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
28页散文诗两首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字词积累1.易错字匿笑( ) 祷告( ) 徘徊( ) 攲斜( ) 荫蔽( ) 菡萏( )nìdǎ ǎopá ái huá áiqībìhà àn dà àn字词积累 (yīn)树荫 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 (yìn)荫庇 遮蔽;庇护后专指子孙因先世勋爵而 受封、入仕yīng)应有尽有 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yìng)应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hé)荷花 莲的花 夏天开放,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hè)重荷 过重的负荷荫应荷2.多音字字词积累瑞(ruì)瑞雪 玉制的符信,作凭征用端(duā ān)端正 站得直揣(chuǎ ǎi)揣测 估量,忖度梗(gěng)从中作梗 一种树埂(gěng)田埂 小坑哽(gěng)哽咽 言语受阻,不能畅通3.形近字字词积累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侧重表示在一个地方往复不停地走,多用于心绪不佳引起的一类情况心绪不佳引起的来回走叫“徘徊”;由心不安引起的来回走叫“彷徨”彷徨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侧重表示犹豫不决地来回走,定不下朝哪里去,多用于由心不安引起的一类情况字词积累匿笑:菡萏:攲斜:适意:繁杂:慈怜:祷告:花瑞:并蒂:徘徊:荫蔽:5.词语释义偷偷地笑倾斜,歪斜事情)多而杂乱慈爱怜惜向神祈求保佑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遮蔽;隐蔽激趣导入播放歌曲《妈妈的吻》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 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等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出生在福建福州,著名的诗人、作家、小说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一生很勤奋她有句座右铭: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她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诗集,她的《寄小读者》深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文题背景【文题解说】《金色花》 题目中的“金色花”是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诗中的“金色花”喻儿童,以此为题,点明写作意象和内容,借以赞美母子之爱文题背景【文题解说】《荷叶·母亲》 “荷叶”,莲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作者于诗中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境抒写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富有韵味文题背景【创作背景】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里的早期创作主要是指他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创作,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文题背景【创作背景】 《荷叶·母亲》,冰心的作品被称为“爱的哲学”,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歌颂圣洁的母爱的佳作冰心在法国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对母亲的怀念中所以,为母爱放歌,占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很大篇幅,使冰心成为世界文学中抒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文章主旨 《金色花》一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表现了天伦之爱,表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圣洁 《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助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研读《金色花》(一)整体感知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2.配乐范读课文 3.讨论归纳 《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 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 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研读《金色花》(二)倾情诵读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我看到了一个 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舒缓、温馨、深情的3.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研读《金色花》(三)深入探究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画面美,品味了诗歌的情感美这些美都源自诗人的神奇表达泰戈尔的表达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 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
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研读《金色花》(四)创意表达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请用“我要变作……”说话 示例:(1)我要变作一条清清的溪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容光焕发! (2)我要变作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的炙烤 (3)我要变作一股清风抚摸着妈妈;我要变作水中的涟漪,当妈妈沐浴时,把妈妈吻了又吻研读《荷花·母亲》(一)反复诵读,熟悉内容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①标出生字、生词,查阅工具书 ②抓住要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2.再读课文男女生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各种方式结合进行朗读评价研读《荷花·母亲》(二)感知课文,初读印象1.文中都写了哪些时候的红莲?①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②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 ③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
2.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文章主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 母亲研读《荷花·母亲》 3.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写母亲是抒情,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研读《荷花·母亲》(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研读《荷花·母亲》(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2.为什么4~6自然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 “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 “我”无法可想 “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 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
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研读《荷花·母亲》( (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3.文章结尾段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拓展延伸《荷叶·母亲》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示例1: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 示例2: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示例3: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示例4: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布置作业 1.搜集泰戈尔的三首诗——《孩童之道》《开始》《纸船》,理解诗歌含义 2.回家做一件实事,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板书设计金色花母子情深散香气投身影捉迷藏板书设计荷叶·母亲托物寄情见荷花忆荷花绘荷花: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母亲护我以花喻人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