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病理学医学课件.ppt
51页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一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1复层鳞状上皮细胞2柱状上皮细胞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1.复层鳞状上皮细胞(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鳞状上皮:又称复层扁平上皮,主要分布于体表及与外界直接相通的腔肠等部位,如皮肤、口腔、咽、食管、阴道及子宫颈外口复层鳞状上皮从底部至表面可分为3层,即基底层、中层、表层 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基底层细胞 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内底层细胞 紧贴基底膜,为一层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核与胞质比(即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简称核胞质比)为1:0.51;外底层细胞 在内层细胞之上,有2-3层核浆比例1:12 底层细胞在正常涂片中不易见到,在粘膜炎症、溃疡或糜烂时可见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中层细胞 位于鳞状上皮中部细胞可呈圆形、菱形、多边形,直径30-40um,核浆比例1:2-3.表层细胞角化前细胞:核直径6-8um,核浆比例1:3-5不完全角化细胞 细胞核明显缩小,直径为4m,固缩、深染完全角化细胞 细胞核消失,胞质极薄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为:细胞体积由小到大;胞核由小到大,最后消失;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核胞质比由大到小;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
Figure 19-1 Sketch map of the normal squamous cells 1. internal basal layer 2exernal basal layer 3middle-level cells 4prekeratinocyte 5parakeratosis cell 6Keratinocyte 62021/4/2672021/4/26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2柱状上皮细胞(columnar epithelium) 柱状上皮在组织学上分为复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3种常见类型主要覆盖在胃肠、鼻腔、鼻咽、支气管树、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柱状上皮脱落细胞在涂片中有下列几种:(1)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 cell)(2)粘液柱状上皮细胞 (mucus columnar epithelium cell)(3)储备细胞 (reseue cells) Figure 19-1-2 The sketch map of the normal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al cells92021/4/26102021/4/26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Figure 19-1-3 The sketch map of the normal mucous columnar epithelial cells122021/4/26 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二 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132021/4/26肿胀性退变(swelling degeneration)Figure 19-1-4 The sketch map of the swelling degenerative process of cellsUp: Changes of 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sDown: Changes of columnar epithelial cellsThe arrow means the change of the light swelling degeneration to severe from the normal condition142021/4/26三 涂片中的背景成分 1红细胞 2中性白细胞 3嗜酸性白细胞 4淋巴细胞 5浆细胞 6单核-巨噬细胞 7组织细胞 8巨细胞152021/4/26l其他背景成分坏死组织碎屑 癌性坏死为红染无结构沉渣 样物 结核病变坏死 一般炎性坏死多量粘液染料沉渣细菌团 多为非致病菌较大的霉菌污染植物细胞162021/4/26第三节 细胞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形态学改变172021/4/26一 细胞坏死 大量坏死细胞,考虑恶性肿瘤 这种坏死多呈凝固性坏死 大量坏死细胞轮廓和细胞碎屑,有时可见核固缩细胞及核碎影 常伴退化变性癌肿细胞及裸核癌肿细胞182021/4/26二上皮细胞的增生 增生(hyperplasia) 上皮细胞在慢性炎症或其他因素刺激作用下,细胞数目增多,超过正常的限度,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
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胞核增大,可见核仁;核形态和染色质状态正常,染色质稍有浓集,但仍呈细颗粒状;有时表现为核固缩的改变,可见深染、畸形的核,但核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较正常小胞质量相对较少192021/4/26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三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核异质) 核异质 (dyskaryosis) 是指细胞的核异常 核异质细胞:细胞为处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异常细胞细胞病理学特点:l 核增大,大小不一,核浆比例增大l 染色质增多、深染,分布不均匀l 核膜增厚,核的边界不整齐,l 可出现双核多核l 核仁增多或增大l 核分裂像增多l 胞质尚正常 相当于组织病理学的不典型增生或间变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中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 轻度核异质 核轻度增大,比正常大半倍左右核染色质轻度增粗,染色加深,核形有轻至中度畸形 多由慢性炎症细胞刺激而引起,又称炎症核异质 中度核异质 细胞分界尚清,核大小不一,形态略畸形,核明显增大,染色质浓密不均,深染,异型性明显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 重度核异质 胞核体积比正常细胞增大1-2倍,核浆比例轻度增大染色质增多,呈粗颗粒状或粗网状,偶见染色质集结,分布略有不均,核膜增厚,细胞核有中度以上畸形。
偶见核仁增大增多与癌细胞鉴别要点:虽有比较明显核的异型性,但其大小形状染色的异型性尚未达到恶性标准,特别是核浆比例尚无严重改变 因部分可发展为癌,故又称癌前核异质应结合临床进行动态观察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角化不良又称异常角化(dyskeratiosis) 表现为鳞状上皮非角化层,出现一些不连续的、程度不等的胞浆内角化,常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第四节 肿瘤细胞学(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二)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1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型性表现2恶性肿瘤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 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1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型性表现 核增大 核胞质比失调 核深染而粗糙 核畸形 大小不等 核仁增大、增多 核分裂增多及异常核分裂 多核 裸核 以上是恶性肿瘤核的改变,其中以核增大、核胞质比失调核深染、核畸形、及染色质分布不均匀主要特征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2.细胞质的改变 胞质量异常 胞质相对减少,分化程度越低,胞质量越少 细胞形态畸形 特征性分化 染色加深 由于胞质内含蛋白质较多,且着色不均 吞噬现象3.癌细胞团 癌细胞有成团脱落的倾向。
成团脱落的癌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等、排列紊乱、失去极性 鳞癌细胞常分层排列;腺癌细胞常呈巢状,有腺样倾向4.涂片背景特点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鉴别要点 癌细胞 核异质细胞核增大显著增大(15倍) 轻度增大(1倍左右)核大小不一 大小不一显著 大小近似,相差不大核畸形显著畸形 轻度至中度畸形核膜明显增厚,厚薄不均 轻度增厚染色质结构染色质显著增多、增粗,分布不均匀,凝结似煤块 染色质轻度增多,可形成染色质结,除固缩时核小深染外,大多呈细颗粒状,分布均匀核仁易见,增多、增大并有异形12个,轻度增大病理性核分裂有 无核胞质比显著增大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增大胞浆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胞浆质和量正常Table 19-1-1, 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二)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Figure19-1-9 The sketch map of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adenocarcinoma cells and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cells 1. Well-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 2.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 3. Better-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cells 4.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cells 5. small cell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cells(二) 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1鳞状细胞癌2腺癌3未分化癌302021/4/26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1鳞状细胞癌(1)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1)纤维形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2)分化差的鳞癌细胞2)蝌蚪形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3)癌珠:即癌性角化珠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0 Well-differentiated fibrous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 (Sputum smear) staining 4001)纤维形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 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1 Well-differentiated tadpole-shaped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 (Uterine neck) staining 400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即癌性角化珠 Figure19-1-12 Cancer pearl cell(Vagina) staining 400 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3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 (Lung) staining 400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2腺癌(1)分化较好的腺癌细胞(2)分化差的腺癌细胞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4 Better-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cellsSeveral cells connect to each other, there are some vacuoles in them;and nucleoli and nuclear membranes are clear.(Lung) staining400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5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cells(Uterine neck)staining400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3未分化癌小细胞未分化癌 Figure19-1-16 Small cell 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cells (Lung) staining400第二章 细胞病理学基础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鉴别要点 鳞癌 腺癌 未分化癌细胞形态 畸形明显,具有多形性 圆形、卵圆形 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 较多、厚实、有角化倾向 较薄、透明、常含空泡, 极少 呈淡蓝色核形态 畸形明显 圆形或卵圆形 圆形、卵圆形、带 角的不规则形核染色质 明显增多,深染,呈煤块状 增多不明显,呈粗粒状 分布不均 分布不均核仁 少见,低分化可见 增大而明显 有时可见细胞排列 多单个散在,也可成群 多成群,呈不规则腺腔状 多成群,排列紧 但不紧密,可有癌珠 密紊乱呈镶嵌样 结构第二章 细胞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