真核生物、多细胞动物和多细胞植物;显生宙(5.4 亿年前 现在)开始,我们熟悉的各生物的种类陆续出现,并蓬勃发展至今 显生宙进一步分为古生代(5.4 亿年前 2.5 亿年前)、中生代(2.5 亿年前 0.65 亿年前)和新生代(0.65 亿年前 现在)三个阶段顾名思义,它们分别代表了生物演化的“古老”、“中等发达”和“新生”的阶段 每一个“代”又可被细分为几个次级的单元“纪”例如古生代由老到新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著名的澄江生物群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发生在寒武纪的早期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鱼龙和翼龙就生活在中生代,从三叠纪开始出现,到白垩纪末绝灭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生活在白垩纪的早期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过去使用的第三纪相当于目前采用的古近纪与新近纪)和第四纪。
虽然鸟类、哺乳类和开花的植物都在中生代开始出现的,但到了新生代才开始了大的发展我们人类进化的历史则发生在第四纪 一个“纪”一般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或三个阶段,这时被称为“世”,通常前面分别以“早、晚”或“早、中、晚”来限定例如,侏罗纪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再如,贵报曾报道过《我国辽西早白垩世恐龙长四个翅膀》,这里的“早白垩世”,就是白垩纪里的一个阶段 以上介绍的宙、代、纪、世等都是地质年代单位,比较抽象,为了赋予它们 实际的地质学意义,地质学家们还常常使用另外一套名称,来表示和它们对应 的地层或地质纪录于是,宙、代、纪、世便分别对应于宇、界、系和统举 例来说,侏罗纪对应的地层单位就叫侏罗系,与早、中、晚侏罗世相对应的地 层单位分别是下、中、上侏罗统时代划分:宙、代、纪、世、期、时 地层划分:宇、界、系、统、阶、带 例如寒武纪是时代单位,寒武纪所沉积的地层就叫寒武系同理,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叫古生界 下表简单的介绍了各地质时代的简况,表中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单位均为距今百万年 宙代纪符号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生物发展阶段隐生宙太古代 Ar没有国际性的划分方案45002100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蓝藻存在,但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
隐生宙元古代 Pt没有国际性的划分方案24001830蓝藻和细菌开始繁盛至末期,无脊椎动物出现显生宙古生代 Pz寒武纪?57070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与元古代化石相比,若干门类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突发性”开始繁荣低等腕足类、古杯动物等发育显生宙古生代Pz奥陶纪O50060藻类广泛发育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笔石、头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海林檎)等非常繁盛,板足鲎类出现发现可靠的四射珊瑚钙藻发育显生宙古生代 志留纪S44040在末期,裸蕨类开始出Pz现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至晚期,原始鱼类出现显生宙古生代 Pz泥盆纪D40050早期裸蕨类繁荣,中期以后蕨类植物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腕足类和珊瑚发育原始菊石出现昆虫和原始两栖类(迷齿类)最初发现鱼类发展至晚期,无颌类趋于绝灭显生宙古生代 Pz石炭纪C35065真蕨、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可达树等大量繁荣笔石衰亡珊瑚、蜒类、腕足类很多两栖类进一步发展爬行类出现显生宙古生代 Pz二迭纪P28555至晚期,木本石松、芦木、种子蕨、可达树等趋于衰落,裸子植物如松柏类等开始发展菊石、腕足类等继续发展本纪末,四射珊瑚、床板珊瑚、三叶虫、蜒类绝灭。
显生宙中生代 Mz三迭纪T23035裸子植物进一步发展腕足类减少菊石和瓣鳃类发育迷齿类绝迹爬行类发展哺乳类出现显生宙中生代 Mz侏罗纪J19558真蕨、苏铁、银杏和松柏类等繁荣箭石和菊石兴盛巨大的爬行类(恐龙)发展鸟类出现显生宙中生代 Mz白垩纪K13770本纪后期,被子植物大量发展有孔虫兴盛菊石和箭石渐趋绝迹爬行类至后期急剧减少显生宙新生代 Kz第三纪R6764.5植物和动物逐渐接近现代早第三纪大型有孔虫(货币虫类等)繁荣硅藻茂盛哺乳类繁荣显生宙新生代 Kz第四纪Q2.5至今本纪初期人类祖先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