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中考地理押题卷(有参考答案)(二).doc
11页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押题卷(二)本卷试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2016年10月1日,三沙市永兴千吨海水淡化厂正式投入使用,可日产淡化海水约1000吨,其中700余吨可达直饮水标准结合下图,完成1~4题1.关于三沙市缺水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稀少,地处干旱地区 B.人口密集、工业发达 C.农业用水量太大 D.地表水不易保存2.下列各组国家,位于南海周围的是 A. 韩国、朝鲜、中国 B. 缅甸、越南、菲律宾 C. 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 D. 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3.关于图中D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 B. 该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C. 该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D. 该海峡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分界线4.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 本区域人口密集,人多地少B. 本区域的气候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为主 C. 本区域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D. 本区是著名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有橡胶、椰子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2016年正式迎客,6月16日至30日举办了盛大的开幕庆典。
下图为全球6个迪士尼度假区所在城市的基本信息读图,回答第5~7题5.关于全球6个迪士尼度假区中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多数分布在东半球的中高纬地区 B.上海地理坐标(31°14'N, 121°29'E)C.②位于大西洋东岸D.①位于亚洲南部6.正式开门迎客期间,上海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7. 正式开门迎客期间,关于各地说法正确的是A.②地温暖湿润 B.③地是伦敦铁塔C.上海可能有梅雨天气 D.④处盛行西北风下左图为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我国某地区的经济林木分布图,右图为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8~9题8.该经济林木可能是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荔枝9.下表中的栅格是记录 A 区域的海拔高度(单位:m),据此判断该河段的流向是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再由西北向东南 D.由北向南,再由东北向西南下图为8月份(水温最高)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四点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④在北回归线附近 B.N处等温线与纬线相交C.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D.①比④温差大12.若下面两幅图图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比丙—丁的坡度要更大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丙—丁处是山脊D.甲—乙处是山谷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13~15题13.关于如图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面积最大、地形最复杂的大洲是① B.海拔最低的大洲是②,海拔最高的大洲是⑦C.③以黑种人为主,⑥被称为骑着羊背上的国家 D.④、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14.当太阳直射⑥大陆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①大洲东部河流进入枯水期 B.②大洲部分国家出现极昼现象C.④大洲墨西哥湾沿岸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D.⑤大洲巴西高原进入干季15.某海峡位于①⑥两大洲之间,又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它是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读某次台风路径回答16~17题16.台风的移动路径是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北向东南17.有关这次台风说法正确的是A.台风一般发生在春冬季节 B.台风经过我国最大岛屿 C.台风会引发地震灾害 D.新疆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大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战机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坠毁。
下图为局部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18. 坠机地点的气候最可能是A. 热带沙漠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19. 关于该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石油丰富地区 B.交通位置重要 C.宗教文化差异大 D.水资源丰富下图为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与人口密度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0~22题20.关于图中的国家和地区说法错误的是A.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B.欧洲畜牧业发达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图中悉尼是澳大利亚首都21.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京人口密度比华盛顿小 B.伦敦的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比悉尼大C.美国、澳大利亚人口密度低 D.欧洲与亚洲的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比美国高22.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越低的地区人口密度大B.人均交通能源消耗量大的地区人口密度大C.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多为私家车D.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城市发展水平低二十国集团,即Groupof Twenty Finance Ministers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又称G20、20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9月25日成立,是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
成员包括:G8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欧盟组织,即19国加欧盟组成二十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90%,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回答23~24题23.图中G20成员国说法正确的是A.七国集团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B. 中国是七国集团之一C. 成员国中没有东南亚的国家 D.七国集团由发达国家组成24.G20国家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有利于①扩大国家间的经济差距 ②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③促进国家间合作,互利共赢 ④是更为广泛的“南北对话”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为了响应“中国梦”的号召,我省某校组织部分学生于暑假进行“美丽中国之旅”,具体旅游路线如下图,读“美丽中国之旅”路线图,完成25~28题25.本次“美丽中国之旅”的出发省级行政区与右图中对应的是A.广东省——粤——广州 B.陕西省——陕或秦——西安C.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D.四川省——川或蜀——成都26.在旅行过程中,学生感觉气温最低的和昼夜温差最小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A.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广东省C.黑龙江省、广东省 D.西藏自治区、北京市27.旅行回来后,“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
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利的是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28.在旅途中,没有能够体验到的民俗特色,可能是读图中国局部地形图和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29~32题29.山脉A的名称和南北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天山、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B.天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C.昆仑山、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D.昆仑山、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30.关于本区内自然事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第二大河,是右图中的甲河B.甲、乙两条河流都发源于B地形区C.A山南侧地形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D.③地形区东北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31.右图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乱砍滥伐 B.物种减少 C.过渡开垦 D.水污染32.有凌汛、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一一对应的是A.甲、乙、甲 B.乙、甲、乙 C.甲、甲、乙 D.乙、乙、甲读四个地区气候特点分布图,完成33~34题33.以上四地区,不可能位于我国的是A.A、B B.B、C C.C、D D.D、A34.在我国C气候分布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花生、甜菜 B.小麦、油菜、甜菜C.水稻、油菜、甘蔗 D.水稻、花生、甘蔗4月15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北京遭遇13年来最强沙尘暴。
回答35~36题35.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36.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不包括A.茂密的植被 B.沙尘物质 C.大风 D.干旱的气候国际上普遍认为,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7%,或6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超过10%,0-14岁少年儿童比重低于30%,就意味着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读“杭州常住人口年龄分布”图,回答37~38题37.右图中数据不能证明杭州市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是 A.0~14岁的人口占11.39% B.15~59岁的人口占75.21% C.60岁以上的人口占13.40% D.65岁以上的人口占9.02%38.人口老龄化会使杭州市面临什么社会问题 A.儿童入学难 B.就业困难 C.教育经费需求多 D.医疗和护理负担加重下图中,A、B分别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2005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39~40题39.10年间该地区面积减少的土地是A.耕地 B.林地 C.滩涂 D.居民区40.该地区目前存在的最大环境问题可能是A.人口增加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水土流失41.下列暴雨预警信号中属于停课的是读图,回答42~43题。
42.图甲是青藏高原路两旁的热棒(一种特制的铁棒),形似“林带”,这些热捧的作用是A.避雷电 B.阻止野生动物闯入公路C.防翻车 D.冷却路基,防止冻土触化43.图乙为黄土高原某地的3D电脑图像,虽沟壑纵横,但植被的种类垂直差异很小,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小 B.纬度较高 C.降水量偏小 D.海拔较低2016 年 4月 20 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2016 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中 2016 年一季度与 2015 年四季度相比较,各大城市拥堵情况变化显著回答44~45题44.天津、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拥堵情况较上一季度下降显著的原因最可能是A.社会文化因素 B.城市基础设施改善C.产业转移 D.卫星城市的建立45.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B.卫星监控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C.城市拥堵会使城市的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D.在城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