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激荡30年读书笔记ppt作品课件.pptx

46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36719073
  • 上传时间:2022-01-0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87M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吴晓波/著激荡激荡三十年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了解的中国企业史汇报人:网作者 著名财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中科商学研究院副理事长、创办人著作: 大败局1、2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吴敬琏传: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吴晓波Thirty Years of Business目录第一部 没有规则的骚动第二部 被释放的精灵第三部 民族品牌进行曲第四部 在暴风雨中转折第五部 大国梦想成真78838492939798020308上册下册 第一部 没有规则的骚动7883思考1:从1978到1983年,这一阶段经济的上升,主要的拉动力在哪? 第二部 被释放的精灵8492思考2:1984到1992年中国经济,哪种经济体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呢?Thirty Years of Business 邓小平锐意改革 “非要走这条路不可,叫做引进外资!”邓小平在这一部企业史的前半段中,如果要有一个“主角”的话,那就应该是邓小平。

      吴晓波奠定改革开放三大思想基石针对雇工问题采取三不原则多次南巡实地考察指导工作战略Thirty Years of Business 邓小平引进外资 “从国外吸引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似有必要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几种统一吸收国外投资,按照国家计划、投资人医院,投入国家建设 荣毅仁 在荣毅仁的提案中,即将创办的公司名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CITIC)1979年,中信公司正式成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扮演了中国引进国际资本的中介角色右为荣毅仁 中国第一红色资本家Thirty Years of Business蛇口试验老板袁庚袁庚 花甲之年出任深圳蛇口工业区掌门人执掌蛇口港的十几年里,突破了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碎了“大锅饭”,引入了市场经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经济特区”悄然走向现实 在1979年的中国,蛇口和袁庚的出现,让铁幕般的计划经济被捅开了一个再也补不回去的大洞半年后,深圳特区开始建立 物质化的年代到来了!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基层帝国 中国的某些乡村,如果有一个威权而无私的领导者,他同时具备两种能力:1. 善于利用一些优势和概念,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而受扶持的执政氛围;2. 他有相当的市场敏感性,往往就能够办起一家乃至若干家非常赚钱的工厂。

      在过去的30年中,这类著名的中国村庄有河南的刘庄和南街村,天津的大邱庄,江苏的华西村,浙江的横店江苏的华西村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国企改革如三国演义般从改革第一天就开始的利益博弈:1被下放权力的企业,与管制其多年的政府之间的博弈2、这些企业,与背靠政府政策支持或“意外”兴起的民营公司的博弈3、跨国公司进入“搅局”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宏观调控 本书中的改革史上出现过三次宏观调控,均是经济过热,政府运用国家力量进行干预历次的宏观调控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说开始,不说结束1981年影响: 有效控制经济的方向,避免种种动荡与不安定;乡镇企业遭受第一次寒流更让乡镇企业成为了“气候经济”国企改革进行曲30年的企业改革史,看上去千头万绪,杂乱无章,但是严格来说,其改革的利益诉求、战略目标则是非常清晰,而且从第一天起就没有动摇过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国企改革骡马大会般的计划经济第一阶段(19781993):以放权让利为主题为主线,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模式阶段第二阶段(19942001):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尝试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第三阶段(2001年以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阶段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国企迷局自1984年起,对国企的各项改革措施年年创新,从利改税、承包制、政企分开、到优化组合、股份制、租赁制,药方开了很多,但是不见成效现实是: 生产回升缓慢、效益下降、亏损翻翻等在今后的改革史上,还有连番好戏,“国退民进”将渐渐成形Thirty Years of Business首钢承包首钢12米钢铁雄鹰 包死基数 确保上缴 超包全留 欠收自负 周冠五提出的承包制 凶险的伏笔:“欠收自负”当企业真正出现“欠收”时,它的体制和功能能否真正自负?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利改税“利改税”是国营企业向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的第一个重要措施 税种单一,难以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没有涉及企业出现风险和亏损时,责任的界定笼子与鸟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必须流经的渠道,比我们能够轻易想象到的更窄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整个80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一场“笼子里的变革”而当务之急,是整治那些不听指挥,无法控制的“笼子外的鸟”,正式它们影响了整个经济局势。

      Thirty Years of BusinessThirty Years of Business改革典型全国承包第一人 :马胜利步鑫生(1983)打破国企铁饭碗,被选为全国典型,且给当时创业的人们带来市场化的洗礼马胜利(1987),成为国企“一包就灵”的传奇人物,自然也成为改革典型改革全国典型人物:步鑫生Thirty Years of Business承包弊端 企业不顾后果的使用固定资产; 公共资源一下子涌入了承包的潮流; 关系人经济代替了公开招标制; 无法解决国家既是资产拥有者又是宏观管理者的双重矛盾,极可能造成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竞争中国改革史上第一个家电业巨头,万宝电器(邓韶深),就是承包制弊端的第一个著名牺牲者涉及产权,会有更多的悲喜大剧,连番上演Thirty Years of Business价格双轨宦乡价格双轨制提出者 1985年初,国家宣布取消对企业计划外自销产品价格的限制,宣告生产资料的“价格双轨制”正式形成从某方面来说,价格双轨制直至今日也在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 缘由:生产资料短缺现象严重 目的:为了保护国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的优势 作用:抑制价格暴涨,通货膨胀 弊端:是困扰民营经济成长的根本性问题。

      这说明,在改革开放前期,意外崛起的乡镇、民营企业,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想要多了解相关内容,建议大家读一读冯仑的野蛮生长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引进热潮一龙九子阿里斯顿 1985年,在全国各地,设备引进热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例如,9个省市,一起向意大利引进9条统一型号的“阿里斯顿”电冰箱生产线,如今,只有美菱一枝尚存 没有规划和秩序的引进热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行业管制上的失控问题有四:1、贪大求洋,不符合国情2、盲目引进,利用率低下3、成套设备偏多,技术引进少4、重复引进,缺乏规划 不过,客观的说,这次失控的引进热对中国轻工产业的更新换代及消费品市场的启动,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中国企业,过度精力和热情的挥霍,似乎无可避免Thirty Years of Business联营帽子联营 被看做是国营企业获得活力的新药方,却变相使沿海一带乡镇企业获得迅猛发展 为了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很多乡镇企业变身成为“红帽子”企业 在今后的产权改革中,很多乡镇企业、甚至产权属于国有的企业,也加入了“脱帽”的行列里,完成产权改革 国营企业在联营中获得的效应知识短暂有效,而灵活的民间企业则从这个体谅庞大而体制僵硬的“大笨象”身上汲取无尽“血液”。

      数年之后,将很快出现“儿子吃掉老子”的现象Thirty Years of Business物价闯关社会心理决定了人类永久的经济问题 恩格斯 1988年的“物价闯关”,仅仅进行半年,就宣告终止,被认为是1978年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失控 为了摆脱计划体制和价格双轨制这一体制怪兽,恢复物价正常波动邓小平受到弗德里曼的理论支持后,便大胆行动 但出乎弗德里曼和邓小平预料的是,“物价闯关”很快呈现出全面失控的可怕趋势,各地物价如脱缰的野马,撒蹄乱窜不得不尽快终止,防止经济倒退 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品牌凋零政策背景: 1991年,国企改革收缩战线,让那些扶不起的“阿斗”们自行了断 如四川让特困企业“安乐死”,上海牌轿车品牌凋零 但这些兼并,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意志的体现 上海轿车的小时,是一个象征性事件在跨国公司和新兴民间企业的双重冲击下,曾经红极一时的老牌国营企业品牌都相继凋零,一个时代终于在恋恋不舍中褪去了它最后一道余晖上海牌轿车Thirty Years of Business三光专员 “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起,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

      山东潍坊“三光专员”陈光 在之后的两年多里,陈光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无偿转让产权、破产等七种形式,将全市272家乡镇办以上国营或集体企业都出售给了个人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陈光Thirty Years of Business破除三铁“三铁” 分别为铁饭碗、铁交椅和铁工资被认为是国营企业的传统优越性所在,也是其内部机制僵化累赘的症结 在1992年的“破三铁”被认为是中国大型企业第一次打破“铁饭碗”但因为缺少相关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可能诱发社会动荡,而半途而废 破除三铁,是企业改革15年来,第一次把改革的矛头对准了企业中的一般员工它让人们意识到,他们一直以此为家的国营企业不再是永远的保姆和不沉的大船Thirty Years of Business资本回归上交所的第一任总裁:尉文渊深交所筹备组负责人:禹国刚1990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当时,全上海可作为会员的证券公司只有3家:万国,申银和海通,够上市资格的只有6家1990年12月1日,抢在上交所之前“试开市”,股市第一天成交达8000股,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口头唱报和白板竞价的手工方式乡镇、民营企业之路Thirty Years of Business民营公司逻辑起点 1、1979年2月,760万上山下乡的知青大军,回到城市,而工厂没有相应的人力需求,政府顺势而为。

      2、1978年,以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的,包产到户,使中国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民间公司意外崛起的逻辑起点知青大军返城大学生招聘会如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悬在政府面前的一把利剑,所以现在也是积极鼓励年轻人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Thirty Years of Business雇工问题 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久由于邓公的支持,使得雇工人数的舆论讨论告一段落,民营公司得以有机会扩大生产,开启大工业时代 年广久也是第一个搞“有奖销售”的人,并被国家下令禁止邓公曾在1982年、1987年和1992年三次提到年广久,可见在邓公心中,他的象征意义之大至此,民营企业日后的“意外崛起”即将成为必然年广久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公司元年 在中国企业史上,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均诞生在1984年,后来,人们将之称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此年,也是中国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其后两次是1987和1993年万 科王 石 联 想柳传志健力宝李经纬 海 尔张瑞敏 该年还发生了著名的“松绑”新闻,在企业史上,它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就经营者的自主权向资本方政府部门提出公开的呼吁公开信发表的3月24日还一度被命名为“中国企业家活动日”。

      Thirty Years of Business工业气质 海尔的张瑞敏在接手海尔期间,让工人们将质量低劣产品打成废铜烂铁 万向的鲁冠球(右图)将四十多万的伪劣产品,当做废铁全部卖掉 张瑞敏和鲁冠球表明了出现于商品短缺时期的第一代企业家的自我蜕变正是从质量意识的觉醒开始的 鲁冠球的胜利似乎预示着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有机会凭着机制的灵活和技术上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