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冠肺炎疫情下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6177899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6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冠肺炎疫情下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对民众的冲击直接、切近、现实、强烈这种影响具有卷入度高、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很容易导致公众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而孤残儿童属于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适当的心理健康关键字:疫情 孤残儿童 心理健康新冠肺炎流行期,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心理健康同样重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可以保证我们的免疫力,帮助我们抵御病毒儿童青少年在危机事件中会更脆弱,所以,特殊时期,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而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缺失爱和情感满足,他们的发展都或多或少有所滞后或缺陷孤”和“残”的双重特征是造成孤残儿童特殊身心特征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孤”的身份特征显示着他们经历了早期失去父母的痛苦经验,这种伤害性的经验会给孤残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加上福利院的生活和外界家庭相对隔离,长久以往可能限制了儿童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的进程受到疫情影响,孤残儿童可能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孤残儿童心里本来未发育成熟,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的情绪面对疫情肆虐的新闻十分担忧、害怕,过分担心自己及家人身体状况,一旦身体出现不舒服就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由于疫情封闭式管理,不能再出去,也不能正常上课,每天需消毒,生活枯燥,情绪紧张,夜晚作息颠倒,产生失眠等情况针对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心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以案例形式展示如下案例背景小云(化名),女,13岁,因患有脊柱裂而不能控制排便,需带尿不湿肢体灵活,性格敏感内向,懂事乖巧,不爱说话新冠疫情期间,按照政策要求,为了院内服务对象安全,福利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小云出现情绪紧张、害怕易哭、焦躁不安等情绪问题问题分析首先,对突发疫情的畏惧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爆发,蔓延至全国病毒的高度传染性,给中国民众带来了紧张甚至恐慌的情绪,这是人体自然的“应激”反应孤残儿童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不断攀升的死亡人数,人心惶惶的各种传言,对于小云这样还没有健全判别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孩子来说,势必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应激反应其次,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疫情防控,福利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并每天进行严格消毒,儿童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佩戴口罩,并做好自我防护。

      小云原来正常的生活、学习习惯被打破,生活中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正常的课程安排被疫情打断,生活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三,与外界社会交往受阻在疫情期间,为了安全,儿童不能离开福利院,除工作人员外社会人员不得进入福利院这使得小云与外界社会交往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平时来福利院上课的志愿者老师不能进入福利院,导致课程中断,同时小云与志愿者老师的情感联结骤然中断而使其感到不适此外,之前福利院会经常开展外出活动,带孩子们外出进行参观和游玩,但因为疫情原因,这类外出活动取消,小云只能在院内活动,第四,自身性格的影响小云本身性格敏感内向,相对于外向人格,更喜欢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也更加容易关注负面事件和负面情绪,加之不善于与人交流,不会发泄情绪,从而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服务介入首先,进行疫情相关知识普及在疫情知识普及中,教师精心准备了图片、音频、视频等,让小云这些孩子们了解到,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怎样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带领他们时刻关注疫情消息,通过手语舞蹈、绘画、手工、录制祝福视频等多种形式为武汉祈福,为中国加油其次,安排多样活动纾解情绪为了缓解小云这些孩子们紧张的情绪,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教师们设计了多种课程。

      在活动中心他们可以一展歌喉,放肆歌唱,也可以在通过大型LED屏观看喜欢的电影,还可以在运动场上开展篮球、羽毛球、跳绳等多种体育活动,加强身体素质紧张的疫情也没有阻止孩子们成长的脚步,他们通过劳动技能课,学习了如何清洗餐具并消毒;通过去厨房帮厨,认识了不少蔬菜,还培养了勤俭节约的精神;通过观察植物,了解了自然知识;通过主题游戏,学会了团结和感恩第三,控制疫情负面新闻接受量,警惕疫情信息过载疫情期间,海量的信息让人产生了时刻关注的欲望,容易陷入“越关注越紧张,越紧张越关注”的恶性循环中为了避免信息量过载带来的焦虑感和恐惧感,控制接受信息的时间,不要道听途说,要选择权威渠道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同时通过电视和广播等途径让儿童了解疫情相关知识时,注意偏向疫情中的正能量事件第四,进行生命教育,学习敬畏、珍惜生命死亡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事情,疫情期间不断攀登的死亡人数,让人们认识到死亡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正因为有死亡我们的生命才会尤为的珍贵,儿童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阶段,需要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体会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过程,通过生命管理,展现生命中的爱和亮点,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疫情中有面对死亡威胁的医生,他们救死扶伤,令人致敬。

      在疫区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大爱无疆、热心公益面对死亡话题,引导儿童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活在此时此地,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习敬畏、珍惜生命;在遇到瓶颈时,记得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独特的光彩第五,加强儿童与工作人员的情感联结,增强儿童感恩意识疫情期间福利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他们匆匆告别了家里年幼的孩子、老弱的父母,日夜陪伴在院里孩子们的身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小云这些孩子们感受到大家的爱,心理上也会更加放松和感恩服务效果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小云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明显减轻,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更加亲近,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通过实践可以发现,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疫情期间孤残儿童的心理状况,减少他们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疫情期间,工作人员封闭在福利院内,不能回家,也会出现恐慌情绪和对家人的担心情绪这时,工作人员也要积极调解自己的情绪,同时院里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减缓封闭在院的工作人员的焦虑感和恐慌感要适当进行室外活动,作息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要带领儿童适当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每天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不外出也可以在家进行力量训练等运动,增强机体代谢水平,改善情绪,提高自身免疫力还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阅读一些图书、做一些手工等,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彩而有意义不要带着过度悲观的情绪去大量阅读负面报道,容易陷入不合理认知与恐慌情绪之中要转变认知,既看到疫情严重的一面,同时更要看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的一面理性获取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这是最重要的参考文献:[1] 黄悦勤. 新冠肺炎流行期焦虑症状的自我缓解[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275-277.[2]王慧, 李雪, 敦玥, 刘豫鑫, 李江华. 新冠肺炎流行期青少年的心理呵护[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269-27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