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园艺昆虫病害备课讲稿.ppt

77页
  • 卖家[上传人]:youn****329
  • 文档编号:243917365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3MB
  • / 7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 第七章 观赏植物病虫害 第一节 真菌类病害 白粉病类 观赏植物白粉病种类很多,病原菌侵染月季、紫薇、大叶黄杨、黄栌、瓜叶菊、凤仙花等植物的叶片、嫩梢和花器被害叶、花早落,嫩梢枯死,降低切花产及观赏价值紫薇白粉病在我国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 2 1.症状识别 紫薇白粉病在云南、四川、湖北、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北京、湖南、贵州、河南、福建、台湾等省市均有发生主要侵害紫薇的叶片,嫩叶比老叶易感病嫩梢和花蕾也能受侵染叶片发病,初期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为圆形病斑,白粉斑可相互连接成片,有时白粉层覆盖整个叶片叶片扭曲变形,枯黄早落,影响树势和观赏发病后期白粉层上出现黑色的小点粒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3 3 2.病原 南方小钩丝壳菌Uncinuliella australiana(McAlp) Zhehg &Chen,属子囊菌亚门、小钩丝壳属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气候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嫩梢和嫩叶,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

      紫薇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秋季发病最严重 4.防治要点 (1)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处理2)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3)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4)发病初期,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剂60008000倍液防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4 4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5 5 锈病类锈病是观赏植物重要的叶部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嫩梢、果实,造成叶片早落,植株生长衰弱,影响开花,失去观赏价值观赏植物常见的锈病是玫瑰锈病 1.症状识别 玫瑰锈病是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分布很普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梢、果实和幼芽早春病芽展开,叶片布满鲜黄色的粉状物,背面出现黄色略隆起的小斑点即锈孢子器,成熟后突破表皮散出橘红色粉末随着病情的发展,叶背出现近圆形的橘黄色粉堆,即夏孢子堆秋末,叶背出现大量的黑色小粉堆即冬孢子堆嫩梢、果实上的病斑明显突起,严重时,导致畸形;病叶提早脱落,植株生长衰弱,影响开花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6 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7 7 2.病原 尖多孢锈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 ( Pers.) Schl.,属担子菌亚门、多孢锈菌属。

      在其生活史中,要产生5种类型孢子:即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或以冬孢子在发病部位越冬次春,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寄主发病以后顺次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夏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秋末,产生冬孢子并在发病部位越冬 4.防治要点 (1)休眠期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2)初春,喷施23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菌丝3)发病初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8 8 月季锈病 危害叶片、嫩枝和花发病初期在叶背产生黄色小斑,外围有褪色环,在黄斑上产生隆起的锈孢子堆,表皮破裂,露出橘红色的粉末,即锈孢子;在叶片正面生有黄色小点,即性孢子器;以后在叶片背面产生略呈多角形的夏孢子堆;秋后在病斑上产生棕黑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9 9 炭疽病类观赏植物炭疽病是一类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嫩梢和果实,造成叶片、嫩梢枯死,果实腐烂,甚至全株死亡。

      兰花炭疽病是一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病害兰花炭疽病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江苏、浙江、上海、广州、福建、北京、天津等地除危害兰花外,还危害万年青、紫罗兰、金盏菊、桂花等植物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病害发生于叶缘,病斑为圆形;发生于叶中部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深褐色,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生于叶尖端,部分叶段枯死;发生于叶基部,许多病斑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病斑初为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在病斑上可见轮生的小黑点潮湿条件下,产生橙黄色粘质物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01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111 2.病原 兰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Allesh,属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病残体或枯萎的叶基苞片上越冬翌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时候,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老叶一般从4月初发病,新叶则从8月开始发病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盆栽兰花放置过密、盆内积水、通风不良发病加重 4.防治要点 (1)盆栽兰花应置于通风透光处,不能放置过密。

      2)发现病叶应及时剪除,并销毁3)发病前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发病初期喷施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212 君子兰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的小斑,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具有轮纹的病斑潮湿时,涌出粉红色黏液,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发病叶片枯萎脱落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313 叶斑病类 观赏植物叶斑病是指发生于叶部,除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以外的真菌性病害包括黑斑、褐斑、圆斑、轮斑、角斑等常造成叶片变黄,脱落 月季黑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四川、上海、北京、天津、沈阳、南京等地尤为严重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也危害叶柄和嫩梢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紫黑色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之间相互连接,叶片变黄,脱落严重时叶片全部落光,呈“光杆”状,枝条枯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414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515 2.病原 蔷薇放线孢菌Actinonema rosae (Lib.)Fr.,属半知菌亚门、放线孢属。

      3.发病特点 以菌丝体在病枝或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在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蔓延温室栽培,则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 4.防治要点(1)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销毁,以减少初侵染源2)休眠期喷施1%硫酸铜溶液杀死越冬病源3)发病初期喷施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每710d喷施1次为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616 主要危害叶片,还可危害茎、叶柄、萼片、花瓣、果实甚至种子 叶片初期症状为新叶背面现绿色针头状小点,后扩展成紫褐色近圆形的小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有不规则淡褐色轮纹大斑,中央淡黄褐色,边缘暗紫褐色,有时相连成片,严重时整叶焦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背面出现暗绿色霉层,似绒毛状牡丹红斑病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717 灰霉病类 灰霉病可危害多种观赏植物的叶、茎、鳞茎、球茎、花、果等部位,造成叶斑、溃疡、腐烂等症状,严重影响观赏性。

      牡丹灰霉病观赏植物常见的灰霉病之一 牡丹灰霉病分布于吉林、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南昌、福州等地1.症状识别 叶、茎、花均可发病叶上病斑初为水渍状小斑,后扩大为近圆形、不规则形的褐色斑潮湿时,斑上长出灰色霉状物茎发病,病斑褐色,软腐,植株倒伏花被害,变褐腐败潮湿时,各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有时可见小菌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81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919 2.病原 牡丹葡萄孢菌Botrytis paeoniae Oudem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3.发病特点 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次春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幼株最易感病病害多发生于78月 4.防治要点 (1)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销毁2)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每隔12周喷1次,共喷23次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020 扶桑灰霉病 灰霉菌侵染花器,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浅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121 枝干病害观赏植物枝干受病原物侵染以后,常导致枝干腐烂、溃疡、枯萎,甚至全株枯死,失去观赏价值月季枝枯病是常见的观赏植物枝干病害 月季枝枯病分布于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云南、天津、河南、辽宁、广东、山东等地危害月季、玫瑰、蔷薇等植物1.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在茎上产生红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为中部浅褐色,边缘红褐色或紫色,周缘为红色包围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并出现小黑点病部的皮层常出现纵裂,严重时包围整个枝条,致使病部以上的枝条全部枯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22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323 2.病原 蔷薇盾壳霉菌Coniothyrium fuckel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 3.发病特点 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部越冬次春,分生孢子器成熟,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病菌从寄主的伤口侵入管理不善,过度修剪,树势衰弱,环境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 4.防治要点 (1)剪除病枝,并销毁 (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424 第二节 细菌、病毒类病害 细菌类病害病原细菌可为害观赏植物叶片、鳞茎、根和块根等,常导致病部腐烂、溃疡、枯萎,甚至全株萎蔫枯死潮湿时,病部常有菌溢大丽花青枯病是常见的细菌性病害1.症状识别 大丽花青枯病在幼苗至开花期发生普遍根和块根被病原菌侵染后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片萎蔫,下垂枯死横切病根、茎,木质部呈黄褐色,并有细菌脓液溢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525 2.病原 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ianacearum,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 3.发病特点 病原菌可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腐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则大量繁殖,遇寄主便从伤口侵入高温多雨季节移栽时,若土壤或肥料带有青枯病菌,最易发病和严重受害 4.防治要点 (1)加强检疫;培育无病苗;避免在病区调运繁殖材料 (2)避免连作;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3)增施钾肥;防止病区灌溉水流向非病区 (5)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喷洒0.2%高锰酸钾液,或95%细菌灵500倍液,或25%叶枯双1000倍液防治。

      也可用2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