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潮汕茶文化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48964956
  • 上传时间:2024-0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潮汕茶文化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品茶是潮汕地域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地域,家家户户全部有功夫茶具,天天肯定要喝上几轮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理的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即使已经是“稻再熟而蚕五收”,可是似乎还没有种茶《永乐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课税”一项内曾引用了《三阳图志》《三阳志》及《三阳图志》于今已不可复见,但几经浩劫以后仅存极少的《永乐大典》中却刚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引用《三阳志》等的原文,弥足珍贵从原文看来,《三阳志》是元朝时相关这三县的地方志说中到:  “茶课自大禹别九州之产以作贡,而未闻贡茶,下逮汉、魏、晋、梁皆不及此,至李唐时如赵赞滂、王楼、王涯之徒始创茶之制,宋朝又有榷务交引三分税之法,而茶之赋始繁矣产茶之地,出税固宜无茶之地,何缘纳税?潮之为郡,无采茶之户,无贩茶之商,其课钞,每责于办盐主首而代纳焉有司万一知此,能不思因此革其弊乎?……”这证实在元时,潮州地方还没有种茶的没有种茶倒不要紧,因为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叶并不产自潮州可是“无贩茶之商”,这倒就麻烦了,假如《三阳志》所记属实,恐怕元朝时潮州还没有“工夫茶”这一享受呢。

        这就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了,到清代以后,潮州人之好茶,潮州“工夫茶”之有名,潮州人做茶叶生意之多,已经是尽人皆知了,清代的《潮嘉风月记》就说: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巧,炉及瓷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艳”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到现在也是如此工夫茶用的是铁观音,这是全国仅在福建才有的名茶自然,现在潮州地方是产茶的,潮安凤凰山的“单从奇种”简名曰“凤凰茶”,就是驰名海内外,在今天国产的特级茶叶中首屈一指,但可惜产量不多,可能是“物以稀为贵”,所以它的价格也是国产茶叶中最高贵的  潮汕茶文化的基础步骤  1、品茶  潮汕的功夫茶并没有像中国功夫那样名扬海外,但它作为潮汕茶文化的精粹,对于潮汕人来说,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一道饮料了,而是生活中的生活因此潮汕人品茶的方法是慢慢品味,讲究心手协调,和内心的平静融为一体  2、择茶  选购好茶,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潮汕人品茗多是铁观音、凤凰茶,她们选茶时一要观形;二要掂重;三要嗅味,她们认为,好的茶叶,有一个纯正的令人愉悦的茶香。

        3、择水  冲泡功夫茶最讲究的就是水的质量,潮汕人冲泡茶认定的水质关键标准是:色度不超出15度,无异色;浑浊度小于5度;无异臭味,不含有肉眼可见物:PH值为~,总硬度不高于25度;毒理学及细菌指标合格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