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住宅楼项目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docx
47页高层住宅楼项目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目 录1 编制依据 41.1 相关的法律法规 41.2 主要的规范标准 41.3 主要规定参考文献 42 工程概况 52.1 建筑概况 52.3 施工升降机布置及设备选型 73 施工计划 143.1 施工进度计划 143.2 劳动力计划 153.3 机具需求计划 163.4 材料计划 164 施工工艺技术 174.1 升降机基础方案设计 174.3 支撑架回顶加固及拆除施工要点 275 质量保证措施 285.1 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285.2 安全保证措施 326 安全保证措施 336.1 安全组织管理措施 336.2 监测监控 356.3 安全技术措施 367 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387.1 组织机构及职责 387.2 应急准备 397.3 应急响应 407.4 紧急救援措施 418 计算书 429 附件 479.1、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479.2、附图 47 1 编制依据1.1 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2 主要的规范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2-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 主要规定参考文献《**施工组织设计》《**建工•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手册》(2015年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规定》(公司)《**建工•工程细部质量标准做法》(2015年版)《**建工•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建筑施工安全手册》(主编 杜荣军 2007年1月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第三版)《PKPM施工计算软件》《施工升降机说明书》《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 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项目各单位主体信息及工期情况。
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市**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安全监督单位:地质勘察单位:工程类型:公共建筑质量目标:确保“**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争创浙江省建设优质工程金匠奖”位于**市**县瓯北镇楠江东路与襟江中路交汇处,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57434m2,地下一层,地上16-33层,局部3层商业地上建筑面积126057.60平方米建筑形态为1栋16F住宅,3栋29F住宅,1栋30F住宅,1栋31F住宅,5栋33F住宅,一层地下室等,结构为框架、剪力墙体系,建筑标准层层高均为3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各栋建筑层数、高度如下表:表2.1-1 各单体平面轴线尺寸、层数及建筑总高度栋号平面轴线尺寸(长×宽)层数(地上/地下)建筑总高度标准层层高1#58.4*15.129/194.3532#63*13.1516/157.2533#34.4*20.629/197.2534#40.7*18.831/1100.62.95#29*15.129/196.3536#29*15.130/197.1537#30.2*15.833/1105.838#30.2*15.833/1105.839#30.2*15.833/1105.8310#30.2*15.833/1105.8311#30.2*15.833/1105.83商业/3/115.8/2.2 现场条件2.2.1 场地条件1、在安装前,清理升降机安装现场,安装场地周围无外架、临电线路、突出建筑物(构筑物)等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临时堆放升降机部件的场地。
2、现场道路畅通,施工升降机运到场地后,用塔吊进行卸车3、施工用电接入到升降机附近,以保证升降机安装2.2.2 气候条件施工升降机安装主要集中在3-5月份,浙江**年均气温16.1℃~ 18.2℃ ,最低气温-2.5 ℃,最高气温39.6 ℃; 每年都受台风影响,主要集中在8-11月份,暴雨天气,降雨量较大,年均降雨量1696.5毫米,最大降雨量300毫米,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80%集中于5~9月份;冬春季大风日数少,仅占全年的7%安装前留意天气预报,避免雨天施工2.3 施工升降机布置及设备选型2.3.1 升降机基础平面定位(详见附图)2.3.2施工升降机基础所处位置承载力情况 1#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 2#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16.5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
3#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4#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5#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
6#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7#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底筋9Φ25;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8#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
9#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10#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11#施工升降机基础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板厚为300mm,砼标号为C35,配有1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顶板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5.0KN/㎡,楼面附加荷载19KN/m2(此部位顶板设计承载力为5+19=24KN/㎡),施工升降机要求地基最大承载力为P=吊笼+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载重*0.02KN=20.08 KN/㎡,为保证结构安全系数,故在地下室顶板基础范围内采用钢管体系进行加固,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加固方案。
2.3.3 施工升降机设备型号选择及性能参数 表2.3-2 施工升降机设备型号选择表编号楼栋号轴线位置升降机型号备注1#1#楼7-8轴交T-U轴SC200/2002#2#楼21-22轴交X-(S-B)SC200/2003#3#楼32-33轴交X-(S-B)SC200/2004#4#楼35-36轴交X-(S-B)SC200/2005#5#楼4-5轴交H-J轴SC200/2006#6#楼7-8轴交H-J轴SC200/2007#7#楼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