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9A文】学校办学方向.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92767367
  • 上传时间:2019-07-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学校办学方向-2017十八大教育方针:教育公平服务人民素质教育人民满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学校精神:同心同德同行同乐办学宗旨:师生共进和谐发展办学理念:致力立德勉力树人管理理念:悉心服务精心呵护发展思路:制度立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人和兴校工作目标:规范管理树形象注重常规提质量德育目标:好孩子好学生好少年师德目标: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安全目标:人人讲安全时时记心间安全有序阳光体育文明有礼快乐健体校训:明德慧中尚礼知行校风:尊师志学诚善快乐教风:会教善教爱教乐教学风:会学善学爱学乐学作风:自律尽责服务协作学校办学方向·诠释(2017)我们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宏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以此确立了“一种观念,四个思想;一条思路,四个目标;一项规训,四种风气的办学规划发展之路,展开教育工作部署,谋求和谐发展,争创管理星校,质量名校具体诠释如下:一、十八大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三)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学校精神:同心同德同行同乐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指为同一个心愿,同一目的而努力《尚书·泰誓》:"予有臣十人,同心同德"】同行同乐:师生共同进步,享受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快乐、幸福四、办学宗旨:师生共进,和谐发展办学宗旨,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主张,办学使命意图,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依据和指导,方向和原则以“师生共进,和谐发展”为办学宗旨,就是学校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科学管理,设定阶段目标,带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进步,促进学校和谐、稳步发展五、办学理念:致力立德勉力树人办学理念:是学校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致力立德:尽力,竭力培育师生树立德业1、致力:尽力;竭力宋·司马光《言御臣上殿札子》:"悉心致力,以治其职"2、立德,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勉力树人:尽力,努力,劝勉,鼓励学生成才1、勉力:尽力,努力,劝勉,鼓励《管子·形势》:“故朝不勉力务进,夕无见功2、指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六、管理理念:悉心服务精心呵护学校管理理念是对现实学校管理的客观反映的概括和综合,是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者的理想追求学校管理理念又要超越“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悉心服务:管理者要尽心、全心为受学校师生做事,满足其需要,需求这是“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新思想、新观念的体现1、悉心:尽心,全心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奸而试之2、服务:为别人做事,满足别人需要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三讲:“人人应该以服务为目的,不当以夺取为目的精心呵护:教育者要专心、周密细心地对受教育者照顾、保护就是突出学校安全管理第一,体现“和谐、开放”,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新思想、新观念1、精心指的是专心;周密细心2、呵护:用心地照顾、保护唐.李商隐《骊山有感》诗:“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七、发展思路:制度立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人和兴校制度立校:建立规范管理制度,体现公平公正性。

      质量强校: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特色亮校:打造学校特色亮点,提升学校知名度人和兴校:追求和谐师生关系,振兴学校发展路八、工作目标:规范管理树形象,注重常规提质量教育工作目标,就是在校委会依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教育自身的常规工作,制定的定期计划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谋求达到目标效果及应取得的成绩规范管理树形象”,就是遵循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实施科学高效的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按规定做事,依制度管人注重常规提质量”,就是重视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的开展,稳步革新,力求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住质量才能提升质量,稳走才能快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九、德育目标:好孩子好学生好少年德育是五育之首德育目标就是教育学生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十、师德目标: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准,力求达到预设的建设目标1、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2、教书育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3、爱岗敬业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学生不得敷衍塞责4、关爱学生教师要全心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十一、安全目标:人人讲安全,时时记心间安全:无危为安,无损为全汉·焦赣《易林》:“道里夷易,安全无恙学校安全指师生身心无损,财物完好无缺,工作顺利开展常言: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安全无小节,防患于未然因此,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均要确保安全十二、校训:明德、慧中、尚礼、知行校训是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教导师生该怎样为人,是学校教育精神的浓缩,体现了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1、明德: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慧中:指专注于学习使自己心里聪明,机敏,态度和蔼谦逊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人之称大丈夫者,……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3、尚礼:崇尚、尊重各种礼节;为人做事遵守法度尚:崇尚,尊重《后汉书·朱祐传》:“祐为人质直,尚儒学礼:礼节、仪式等《礼记·曲礼上》:“夫礼者,……行修言道,礼之本也4、知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言行一致知与行并提始见于《左传》和《尚书》,先秦诸子中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者"十三、校风:尊师、志学、诚善、快乐校风即学校风气就是倡导师生在工作生活与学习中应该保持的作风它体现在学校人员的精神面貌上,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它有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1、尊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尊敬师长,既是从属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范畴,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人在社会立身生存之本2、志学:立志(lìzhì)专心求学《魏书·儒林传·刁冲》:“冲…便志学他方,高氏泣涕留之,冲,终不止3、诚善:诚信友善诚信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言而有信;友善是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三国志·诸葛亮传》:“与亮友善”4、快乐:欢乐,谓感到幸福或满意汉·焦赣《易林·乾之履》:“富饶丰衍,快乐无已”十四、教风:会教善教爱教乐教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

      1、会教:具备教书育人的技能,是工作的基本技能2、善教:勤于研究,善于探求教法,是工作的成功保障3、爱教:要有热爱教书育人的激情,是工作的动力之源4、乐教:恪守职业道德,甘于奉献,是工作的精神支柱十R五、学风:会学善学爱学乐学学风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它通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具体地反映出来1、会学:就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2、善学:就是学会自主学习,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3、爱学:就是热爱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4、乐学:就是能够从学习中寻求到乐趣,快乐的学习十六:作风:自律尽责服务协作作风是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注重治理“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作为1、自律:即自己约束自己领导干部首先管住管好自已,模范地照章办事,要求老师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树立教育领导者的良好形象2、尽责: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是一个人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想好自己该想的事情学校领导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地位,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能作用。

      3、服务:学校管理的实质,即服务在学校管理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实现自我4、协作:为了更好的实施学校的管理工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领导之间要充分友情的利用组织资源,依靠团队共同的力量共同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使学校工作高效、有序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