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儿赏析资料.ppt
21页示儿,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示儿,示儿:写给儿子们看注释,一、诗词注释,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 元知:原本知道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注释,一、诗词注释,但悲不见九洲同,但:只是 悲:悲伤 九洲:这里指宋代的版图古代中国 分为九洲注释,一、诗词注释,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注释,一、诗词注释,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这里指陆游自己注释,一、诗词注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示儿,译文:,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二、作者简介,陆游南宋嘉定年间(近900年前)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今绍兴人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投身军旅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 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三、历史背景,北宋(960—1127年)建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
宋朝在对辽国及西夏的战争中失败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入国都开封,次年灭亡共历九帝,一百六十七年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1、北宋,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三、历史背景,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金国几度南下都不曾灭掉南宋,而南宋在宋孝宗时期以及后期也有过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南宋虽军事力量较弱,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并存的政权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2、南宋,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三、历史背景,北宋,南宋,,三峡人家——笛声悠扬,四、创作背景,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三峡人家——笛声悠扬,四、创作背景,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三峡人家——笛声悠扬,四、创作背景,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五、文学鉴赏,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五、文学鉴赏,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五、文学鉴赏,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五、文学鉴赏,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五、文学鉴赏,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三峡人家——笛声悠扬,五、文学鉴赏,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示儿,南宋诗人 陆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