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讲义1.pdf
4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2、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 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 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 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 ,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 悠久的历史, 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 24-25页内容 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 100 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 二、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请大家合作完成 P27 的活动题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过渡:黄土高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我们看看它的样子。
读图归纳:读 P27 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读图:P27 黄土高原的川 小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 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下课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板书设计 世界黄土最大的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二、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教学反思: 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成因及地貌特征,本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它为什么会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 设疑:风把黄土均匀地覆盖在这一高原上,但现在却沟壑纵横,那么多黄土怎么就没有了呢? 讲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引导分析:学生读图 P2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及 P29 活动题,分析原因,学生归纳。
1、水土流失原因: 明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归纳: (1) 自然原因:A 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 B 植被差 C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 地面坡度较大 (2) 人为原因:A 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 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讨论: “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 和 “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 两句话是否矛盾?过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 2、带来后果: 提问思考,教师后小结 (1)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 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结合 P28 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思考会出现什么情形? (3)结合 P29 活动 3 思考 小结: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地,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生态环境恶化;给防洪和河道整治带来困难 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那又该如何解决这问题呢? 四、水土保持 提问归纳:生活中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他们是怎样加强水土保持的呢? 小结: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完成 P30 活动题 小结本课: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自然原因:A 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 B 植被差 C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 地面坡度较大 人为原因:A 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 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2、带来后果: 五、水土保持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教学反思: 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今天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