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政治 史纲考点梳理及命题预测(三).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考研政治 史纲考点梳理及命题预测(三)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制度的终结 ■内容框架与真题分布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2022.36) 辛亥革命与君主 革命与革新的辩论 制度的终结 武昌起义 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22.26)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理由 ■ 命题预料 本章讲授的是进入20世纪,中国的民族危机深重,社会冲突日益激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对比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它没有变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告成果实最终落在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共和举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又屡遭失败。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历史的止境本章中由于2022年正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在2022年考试中其纲领与意义出了分析题2022年备考时应重点了解和把握它失败的理由与过程,命题形式应以选择题为主 ■ 命题角度分析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考点1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命题角度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概率:20%) (1)《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操纵,竭力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操纵进一步加深了 中公考研 (2)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社会冲突的激化,为了摆脱窘境,清政府学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于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宣布实行“新政”,结果13名内阁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冲突,加重了危机 (3)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广泛全国。
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头成为主要的角色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这说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革新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命题角度2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革命做了哪些打定工作?(题型:选择题概率:30%) (1)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学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才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心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举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2)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到底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革新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革新派开展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以革命派的告成而终止,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划清了革命与革新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进展 (3)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不断成立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进展供给了不成缺少的组织气力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考点16】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命题角度 三民主义的内容与缺陷是什么的?(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 概率:50%) 中公考研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变更它一贯推行的民族轻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看法,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片面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根本内容是“创立民国”,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完成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认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制政体是“恶劣政治”的根本因此,仅有民族革命是不够的,应在举行民族革命的同时,举行政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无疑是顺应历史潮流,具有战斗力、号召力的纲领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疏忽了宏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根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孙中山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告成后,全体的土地全体者均要向国家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片面应当归国家全体。
孙中山认为,中国不用征税,仅仅靠地租收入,就足以成为世界上最丰饶的国家鉴于西方资本主义进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孙中山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手段,既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制止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全体制,不能得志农人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对比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进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其次节 辛亥革命的告成与失败 【考点17】武昌起义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 命题角度1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概率:40%) 中公考研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屡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广州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在遭到清政府的镇压,四川总督制造“成都血案”后,宏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这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命题角度2 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概率:30%)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抉择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起义的告成 武昌起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开启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及其它的省的大量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急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顷刻覆灭 【考点18】中华民国的建立 命题角度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题型:选择题 概率:30%)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正式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操纵着这个政权其次,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宏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企图用供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对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供认中华民国二是没有提出任何可以得志农人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养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命题角度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内容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概率:30%)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 中公考研 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对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1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命题角度 辛亥革命的宏伟意义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 概率:50%) 辛亥革命是一次对比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宏伟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清政府是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恶化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对比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进展开发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终止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头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它推动了民主资本主义经济。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