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下穿荆山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docx
59页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下穿荆由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委托单位:芜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单位:安徽绿通工程设计咨询二年七月1概述1.1工程背景近几年,芜湖县积极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推动乡镇水厂改造扩容、 输水管道延伸入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局部乡镇自 来水公司小区域分头供水模式的弊端已日益明显由于农村经济开展相 对落后,一般饮用水并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导致饮用的水源不平安, 普遍存在细菌学指标超标、高氟水、苦咸水等不平安用水现象因此, 为提高农村饮水平安性,确保广大农村群众的健康平安,改善生活质量 迫切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供水的要求,彻底消除供水的平安隐患,切实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城乡供水一体化区是主要以县自来水厂为水源,向其四周包括开发 区及农村自来水进行联网供水,供水范围为六郎镇(除易太二水厂供水范 围)、陶辛、湾壮、花桥、红杨镇的原红杨片以及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此次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工 程作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平安供水工程一局部,旨在连通现状供水管道与 保沙水厂,为陶辛镇管辖范围内各行政村实现县水厂转供水提供条件。
芜湖县水厂供水管道尚未与保沙水厂连通本工程设计内容为给水 管道及附属设施设计,设计范围为保沙水厂〜湾石路,路线长度约3.15km 给水设计管径DN300mm,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过荆山河处采用水 平定向钻拉管施工,其余路段采用开挖埋管施工2015年9月芜湖县开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投资〔2015) 293号文 批复了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年9月芜湖县开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投资〔2015) 273号文批复了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工程的立项根据工程实施设计方案,本工程采用定向拉管方式下穿荆山河,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河道管理范 围内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1992]07号)等法 律法规要求需进行防洪影响评价受芜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徽绿 通工程设计咨询(以下简称“我公司”)承当了芜湖县城乡一体 化平安供水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下穿荆山河工程的防 洪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即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在分析工程技术资料 和深入现场查勘的基础上,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防洪评价报 告编制导那么(试行)》(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2004] 109号)号等技 术规范的要求,于2020年5月编制完成了《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 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下穿荆山河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 告》。
2020年6月11日,芜湖县水务局主持召开了《芜湖县城乡一体化 平安供水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下穿荆山河工程防洪评 价报告(送审稿)》审查会,形成了专家审查意见(详见附件4)我公 司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编制完成了《芜 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下穿荆 山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审批依据1.2评价依据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2016年7月修订);(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公布,2016年7月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国务院第3号 令公布,2017年3月修订);(4)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计 委水政[1992]07号文公布);(5)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审批 管理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1) 618号公布);(6)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方法》(省政府 [1991]第25号令公布,2014年修订);(7)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方法》(1999年8月颁 布,2013年修正);(8) 《安徽省实施v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方法》(2004年修订);(9) 《安徽省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20()5年公布,2018年4月);(10)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那么(试行)》(水 利部办建管[2004] 109号);(11) 《安徽省河道及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管理方法》(试 行)(省水利厅皖水管[2005] 107号);(12) 《芜湖市河道管理方法》(2006年)。
规范、标准(1) 《防洪标准》(GB50201-2014);(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程》(SL44-2006);(3)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2015);(4)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17);(5)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6)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7)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那么(试行)》(水 利部办建管(2004) 109号);(8) 其他有关规程、技术规范123参考资料(1) 《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过荆山河管道工程施工图》(中 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0年5月);(2) 《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湾老路)管道工程岩土工程勘 察报告》(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安徽阶梯咨询设计,2015年9月);(4)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综述》(水利部长江水 利委员会);(5) 《芜湖县防汛手册》(2019年5月);(6) 《芜湖市水网区(中片)防洪排涝综合治理规划》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受业主单位委托,针对工程建设方案,我公司开展了本工程防洪影 响评价工作。
拟建工程是否会影响河道、堤防等防洪工程的平安、其影 响范围和程度有多大、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才能尽可能减小或消除影响是 本次防洪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本报告依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 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那么》进行编制,评价内容为可能对河道防 洪平安产生影响的所有建设内容本次评价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开展防 洪影响评价工作:(1) 根据防洪影响评价要求进行实地查勘,建设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水利规划 等相关资料2) 根据现有水文实测资料和河道地形资料,展开工程所在河段的 河道稳定性分析3) 根据工程布置方案,展开冲刷计算,分析冲刷对防洪平安、河 势稳定以及管道的影响4) 利用理正二维渗流稳定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工程建设对堤防渗流 稳定的影响5) 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及所在河段的水文、防洪和相关工程情况,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要求,针对工程建设对有关规划工程的 实施、河道行洪、河势稳定、防洪工程、其它设施、防汛抢险以及其它方 面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6) 根据以上分析和计算,结合建设工程的特点,提出减少和消除 各种不利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1.4特别说明本报告除特殊注明外,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淞高程.1.91m2基本情况2.1建设工程概况 工程基本概况(1) 工程名称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陶辛镇湾老路(湾石路〜保沙水厂)管道 下穿荆山河工程2) 工程地点拟建工程位于芜湖县陶辛镇境内,管道下穿段位于荆山河夫子阙桥下游7m处,距上游虾鱼沟站2500mo«M4fJ水站,白伽小 *4fJ.小保1C4H☆芜湖K«M4-n*40J管道穿堤位置MAM站EW4(Jt图2.1-1拟建工程穿荆山河堤防段位置图(3) 建设目的陶辛镇现有的弋江、宏顺、保沙三个水厂虽然与县水厂管道联网, 但是未联网供水,依然以自制水供应受益区人口,其水厂配水设施老化、 供水水质不稳、水质监测能力薄弱、水厂运行维护等多方面均存在缺乏, 影响供水平安本工程旨在连通现状供水管道与保沙水厂,为陶辛区域村镇实现县 水厂转供水提供条件工程特性(1) 建设规模:芜湖县城乡一体化平安供水保沙水厂至湾石路段管道总长3.15km, 其中下穿荆山河定向钻拉管段长703m,管道管径DN300mm,管材采用 球墨铸铁管2) 防洪标准:工程所在荆山河夫子阙桥段属水阳江、青弋江及漳 河下游水网区,参照《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成果, 本工程防洪标准取20〜40年一遇。
3) 设计洪水位:13.09m4) 相关高程:左岸(白沙十连坪)堤顶高程:13.50m;右岸(保太坏)堤顶高程:13.87m;拉管入土点高程:7.33m;拉管出土点高程:9.30m;拉管段最低处河底高程:3.15m;河床底部拉管段中心线高程:・4.00m工程建设方案工程总体布置拟建工程设计范围为保沙水厂〜湾石路,路线长度约3.15km给水 设计管径DN300mm,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工程穿堤处位于荆山河 夫子阙桥下游7m处,左岸为白沙十连坪,右岸为保太坪穿荆山河段采 用水平定向钻拉管施工,其余路段采用开挖埋管施工定向钻入土点布置于荆山河左岸白沙十连坪背水侧,距离白沙十连 坪堤背水侧堤脚约172m,入土角为10出土点布置在荆山河右岸保太 坪堤内,距离保太坪堤背水侧堤脚约100m,出土角为10下穿段管道 施工结束后,入土点处(左岸)管道向西与开挖埋管相连接,出土点(右 岸)管道向东与开挖管道相连接工程建设方案(1) 定向拉管段管道下穿荆山河定向拉管段总长703m,管道管径DN300mm,管材 为球墨铸铁管,平面布置由左岸向右岸共分为五段① 定向钻入土点(J69)(入土角10)〜J70段管道为入土端直线段, 管道总长9m,设计管道中心标高6.391m〜5.540m。
距管道入土点10m处设有阀门井(FM22),阀门井设计内径为 1500mm,井内设DN300蝶阀井顶高程7.400m,井底高程为5.9m,井 深l.5m距管道入土点15m处设有排气井(PQ11),井顶高程7.50m, 井底高程6.0m,井深1.5m② J70〜J71段管道为左岸圆弧段,设计总长78m,曲率半径500m, 管中心标高5.540m〜-4.000m③ J71〜J82段为定向钻拉管直线段管道总长487m,设计管中心标 高-4.000m o④ J82〜J83段管道为右岸圆弧段,管道总长70m,曲率半径450m, 设计管中心标高.4.000〜6.056m⑤ J83〜钻出土点(J84)(出土角10°)段管道为右岸圆弧段,管道 总长为19m,曲率半径500m,设计管中心标高6.056〜8.332m距管道出土点9m处设有阀门井(FM23),阀门井设计内径为1500mm, 内设DN300蝶阀,井壁厚100mm,井体采用砖砌结构井顶高程为9.342m, 井深为1.673m,井底高程为7.669mo(2)右岸明挖管段右岸明挖管段管长为2444m,管道范围为定向钻出土点(J84)(出 土角10〜设计终点(J107)段。
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管径为DN300mm, 采用热熔连接设计管中心标高8.332〜7.971m右岸明挖管段较长,沿 管道出土点至终点段依次设有蝶阀井(FM23〜32)、排泥阀井(PN10〜 11)、排气阀井(PQ12〜14)其中距离定向钻出土点最近阀门井为FM23 (距钻出点9m)和PQ12 (距钻出点22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