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专题:第五章知识框架.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379473459
  • 上传时间:2022-08-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知识框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一、主干知识解析: 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 ①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 苔原气候----苔原带、 冰原气候----冰原带②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侧是温; 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 ③气候相同但因地势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但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印度半岛西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等) ④同一气候类型对多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亚寒带针叶林带(中高纬) ⑤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和温带海洋气候(大陆西岸),对应的是同一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东西方向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 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 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方向沿伸。

      如: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在中纬度表现明显,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方向沿伸如: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沿海------------------内 陆-----------------沿海)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也叫垂直地带性),在中低纬的高山表现明显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有关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相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该地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析与判读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随着水热状况的变化,形成了相应的自然景观,自然带呈现垂直地带性的分布规律这种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性规律相似一、 影响山地垂直带的因素分析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因素(1)纬度 若海拔相当,纬度越低,山地垂直带谱越多; 纬度越高,山地垂直带谱越少。

      2)海拔 若纬度相当,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带谱越多; 海拔越低,山地垂直带谱越少 (3)相对高度 若纬度相当,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越大,山地垂直带谱越多; 相对高度越小,山地垂直带谱越少 2、影响山地同类自然带海拔高低的因素(1)纬度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水热状况越好,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 纬度越高, 同类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2)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更高;在阴坡分布的海拔更低二、山地垂直带的判读方法1、通过山地基带名称确定所处的温度带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如某山地的基带是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判定所处纬度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3、通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 反之,则为南半球4、通过南坡与北坡自然带谱的数量判断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山地向阳坡热量充足,自然带谱的数量多于阴坡。

      如果南坡自然带谱数量多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为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 雪线及其影响因素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1.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   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时雪线也高 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在200米以下,  ②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例如,我国的天山—祁连山一线,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段雪线达5000米以上,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雪线反而降低  2.地貌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①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③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我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5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3.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①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海拔高度要低其南坡面向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年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在同等气温(低于零摄食度)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形成降雪,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雪线高度大多在6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达6200米  ②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高度为4500~5000米,至高原内部,中喜马拉雅山北翼、冈底斯山等雪线高度为5800~6000米,珠峰北侧东戎部冰川以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冈日雪线高度达6200米  ③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蒸发弱;北坡又是迎风坡,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

      因此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南坡雪线较高  ④天山南坡为向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脉,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雪线的升降变化比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  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 地理环境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表现 概念: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规律,或者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完整,这称为非地带性如: ①某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例如: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缺失,是因为,南半球同一纬度(56°S~65°S)的地方大部分是海洋(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②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因受地形影响,处于西风的背风处,成为温带荒漠带(影响因素是地形起伏) ③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海岸分布,其空间分布范围受到极大约束,而且与东部地区的自然带割断,这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分布于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的结果。

      而欧洲西部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较广与当地的地形、洋流密切相关 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例如,荒漠中水源丰富的地方呈现斑块状分布的绿洲,这是由于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我国天山山麓地带众多绿洲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形成了与周围温带荒漠截然不同的景观,以及河西走廊、尼罗河沿岸形成绿色长廊等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二、高考考查方式 1.对世界陆地自然带进行空间识别,根据其分布特点说明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2.以自然带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类型、土壤及植被的有关知识; 3.通过自然带特征进行空间定位,考查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4.考查自然带的影响因素,对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进行成因分析; 5.结合气温、降水因素考查其雪线的影响; 6.考查自然带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的相关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