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析地理综合题的易犯错误与应对策略.doc
3页简析地理综合题的易犯错误与应对策略 湖南省耒阳市第二中学:李洪劲 邮编:421800 :13142377216 :1094239890在临近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发现学生在做地理综合题方面,还存在“短板”现象和“瓶颈”现象,如果还不给他们指出来并加强强化训练,他们很难在成绩上有大的突破下面是我从学生的练习里面摘录些他们的答案,找到他们答题的薄弱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我告诉他们的应对之策和建议[例题再现]〈摘录部分〉读图:考察方向 〈3〉描述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 〈4〉分析为什么越往高处走,气温月低? 〈5 山地阻挡了海洋气流的深入,山地 常成为气候类型的分界线,试各举 中外一例加以说明[答题点评]第三小题学生答案:甲、 A坡气候凉爽湿润,B坡气候炎热干燥乙、 左坡空气湿度大,右坡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热丙、 东坡气候干旱,西坡多雨湿润丁、 登山方向气温低降水丰富,下山方向气温高降水少戊、 靠海坡湿度大温度低,背海坡湿度小温度高己、 迎风坡降水多阴雨天多,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点评:一、 对两侧山坡的表达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上指向明确没有什么歧义之分,只有丙同学的东、西坡说法有点欠妥,如果在平面地图中,在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情况下,才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读方向的方法,而题中的图是一个剖面示意图,剖面线不一定是东西走向,所以东西坡的说法有点不妥二、 描述天气的方面,首先就要搞清楚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的变化,指的冷热阴晴的转变;而气候指的是长时间的多年的大气的平均状况,一般是比较稳定的,所以甲、丙同学描述的是气候的特点,不是天气特征,这种说法不对很多同学描述山坡两侧天气的时候是比较它们大气的湿度的,这是可以的,但是山坡两侧气温的高低是不好比较的,因为坡面上海拔高低不同,所以就不能简单地说哪侧气温高哪侧气温低,而丁、戊同学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总体来说乙、己同学答案是合理的第四小题学生答案:甲、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逆辐射弱乙、 大气温度主要依靠地面逆辐射提供,地势越高,地面逆辐射越弱,所提供的热量就越少,所以气温就越低丙、 因为越往高处走,气压就越高,气温随气压升高而降低丁、 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海拔高,受地面辐射小,气温低戊、 海拔高,距离地面远,地面传送的热量少。
己、 海拔高,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庚、 大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所以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辛、 对流层上冷下热,所以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点评:一、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答案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太阳逆辐射、地面逆辐射是不存在的,只有大气逆辐射;地势高处,气压是变低的,不可能是越往高处走,气压还越高二、丁、戊两位同学的答案是答非所问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是不能就认为地势高处气温低是地面辐射弱造成的其实,地面辐射的强弱是由地面的温度决定的,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就强,地面温度低地面辐射就弱,因此,海拔高处的地面白天地温高辐射就强,晚上地温低辐射就弱因此海拔高处的气温高低与地面辐射强弱无关三、庚、辛两位同学的答案是把问题复述了一遍而没有作出回答正确的答案很简单:地势高处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所以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 第五小题学生答案:甲、天山的北坡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南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南迎风坡为热带雨林气候,其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中国:秦岭;世界:安第斯山丙、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印度洋的水气;落基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水气点评:一、甲同学举例天山山脉不恰当,因为天山南、北两侧的湿度虽然有所差别,但是两侧的气候类型是一样的,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如果举例大兴安岭、秦岭是可以的二、乙同学只是举例了两条山脉,但是没有把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给罗列出来,答案不是很完整 三、丙同学没有按题要求作答,题目要求我们把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列出来就可以了,而他却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方面来回答,明显是答非所问[应对策略]1、巩固基础知识,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和公式,该记的记该背的背,否则,象“太阳逆辐射”、“地面逆辐射”等不存在的概念,就会再次出现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认真审题,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决不能张冠李戴 3、老老实实作答,甘当小学生,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决不画蛇添足,但是也决不漏掉一个要点 4、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叙事能力,书写要条理、规范、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