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总复习提纲.doc
10页现代汉语 总复习提纲语法部分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1.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P1682.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 (二)汉语语法的特点 1.了解语法的基本特点(本教材提出五点)(1)抽象性:语法就是从无数具体的语法结构组合中概括、抽象出来的;(2)生成性:语法可以根据其结构组合的法则产生无数合法的句子;(3)递归性:语法规则的反复运用,使句子有序扩展,趋于复杂;(4)系统性:语法是一个严密(系统内部相互制约)的立体(结构、意义、语用交叉)的系统(层级)网络5)民族性:体现个不同民族语法个性特点最重要、最根本的特点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语言本身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特点允许各个民族对自己使用的语言作出安排2.汉语语法的总特点: 以前的提法: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本教材提法: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显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本教材的出发点:希望尽可能地排除印欧语干扰;希望平等看待不同语言的语法手段(形态变化和语序、虚词);任何一种高度发达语言的语法各有所长,不存在优劣、长短之分。
3.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传统的说法是:重视语序和虚词 本教材更具体:(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大影响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跟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意义对应的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对语法的主要特点,目前并没有公认的结论本教材前两点与传统说法的基本精神相似,提法有点不同,因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朱德熙先生认为别的语言也有这两个特点,而教材认为汉语中他们显得格外重要,使汉语语法极为重要的特点;(3)虽然这么提,但每个词类必定有它相对应的一个或两个主要句子成分,如名词,主要做主语、并与、其次是定语,专欲限于少数表示剪除所的名词,谓语则更有限,使用的频率还是不同4)对朱德熙先生的提法略有变化,即加上了“词的结构”,这里主要揭示汉语词法与句法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原因:1.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复合词都是通过短语的临时组合,最后凝固而来的; 2.“基本一致”说明还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如构词法中有“量补”,又带钱后追的派生词,这就是特殊的地方;短语根据自相比集资可以有变化,短语是固定的,有些短语可以说,句子则不能说。
三)语法学的种类 语法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和变化有自己的内部规律作为依据,所以,客观存在的语法只有一种而研究语法的专家,由于在研究过程中搜集材料的范围、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所以描写他的语法体系也会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根据不同的语法理论,形成传统语法、描写语法、生成语法等等不同的语法学流派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分成教学语法(学校语法)、理论语法(专家语法)、习惯语法(参考语法)等不同的语法学类型 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语法的语法书是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20世纪50-60年代,学校一般采用的是《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暂拟系统),80年代经修改,并三易其稿后,中学现代汉语语法系统叫《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而在高校现代汉语一般采用专家语法在80年代,对语法学体系往往有老三家(黎锦熙、王力、吕叔湘),中两家(语法学界《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学《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今四家(上海本(胡裕树)兰州本(黄伯荣)郑州本(张静)中学《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但汉语语法理论,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很快,开始打破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现在已不是可数的几家理论了,形式语法、功能语法、语义语法、认知语法、配价语法等等层出不穷,而且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第二节 词类和功能分析法(包括第三节内容) (一)词类及其划分标准词类专指词的语法分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一般有三个: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功能标准汉语语法分析主要依靠功能标准,意义是辅助标准,形态之作为参考标准教材本身有矛盾)P175(二)汉语的词类体系汉语是一个有层级的系统汉语词类划分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教材按朱德熙和吕叔湘两位先生关于词类划分的论述,归纳为四个理论问题四个理论问题 :(1)实现功能和潜在的功能;(2)语法功能、语法特点和划类标准;(3)排除古汉语和方言的干扰;(4)词的跨类现象(兼类、同音、活用、借用)语法上对词分类的目的是指明词的用法(外部功能)和说明语句的结构(内部结构)规律,按“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一要求,我们首先要排除古汉语语法和不规范的方言语法习惯其次,划分词类可以从词类和词性两个角度考虑,如果以所有的词为对象,对词进行分类,得出的结果是词类,不可能出现词的兼类现象,如果以一个词为对象,根据这一词语特点归类,得出的结果是词性,可能会出现兼类现象但无论是词类还是词性,其标准都是词的语法功能从语法角度划分词类,尽管我们有了“主要依靠功能标准,意义是辅助标准,形态之作为参考标准”的尺度,但对具体的词的分析还应有具体的鉴别方法,并要求重点解决两方面的实践问题。
两个实践问题:(1)对容易发生混淆的词类(动词-名词、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形容词-副词、区别词-形容词、介词-动词、介词-连词)提出具体鉴别办法2)由于虚词在汉语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所以要正确把握虚词的语法意义;准确掌握虚词的用法(颗从各方面考察)二、汉语的词类体系 (一)实词与虚词本教材先将14类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能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是虚词注意术语:句法成分)1.实词和虚词的区别,除了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外,还提出了五点不同 能否成句 是否定位 能否相互结合 是否开放 使用频率的高低实词 + - + + - 虚词 - + - - +这五方面对理解实词和虚词的区别很有帮助一般根据这五方面的条件判断实词和虚词,真正的实词具备三个条件,真正的虚词具备两个条件当然也允许有些词语里包含着某些因素,如“代词”是实词,应该是开放类的,但它却就那么有限的几个词,是封闭类的,而代词的出现频率一般都很高,所以它也具有了虚词的这些因素,但他仍然是实词,因其它的因素是主要的。
2.实词和实词的鉴别,看其主要语法功能的区别 受“不”修饰 带宾语 作定语 受名量词修饰 词性公平 + - + - 形容词公布 + + - - 动 词公共 - - + - 区别词公寓 - - - + 名 词3.虚词的语法功能,主要看它跟实词或词组结合后的关系 跟实词的结合 语法关系 词性的 爸爸的妈妈 偏正关系 助词和 爸爸和妈妈 联合关系 连词对 对爸爸妈妈 介宾关系 介词吗 爸爸妈妈吗? 表示疑问语气 语气词 (二)十四个词类要注意的是本教材针对语言的层级性特点,在对实词和虚词进行第一层次的分类后,又进一笔作了第二层次的分类。
增加这一层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显示此类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根据共性可以归纳为比较大的泪,根据个性又可以分成比较小的类要求记住这一层的术语及归类情况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十类词)P176 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四类词) 主体词: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代词:数词 量词 代词(依赖名、动、形、副等) 实词 修饰词:副词 区别词 声音词:叹词 拟声词 词类 关系词:介词 连词 虚词 语助词:助词 语气词(三)体词和谓词三、主体词四、数代词五、修饰词本教材已明确地把“区别词”从传统的形容词里切分出来,这也是朱德熙先生的观点因为区别词与一般形容词不同 (1)不能充当谓语;(2)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3)不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4)主要语法功能是不带“的”作定语;(5)经常带“的”构成“的”字结构少数区别词还可以充当状语,如:共同(主持)、慢性(自杀)等属于区别词和副词的兼类副词一般作状语、区别词一般作定语,所以这两类合并为一类:修饰词。
六、声音词传统的用意义划分词类的做法把“叹词”、“拟声词”划为虚词事实上,拟声词可以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叹词又可以独立成句,所以把这两类词划入了“实词”七、关系词八、语助词第四节 短语类型特点一、什么叫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的句法单位叫短语以前,短语、词组、结构,这三个术语一直纠缠不清,本教材采用总称“短语”,分称“词组”和“结构”两类说法 实词+实词(按结构组合) →词组 偏正、述宾、述补、联合、 主谓、同位、连谓、兼语; 短语 实词+实词(非结构组合) 量词结构 方位结构 →结构实词+虚词 介词结构 “的“字结构二、类型的短语(一)短语的结构类型 短语的结构类型是指词与词组合的结构关系,我们称其为内部结构 1、实词和实词组合的短语 定心词组----------------------- 偏正词组 状心词组 述宾词组——(宾语对动词的不同要求) 体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