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mel-Studio-6.1环境下的bootloader.docx
9页网上有关AVR的bootloader配置大部分都是关于ICCAVR的,我用Atmel Studio 6.1弄了好久才出来,这里给大家讲下(我用的AT90CAN32)首先程序和马老师的几乎一样,只是稍微有改进,因为Atmel Studio 6.1本身有boot.h文件,包含该文件之后可以省去一些汇编的语言程序会在最后附上下面主要说下配置问题1、熔丝位配置:如图1图1JTAGEN 或SPIEN一定要打勾使能,要不然如果bootloader烧写不成功以后就不能用JTAG或SPI了,那么单片机就锁死了,我就锁死了一个单片机,哭晕BOOTSZ;选择1k或2k或3k或4kBOOTRST:打勾,这样的话程序会从bootloader定义的地址开始烧写,比如我的程序会从0X3800开始写入2、如图2点击project——>文件名porperties——>toolchain出现如图3所示,点击memory settings,在FLASH segment 中输入.text=0x3800(注意0x3800是和熔丝位设置的bootloader区的大小一样的)图2图3点击Misellaneous,输入-WI,--section-start=.text=0x7000(其中0x7000是0x3800的二倍,如果你设置的不是0x3800,那么也只需要按照你设置的乘以2就行)图4到这里就配置完成了。
如果配置完成了,那么正常情况下就可以把程序烧写进入单片机了,这时候用串口就可以从单片机向上位机发送指令了,如果三秒钟之内给单片机回复d的话,单片机回复C之后,就可以向单片机发送命令了,这里用的是超级终端,WIN7本身没有超级终端,需要下载,我下载的是如图5所示的超级终端打开超级终端时候注意配置波特率和结束位等,还有就是发送文件时注意选择XMODEM协议剩下的就可以按照ICCAVR的方法进行发送和接收了,这里主要说的是配置方法和ICCAVR的不同图5#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