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阑尾炎及其误诊1780例的诊断治疗体会.docx
4页阑尾炎及其误诊1780例的诊断治疗体会 R656.8A1672-5085(2011)21-0243-02【摘要】目的总结20年阑尾炎及误诊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年间阑尾炎及其误诊并手术1780例资料结果阑尾炎诊断准确率95.7%,误诊率4.3%,完善检查后诊断准确率97.5%,误诊率2.5%不完善检查准确率80.9%,误诊率19.1%结论完善检查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慢性阑尾炎误诊率高,时间长,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能够减少阑尾炎及误诊病例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阑尾炎误诊诊断治疗并发症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类急腹症之首,约8%的阑尾炎可以自愈,但阑尾炎表现无特异性,病情变化多样,针对典型的阑尾炎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非典型阑尾炎,尤其是慢性阑尾炎,常常依赖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医师,通过仔细鉴别,作出判断,即便如此,仍有误诊发生,检查中详细的体查,询问病史,但不能忽视基础检查,即化验血项、胸腹透视或胸片、B超、尿常规等,本文就20年间收治诊断阑尾炎17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068例,女性712例,男女患者之比为1.5:1。
年龄1.5-86岁,平均年龄47.5岁,20岁以下962例,20岁-50岁617例,50岁以上201例,最短就诊时间30分钟,最长1年零8个月,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07例,化脓性阑尾炎478例,坏疽性阑尾炎301例,坏疽并穿孔性阑尾炎78例,阑尾周围脓肿121例,慢性阑尾炎219例,误诊76例1.2诊断阑尾炎症状主要有腹痛或转移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后期可出现发热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依急慢性阑尾炎表现不同,急性阑尾炎依其病因[1],有两种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持续性右下腹疼痛,慢性阑尾炎症状常不典型,本文将典型病例定义为具有典型症状及体征,将完善化验血常规、胸腹透或拍片、B超、尿常规视为完善检查组病例,完善检查组1586例,非完善检查组194例,典型病例1203例,非典型病例577例1.3治疗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确诊阑尾炎病例放置腹腔胶管引流79例,放置烟卷引流107例2讨论2.1完善检查可以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及时、快速、准确进行诊断并手术是达到治愈目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最有效办法,在所有误诊病例中需手术者占到99.4%,出现所谓“误诊不误治”,仍达到了手术治疗的目的。
这就为现今医师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统计不难看出,完善检查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减少了误诊2.2慢性阑尾炎误诊率高,时间长,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慢性阑尾炎体征不明显,辅助检查常无明显提示,有一部分患者长期胃区不适的病史,常于感冒及受凉后加重,胃镜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统计很大部分患者长期在小诊所以“胃炎”进行治疗,效果不佳,且时常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同时还有急性发作造成门静脉炎,甚至肝脏多发脓肿的潜在危险,危及生命,因此对怀疑有慢性阑尾炎患者应进行随诊观察,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否则随意诊断并手术而不经过深思熟虑,往往危害更大,手术后很有可能症状不缓解[2]2.3减少阑尾炎及误诊病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的问题2.3.1术前进行充分估计,不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进行必要的处理,不排除肠道疾病者进行肠道准备,术前应用抗生素及切口选择术中发现阑尾炎表现与临床症状表现不相符,应仔细对腹腔积液的色、味进行鉴别,肠管进行检查,应用反证法对腹中发现的疾病能够解释发病过程必要时对全小肠及结肠进行排查2.3.2经过统计,可以看出污染及感染类手术出现术后并发症几率高,其重要原因与细菌移位及破坏了腹膜层完整性有重要关系。
术中暴露及牵拉要轻柔,减少肠管及腹膜层粗糙面,减少粘连的机会,对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估计,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手术,如肠管梗阻时间长,积气积液严重,细菌数多,粘连带广泛,对术后肠功能恢复不良者或梗阻可能性大,进行回肠造瘘置管或大网膜大部分切除术,对感染严重,脓肿较大需要引流者,引流要充分,但必需掌握合理的引流,本文通过实践,烟卷引流优于胶管引流2.3.3对阑尾周围脓肿主张清除脓液后,不宜对肠管进行过分的剥离,应当依据结肠带交汇处进行阑尾炎定位,找到阑尾根部后进行必要的结扎、修补肠壁,找不到者如肠管完整,肉芽生长多,易出血应放置引流,对术后局部炎症重、皮肤红肿明显进行必要的红外线理疗及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2.3.4阑尾肿瘤的治疗应依据是否有肠系膜及阑尾系膜淋巴结肿大,如有淋巴结肿大主张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如没有淋巴结肿大,行阑尾切除术已足够Reference[1]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1994:1231.[2]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1994:1237.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