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图图家请客.doc
7页中班数学活动:图图家请客中班数学活动:图图家请客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了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与价值取向:“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们的数学启蒙教育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以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生活化的、具有童趣的方式表现教育内容,通过幼儿自身的操作、探索,使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活动中、游戏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给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这次活动中,我以幼儿熟悉的动画人物——“大耳朵图图”为主人公,为幼儿创设了“为请客准备食物” 的生活情景,让幼儿感受大人的热情好客,同时在生活过程中获得封闭数数的多种方法,从生活中学习,将活动经验运用于日常生活活动目标:1、在“清点食物 ”的过程中学习封闭数数,获得封闭数数的多种方法2、在清点食物的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重点:获得封闭数数的多种方法难点:根据物品不同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活动准备:ppt、操作材料(记号笔、印、贴纸……)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图图家要请客,图图妈妈准备了许多东西,你们猜猜图图妈妈会准备些什么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二.清点食物图图妈妈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不知道够不够,我们帮他们数数,准备的东西有多少!1 数包子(9 个)(1)数数,图图家准备了多少包子招待客人?(2)老师数出比你们多!(教师演示错误的数数方法)我数的方法对吗?怎么不对?小结:记住第一个数的,围数一圈,数过的不要重复数。
2 数苹果(10 个苹果)(1)图图妈妈还准备了许多苹果,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2)图图妈妈准备了几个苹果?你从哪个开始数的?小结:找出最特别的作为第一个开始围圈数,数过的不要重复数3 数糖:(8 颗糖) (1)看看,图图妈妈还准备了些什么好吃的摆在桌子上?有个不一样的罐子,里面装的是什么?——糖(2)老师拿着糖罐子,请你帮图图妈妈数数有多少糖 (教师边转动罐子,边让幼儿数 )(3)请三个小朋友拿一罐糖,数数糖果罐里共有几颗糖?每组请派一个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数的4)验证:到底是几颗糖(将糖一一取下验证) ,一起数数小结:没有特征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给他做上标记后数,记住第一个开始围圈数,第一个数过了不要重复数4 操作活动客人都快要了,可是还有好多东西没数呢!请大家一起帮忙数一下吧!出示做标记材料:橡皮泥,记号笔,贴纸,印 在数的时候,你可能会忘记哪个是你第一个数的,这些东西可以怎么用,就能让你记得第一个数的东西?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间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学习一下别人的方法再数,数出的结果一样吗?交流:寻找冲突:一样的东西怎么数出不一样的数量呢?请幼儿演示各自数数的方法。
答案揭晓:正确的数量正在桶的底上,请撕开桶底的纸条,看看,和你数出的数量一样吗?三.客人了(1) “叮咚” 门铃响了,客人们了,看看有些谁做客了?总共了几位客人?(10 位)(2)10 位客人,每样东西得准备几份呢?(10 份) (3)看看,什么东西是正好 10 份的?什么东西是缺的?再添上多少就变成 10 份了?四.离场,结束活动今天你们帮了图图家一个大忙,现在,请你们带着这些好吃的东西到教室里,把新学会的数数的本领去教给别的小朋友吧!活动反思:如此生活情景,取材于生活,激发幼儿活动的热情活动中,各环节紧密、清晰,层层递进活动材料给孩子较强的暗示性与挑战性,在“数包子 ”、 “数苹果、 ”“数糖” 环节,教师运用了一系列策略,在静止呈现、运动呈现上动了脑筋,对幼儿的挑战、活动的进行起了提升性作用活动中的教具对整个活动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引起幼儿兴趣与注意,推进活动开展;相同教类型的教具的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本次活动中:无特征平面圆环呈现、多种特征平面圆盘式呈现、无特征立体圆柱式呈现等多种形式,有的可以直观呈现幼儿的现有水平,也有的可以引发幼儿挑战与探索,发挥自主性探究,整合已有水平,将能力推向更高层次;教师在呈现教具时,语言指向、动作指向、悬念设置都能够充分发挥幼儿对教具的想象与欲望,使活动顺利推进。
可再作调整的地方:在操作材料的呈现上,物品的排列方式可以更加复杂些,采用上下两排封闭式排列、上下间隔式封闭排列、从上到下绕柱式封闭排列等多种形式,更有助于幼儿的探索与自主性的发挥,最后可以呈现大型的封闭数数道具,使得活动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得以更好的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