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质量评估模式下《静夜思》的两个译文对比.docx
3页豪斯质量评估模式下《静夜思》的两个译文对比摘要:翻译质量的评估,是建立在对翻译本质的清晰认识上本文根据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修正后的版本,从语场、语式、语旨三个角度,先对原文进行文本分析再对比唐诗《静夜思》的两个英译本与原文的偏离程度,分析译本的质量研究表明,豪斯模式对汉英诗歌体裁的质量评估,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关键词:质量评估模式;静夜思;对等,适用性引言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学界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全球化的进程下,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同一本书籍也出现许多不同的翻译版本翻译的质量和其评估模式的运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翻译领域中,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质量评价理论,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充实的评估参数以及客观的评价方式并且在豪斯自己的修正之后,评价模式更加完善中国古典文学瑰宝之一的诗歌,也在受到了许多国外读者的青睐诗仙李白,以其浪漫主义的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代表作之一的《静夜思》,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成为广为流传的千古名篇本文选取李白的代表作《静夜思》的两个不同英译本,分别是由唐诗翻译大家许渊冲和刘军平翻译1.基于豪斯质量评估模式的译本对比豪斯从情景语境分析,把原文和译文划分成两个维度包含八个变量参数。
从语言的使用者角度,分别包含家庭地域、社会阶层和所处的时代从语言使用的维度,分别包含以下五个维度,语言媒介、参与程度、社会职能、社会态度以及知识范畴虽然分类很详细,但是有些参数之间存在定义重复,并且设置过于繁琐,例如,第二分类的社会职能和社会态度并且只在语域角度看待翻译质量,忽视了不同体裁的区别修改之后的评估模式,增加了判断文本的功能和言语特征的方面现模式由单文本功能、语域、体裁和文本四个部分构成屠国元、王飞虹,2003:62)豪斯将翻译质量的评估,放在语义、语用、语篇上原文与译文达到对等她认为对译文质量的判断,需要看译文语篇在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方面是否和原文对等诗歌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而李白是盛唐文化下培养出来的富有魅力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众多译本中,选取了许渊冲和刘平军的两个版本这两位翻译家在诗歌的翻译领域,都有许多贡献他们的译本有代表性他们的译文如下:Homesick at a still night刘军平A silver moon hangs by the balustrade,I fancy moonlight as forst on the ground.Gazing up of the bright moon I‘m looking,Lowering my head of native land I’m missing.A still night许渊冲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Can it be for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原文如下: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语场语场指的是作品主题所表达的内容和社会行为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李白远离故乡,漂泊在外在月朗星稀的晚上散步,他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原文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与景的交融从词汇手段来看,原文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把思念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最后两句的两个动词的使用,只是两个简单的动作转换“抬头”和“举头”,却深刻的表达出内心的无奈床前”和“明月光”这两个词语就可以勾勒出一幅画从语篇角度来看,诗歌没有语言结构上的衔接,却是通过意境和画面达到语义上的链接从第一句的“明月光”,第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将其比作冬天的霜第三四句,通过抬头与低头的动作又联系到一起,形成转折2) 语旨语旨是指作者在写作时的时代,地理方位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对主题内容表达的个人看法一般是分为两个范畴:一方面,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作品中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李白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唐玄宗开元之治 14 年,是出于盛唐时期这一时期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们过着富足的生活,开始加大对文化的需求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歌产量很大,多以浪漫主义风格为主作者当时是踏上了远游的征程,四处结交好友。
远离家乡,看到明月,也不禁想到自己的故乡从词汇角度来看,作者多用描述情境的词语,虽然是单个的词语,但是充满意境由此可见,借助语言和行为过程的方式,可以将语旨这一概念中,所关注的言语交际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对事物和人物看法的人际意义表达出来3) 语式语式是指,作者使用何种语言风格以及对语言的合理处理能力就诗歌而言,它是在通俗的语言基础上提炼而来的句法手段来看,《静夜思》是五言诗,格式工整对仗整齐多用实词,虚词很少而且诗歌在句子结尾处有押韵,如“光”、“霜”和“乡”还用了精准的词语表达出特定的感情色彩,如“思”和“望”2.比较两个译本对原文意义的偏离(1) 概念意义偏离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中国诗的文字,是一种非常紧凑——紧凑到最高限度的文字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句式是必然会发生变化的因此不用把过多精力集中在句式的变化中,其中概念的传达对于原诗的题目《静夜思》,许译本(a still night)和刘译本(homesick at a still night)都传达出夜晚的沉思这可视为译文没有偏离许多学者对正文第一句的“床”,究竟指为何种意义有很多解释的版本有学者认为,诗中的床是指胡床,也就是坐具,与我们现在了解的床含义不同。
在刘军平的译文中,他将床翻译为“balustrade”含义是井栏而许渊冲则是直接翻译成 “bed”刘军平将第二句的“疑是地上霜”翻译成“ fancy ....as.... ”的形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原文中的比喻描述出来许译本则是用反问句的语气,表达出不知道是否像地上的霜的疑惑相比之下,刘军平对第二句的翻译会更好一点原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采用了对偶的手法,并且还对单个字“头”重复许渊冲将这两个词翻译成“Looking up”和“Bowing ”用动名词的形式表现出这两个中文动词的状态并且与最后一句的“drowned.”相呼应,引人沉思2)人际意义偏离在诗歌这种体裁中,人际意义是指通过人物的身体活动来实现其心理活动的表达抒发惆怅、无奈的心情,以及对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感叹创造本诗的时候,诗人李白正外出散步看到皎洁的月光,心中无限惆怅在中国有花好月圆的成语,月亮的意像能表达出团圆的氛围所以,当诗人抬头去仰望天空的明月,内心是十分渴望回到故乡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孤身一人在外,只能够无奈的低下头,陷入深深的沉思刘军平译本中,第一二句都用了动词,如“hangs”和 “fancy”虽然能够将作者的动作表达的清楚,但是缺少了英语表达多用名词的韵律。
后两句,分别用“I’m looking”和“I’m missing”做“bright moon”和“native land”的后置定语,这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在人际意义上,与原文偏离程度较小但是 lowering up 后面加上了 my head 稍有累赘许的译本,前一两句用名词短语的形式,表达出“月光”和“霜”这两个景象三四两句,用介词加上名词的形式,营造出思乡的气氛3) 两个译本的比较House 翻译质量评估是看,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匹配数,不匹配的数目越多,则表明翻译质量越低House 模式更加关注的是显性错误通过上文的分析,对译文进行总结刘军平的版本,在前一两句都用了动词,这与以名词和副词表达为主的的英语句式稍有不符但在第二句添加了“I ”,给英译版本增加了主语许渊冲的版本,根据他自己提出的文学翻译理论,在内容和句式与原文达到对等的同时,还有很强的意境、音韵美对文学翻译而言,许的版本比刘的版本更好一点3.结语翻译是把一种语码,转换成另一种语码的解码过程不仅要求译者先对原文要有清晰的理解,还要考虑译成目的语读者的习惯国际文化的日益交融,这对古典书籍和现代经典的翻译有极大的需求而好的译文,能给目的语的读者带来思想盛宴。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短小精悍的五言小诗它精准表达出来,游子在外漂泊的心境和苦闷就这首诗的两个英译版本而言许渊冲的版本,在内容和句式音韵上比刘军平的译本好一些虽然能够从三位一体的角度,对比两个译本的翻译质量,得出结论但是,该模式的参数主观性因素多于客观如果要达到更好的评判效果,可以结合其他客观因素参考文献1. 何三宁、司显著.文本、文本类型与翻译质量评估 [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97 120-1242. 常丽. 从“对等 ”看赖斯和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型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5-983. 屠国元,王飞虹.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评估---J. House 《翻译质量评估(修正)模式》评介[J].中国翻译,2003(1)4. 许渊冲译,唐宋诗一百五十首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 李捷,付蕾. 李白《静夜思》的四种英译本对比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9 ):52 —546. 张绪平,中国诗词翻译鉴赏[J].北京机械出版社,20047.张明旺(2007 ),浅谈李白诗歌的比喻,《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 ):105-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