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表格.docx
15页A卫7版冰电解质代谢紊乱表格特点原因和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 高渗性脱水(低 容量性高钠血症)①失钠〈失水;②血清①失钠v失水;②血清 [Na + ] > 150 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mol/L ③细胞外液高 渗,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④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但以细胞内液丢失为主1) 水摄入减少:① 水源断绝;进食或引水困难;②某些疾病人无口渴感而少喝 水2) 水丢失过多后① 经呼吸道失水(如瘴病、代谢性酸中毒);②经皮肤失水(如 高热、甲亢、大量出汗);③经肾失水(如中枢性/肾性尿崩症、使 用利尿剂);④经胃肠道失水(如呕吐、腹泻、消化道引流)1)水摄入减少:① 水源断绝;进食或引水困难;②某些疾病人无口渴感而少喝 水2)水丢失过多后① 经呼吸道失水(如瘴病、代谢性酸中毒);②经皮肤失水(如 高热、甲亢、大量出汗);③经肾失水(如中枢性/肾性尿崩症、使 用利尿剂);④经胃肠道失水(如呕吐、腹泻、消化道引流)① 口渴;②细胞外液含量减少,ADH分泌增多,少尿;③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可引起细胞脱水致使细胞皱缩如小儿脱水热④ 血液浓缩,早期醛固酮分泌不增加,晚期增加⑤ 严重时,可引起脑细胞脱水,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 碍,甚至死亡。
①防治原发病② 单纯补水,或输入含一定量钠的5%的葡萄糖溶液,严重时可 输入2. 5〜3%的葡萄糖溶液,以血压和尿量的恢复为标准③ 适当补钾①防治原发病② 单纯补水,或输入含一定量钠的5%的葡萄糖溶液,严重时可 输入2. 5〜3%的葡萄糖溶液,以血压和尿量的恢复为标准③ 适当补钾等渗性脱水(低容量性正常钠血症) ①失钠失水②血容量减少③血清①失钠失水 ②血容量减少③血清[Na + ]正常 在(在 130'150mmol/L ) 血浆渗透压正常在(在28(f310mmol/L )①经胃肠道失水(如呕吐、腹泻、消化道引流);②大面积烧伤; ③大量抽取胸、腹水注:等渗性脱水不进行处理,患者可通过不感性蒸发和呼吸等途径不 断丢失水分而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如果补给过多的低渗溶液则可变为 低钠血症或低渗性脱水①经胃肠道失水(如呕吐、腹泻、消化道引流);②大面积烧伤;③大量抽取胸、腹水注:等渗性脱水不进行处理,患者可通过不感性蒸发和呼吸等途径不 断丢失水分而转变为高渗性脱水;如果补给过多的低渗溶液则可变为 低钠血症或低渗性脱水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②醛固酮分泌增多① 防治原发病② 输入渗透压偏低的氯化钠溶液,以血压和尿量的恢复为标准。
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②醛固酮分泌增多① 防治原发病② 输入渗透压偏低的氯化钠溶液,以血压和尿量的恢复为标准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 低钠血症) ①失钠 >失水;②血清①失钠 > 失水;②血清[Na + ] <130mmol/L 血 浆渗透压<280mmol/L③细胞外液低渗④ 细胞内液无明显丢失, 细胞外液有明显丢失1)丧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补充水(如呕吐、腹泻、消化道引 流);(2)大汗后只补充水;(3)大面积烧伤后只补充水;(4) 肾性失钠:①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②水肿患者长期连续使用排钠性利尿 剂;③失盐性肾炎患者,钠的重吸收减少;©Addison病患者只补水;⑤ 肾小管酸中毒如呕吐、腹泻、消化道引流);(2)大汗后只补充水;(3) 大面积烧伤后只补充水;(4)肾性失钠:①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②水肿患者长期连续使用排钠性利尿 剂;③失盐性肾炎患者,钠的重吸收减少;©Addison病患者只补水; ⑤肾小管酸中毒①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②组织液减少,明显失貌;③ 尿钠含量可高(经肾失钠),可低(病因为肾外因素)④ 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难以自觉从口服补充液体① 防治原发病。
② 适当补充等渗氯化钠溶液,严重时才可用适当的高渗溶液, 以血压和尿量的恢复为标准① 防治原发病② 适当补充等渗氯化钠溶液,严重时才可用适当的高渗溶液, 以血压和尿量的恢复为标准1 .细胞内液的阳离子主要是K +和和Mg 2+是,阴离子 主要是HP0 4 2-是和蛋白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主要是Na +是, 阴离子主要是C1 -、 、HC0 3 -和蛋白质2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的晶体颗粒所形成的渗透压,是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 分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3 .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 -310mmol/L (等渗);血清钠正常值:130〜150mmol/L ;血清钾正常值:3.5、5. 5mmol/L4 .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A.粗调节:口渴中枢;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1%^2%就可刺激渗透压感受器, 从而兴奋口渴中枢,引起口渴的感觉,使机体主动引水B.细调节:a.抗利尿激素(ADH ):血管升压素;b.醛固酮(ADS );保钠保水排钾;c.心房钠尿 肽(ANP ):复杂5・高渗性脱水早期醛固酮分泌不增多,尿量减少而尿钠偏 高高渗性脱水晚期醛固酮分泌增多,尿量减少而尿钠偏低。
肾外原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不减少(ADH因血浆渗透 压降低而分泌减少)而尿钠正常(肾保钠功能正常)肾性原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晚期尿量减少(ADH因血容量明显降低而分泌增多)而尿钠偏高?(肾保钠功能障碍)6 .酸中毒高钾血症反常性碱性尿;碱中毒低钾血症反常性酸性尿7.低钾血症最好口服,高钾血症注射钙和纳盐8・高渗性脱水细胞内液丢失为主;等渗性脱水细胞内、外液 均丢失;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丢失为主水中毒(低渗性水过多,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属于稀释性低 钠血症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属于稀释性低钠血症①水潴留;②血 清 ①水潴留;②血清[Na + ] < 130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mmol/L③体液明显增多1) 水摄入过多:①用无盐水灌肠; ②持续性大量饮水;③静脉输入含盐少或不含盐的液体过多过快2) 水排出减少:①低渗性脱水晚期;②肾功能衰竭(排水功能不足);③ADH分 泌过多(如应激、内分泌失调)1)水摄入过多:①用无盐水灌肠; ②持续性大量饮水;③静脉输入含盐少或不含盐的液体过多过快2)水排出减少:①低渗性脱水晚期;②肾功能衰竭(排水功能不足);③ADH分 泌过多(如应激、内分泌失调)。
①细胞外液增多,血液稀释;②细胞内水肿,严重时会出现 凹陷症状③ 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① 防治原发病② 轻症患者,只要暂时限制甚至停止水分摄入;重症或急症还 要静脉注射适当的利尿剂① 防治原发病② 轻症患者,只要暂时限制甚至停止水分摄入;重症或急症还 要静脉注射适当的利尿剂水肿(等渗性水过多,高容量性 正常钠血症)概 念: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1)血管内外液体平衡失调 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I.右心衰竭引起的心性水肿;II.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III.静脉栓塞、肿瘤压迫形成的肢体局部水肿;动脉充血引起的炎症水肿②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由于血浆清蛋白减少I.营养不良;II.肾脏疾病;III.肝功能不全;IV.消耗性疾病(如 恶性肿瘤、慢性感染等)③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I炎性损伤;II.缺氧;III.酸中毒④ 淋巴回流受阻:I .淋巴管受压(如肿瘤压迫);II.淋巴管堵塞(如丝虫病);IIL 广泛的淋巴管手术清除(如乳腺癌根治术)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即球-管平衡失调)①肾小球 滤过率下降:a.广泛的肾小球病变(如急性肾小球肾炎);b.有效循环血量明 显减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
② 近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a.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b.肾小球率过分数增加③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如充血性心力衰竭)b.醛固酮分泌增多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变腹水)b.醛固酮分泌增 多(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肝硬变腹水) ①炎症水肿有 稀释毒素,运送抗体等抗损伤作用其他种类的水肿对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②细胞营养障碍;③限制器官组织的功能如: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甚至出现脑疝而死喉头水肿引起气道阻塞,严重者窒息死亡心包积液影响心泵功能甚至导致心脏停搏如:1)心源性水肿:左心衰竭引起心源肿 性肺水肿;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病因 学治疗,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输出量利尿,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适当地限制钠水的摄入,减 少钠水潴留2 )营养不良性水肿解除病因,补充营养 养3 )肺水肿改善通气等盐中毒(高渗性水过多,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①血容量 增高;②血清高容量性高钠血症)①血容量增高;②血清[Na + ] >150mmol/L (1)医源性盐摄入过多:①治疗原发病为肾疾病的低/等渗性脱水的患者时,过多地给予 高渗溶液,肾难以及时调控过来。
②抢救心跳呼吸骤(1)医源性盐摄入过多:①治疗原发病为肾疾病的低/等渗性脱水的患者时,过多地给予 高渗溶液,肾难以及时调控过来②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时,给予过多的高浓度的碳酸氢 钠2)原发性钠潴留:①原发醛固酮增多症; ②Cushing综合征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导致细胞脱水,严重者引起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障碍2)原发性钠潴留:①原发醛固酮增多症; ②Cushing综合征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导致细胞脱水,严重者引起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障碍① 防治原发病② 肾功能正常可用强效利尿剂;肾功能低下或对利尿剂反应 差,或血清①防治原发病②肾功能正常可用强效利尿剂;肾功能低下或对利尿剂反应 差,或血清Na+ >200>200mmol/L的,可用高肾葡萄糖溶液 进行腹膜透析的,可用高肾葡萄糖溶液进行腹膜透析补充:水肿的表现:1 .皮下水肿表现为凹陷性(显性)水肿和非凹陷性(隐性)水 肿2 .全身性水肿:心性水肿下肢水肿(重力效应);肾性水肿眼脸或脸部浮肿(组 织结构疏松);肝性水肿腹水(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 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神经-肌肉心肌肾脏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 于 低于3. 5mmol/L最常见的原因是 最常见的原因是 钾丢失过多。
一般体内钾总量偏低,即低钾血症常伴有缺钾1)钾摄入不足: 只有在消化道梗阻、昏迷、神经性厌食及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在静脉补液中又未同时补钾或补钾不够时不能进食或禁食)2)钾丢失过多:①经消化道失钾(如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和肠痿)②经 肾失钾(如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Cushing综合征或长期使用糖皮质 激素、各种肾疾病、肾小管酸中毒、镁缺失)③经皮肤失钾(在高 温环境中进行体力劳动,可因大量出汗却没有及时补钾)2)钾丢失 过多:①经消化道失钾(如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和肠痿)②经 肾失钾(如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Cushing综合征或长期使用糖皮质 激素、各种肾疾病、肾小管酸中毒、镁缺失)③经皮肤失钾(在高 温环境中进行体力劳动,可因大量出汗却没有及时补钾)3 )细胞 外钾转入细胞内:①碱中毒(无论是代谢性碱中毒还是呼吸性碱中毒);②过量 胰岛素使用;③低钾性周期性麻痹(遗传病);④某些药物的作用; ⑤某些毒物中毒①碱中毒(无论是代谢性碱中毒还是呼吸性碱中毒);②过量 胰岛素使用;③低钾性周期性麻痹(遗传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