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教师资格证-综合科目四科+答案.docx
171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 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道德成为实践精神的主要依据AA. 目的性 B. 过程性 C. 计划性 D. 价值性2“道德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的” 这句话是( ) D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马克思主义 D. 旧唯物主义3“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这体现了( ) A. 道德无用论 B. 道德意志论 C. 道德决定论 D. 非道德主义正确答案: 知识点: 道德作用4 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 C) A. 是非标准 B. 规章制度 C. 进行道德评价 D. 进行行政评价5 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进行(A)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教育 C. 法律教育 D. 道德修养6 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是(B) A. 人的主观能动性 B. 社会分工 C. 阶级斗争 D. 阶级利益7 道德规范是一种(C) A. 制度化的规范 B. 法律化的规范 C. 内化的规范 D. 外化的规范8 道德是调整(D)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 人和人之间 B. 人与社会 C. 人与家庭 D. 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9 对道德本质起决定作用的是(B) 。
A. 社会政治关系 B. 社会经济关系 C. 社会阶级关系 D. 上层建筑10 封建社会道德在中国主要是借助于(A)来实现的A. 国家政权 B. 宗教 C. 学校 D. 家庭11 封建社会道德中的“三从”是针对(A) A. 妇女的 B. 子女的 C. 男人的 D. 官员的12 封建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是(D) A. 维护氏族部落首领的利益 B. 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 C.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关系 D.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13 马克思主义(B)道德具有超阶级的共同性A. 并不承认 B. 并不否认 C. 否认 D. 并不同意14 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A) A. 日益扩大 B. 更为缩小 C. 越来越小 D. 更加平等15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阶级道德类型是(A) A. 奴隶社会的道德 B. 封建社会的道德 C.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D.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1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目的是(B) A. 为人民服务 B. 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C. 爱社会主义D. 爱人民1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D)为基本要求A. 爱国为核心 B. 爱人民为核心 C. 爱社会主义为核心 D. 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8 以下关于奴隶社会道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 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绝对屈从的道德关系 B. 道德调节的范围日益扩大 C. 在内容上有简朴性 D. 道德与法律明显分开19 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必定是该社会经济关系中处于(A)那个阶级的道德A. 支配地位的 B. 次要地位的 C. 反对地位的 D. 被统治地位的20 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是(D) A. 金钱至上 B. 阶级压迫 C. 阶级剥削 D. 利己主义21 资产阶级道德之于封建道德来说是(B) A. 巨大的退步 B. 巨大的进步 C. 一种倒退 D. 没有进步2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D) A. 2000 年印发 B. 2003 年印发 C. 2002 年印发 D. 2001 年印发23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职业道德的内容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B. 职业道德在形式上具有随变性 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考试竞争力24 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D) A. 劳动 B. 阶级分化 C. 脑力劳动的出现 D. 职业活动的出现25 按照本职工作岗位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办事,不以私害公,不出卖原则,即(C) 。
A. 勤俭节约 B. 爱岗敬业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26 职业道德的萌芽是在(A)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27 职业道德的最终归宿是(D)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28 职业道德在功能上具有(B) A. 有限性 B. 适用性 C. 普遍性 D. 广泛性29 不同道德体系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由经济关系的(A)决定的A. 内在矛盾 B. 表现 C. 地位 D. 外在形式30 把道德说成是“超历史”的,是(C) A. 正确的 B. 基本正确的 C. 错误的 D. 可以的31 道德有助于(B)其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A. 破坏 B. 巩固 C. 批判 D. 产生32 当剥削阶级被推翻以后,其道德往往对新的社会制度起(C)作用A. 推进 B. 促进 C. 反 D. 正33 当剥削阶级被推翻以后,其道德往往对新的社会制度起(C)作用A. 推进 B. 促进 C. 破坏 D. 积极34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B) A. 退步的 B. 进步的 C. 曲折的 D. 下降的35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C) A. 广泛性 B. 普适性 C. 职业性 D. 普遍性36 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教师是由(D) 。
A. 官吏兼任的 B. 贵族兼任的 C. 骑士兼任的 D. 神父兼任的37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A) A. 经济基础 B. 社会基础 C. 理论基础 D. 思想基础38 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是(B) A. 伦敦师范学校 B. 巴黎师范学校 C. 柏林师范学校 D. 通州师范学校39 我国封建社会官学教师职位的高低,往往以其(B) A. 学历为标准 B. 在政府中所任职位为标准 C. 学问为标准 D. 专业为标准40 在我国唐代官学发展兴盛之时,欧洲当时的学校则控制在(C) A. 政府手中 B. 地方手中 C. 教会手中 D. 民间手中41(A)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A. 道德修养 B. 健康的体魄 C. 动听的语音 D. 能歌善舞42 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强调以社会、集体和他人为重的同时, (D)个人的合理利益A. 并不承认 B. 并不支持 C. 完全否定 D. 并不否定43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C) A. 影响人的灵魂 B. 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C.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人 D. 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44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师应该是(D)的优秀人物” 。
A. 多才多艺 B. 技能突出 C. 知识渊博 D. 道德卓异45 实践证明,只有(A)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A. 道德高尚 B. 知识渊博 C. 教学经验丰富 D. 多才多艺46 市场经济肯定个人的合理利益,这和社会主义道德所要求的集体主义(C) A. 是矛盾的 B. 是对立的 C. 并不矛盾 D. 互相矛盾47 在师生交往中,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C) A. 逆师性 B. 爱师性 C. 向师性 D. 独立性48 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B) A. 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 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 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 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49 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B) A. 教师的职业认识 B. 教师的职业理想 C. 教师的职业收获 D. 教师的职业目标50 教师职业作风要求教师平等待人、团结互助的对象是(B) A. 教师 B. 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内的每一个人 C. 学生 D. 教师与领导51 师德的灵魂是(A) A. 关爱学生 B. 提高修养 C. 加强反思 D. 提高业务水平52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C) 。
A. 诲人不倦 B. 热爱科学 C. 教书育人 D. 以身作则53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有较高的(D) A. 电脑技术 B. 管理天赋 C. 表达表演能力 D. 综合素质54 教师被称之为太阳底下(A) A. 最光辉的职业 B. 最舒适的职业 C. 最有潜力的职业 D. 最科学的职业55 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和职业意志,可以统称为(D) A. 教师职业道德志向 B.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C. 教师职业道德个性 D. 教师职业道德意识56 教师劳动无限量的时空要求体现了教师劳动(B) A. 对象的复杂性 B. 内容的复杂性 C. 环境的复杂性 D. 心理的复杂性57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与其他职业道德行为相比有着更强烈的(A)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继承性 D. 周期性58 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行为相比,其影响更加(C) A. 明显、深入、广泛 B. 明显、深入、复杂 C. 广泛、深刻、久远 D. 直接、广泛、明显59 可以被学生直接观察到的“教师道德”是(C ) A. 教师的学问 B. 教师的智商 C. 教师的举止 D. 教师的思想60 学生的(B)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A. 复杂性 B. 向师性 C. 尊师性 D. 求学性61 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是(B) A. 个人利益 B. 受教育者的实际存在 C. 书本理论 D. 个人喜好62 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评判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B) A.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B.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C.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D.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63 教育劳动在本质上是(B) A. 普通劳动 B. 一种人培养人的活动 C. 班级管理活动 D. 与家长沟通的活动64 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起评判作用的是(B) A.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C. 《教师法》D.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65 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起指导作用的是(A) A.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B.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C.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 《教师法》66 对大学生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D) A. 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原则 B.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C. 以诚实守信为一般原则 D.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67《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高校教师要坚持(C) ,遵守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
A. 爱国守法,严以律己 B. 敬业爱生,教书育人 C. 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D. 严谨治学,学术诚信68 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居(A)地位A. 核心地位 B. 一般地位 C. 辅助地位 D. 次要地位69(A)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A. 集体 B. 自身 C. 事业 D. 老师70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指导和依据是(C) A.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B.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C.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D. 教师职业道德义务71 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D) A. 已经不被重视 B. 已经日益萎缩 C. 无任何变化 D. 日益发展72 教育人道主义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具有(A) A. 人道主义的情怀 B. 法律观念 C. 家庭观念 D. 应变一切的能力73 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育活动的(A) A. 内在要求 B. 外在要求 C. 客观条件 D. 外在条件74 要想人类社会沿着更加(A)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A. 人性化 B. 理想化 C. 现实化 D. 规范化75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
其实这种看法是(D) A. 很难判断 B. 完全错误 C. 完全正确 D. 不全面的76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D)的使命A. 公民素质 B. 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C. 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D. 民族素质7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