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新版.doc
8页上海教育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150J 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1A2 .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玻璃、冰、铝都是晶体B.蜡和冰都是晶体C.松香、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D.海波和铜都是非晶体3 . 下列做法中应该提倡的是( )A.睡觉前检查煤气是否关好B.夜间开车时长时间亮着远光灯C.小商贩把秤砣打个洞后用泡沫填充D.实验课上同学用导线将插座的两孔连接起来4 . 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的图象,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B.若 m甲=m乙,则V甲<V乙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D.密度会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5 . 在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时,某同学未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认为天平已经平衡了,这时他测得的固体质量比固体的实际质量( )A.偏大B.偏小C.相等D.偏大、偏小都有可能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二、多选题7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是完全相同的两种物理现象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幻景象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D.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效果越好8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炉上的水壶烧开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B.固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因此其温度一定升高C.夏天扇电风扇,人觉得凉快,是因为电风扇使人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D.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水沸腾时会变成水蒸气,故不存在的水三、填空题9 . 如图所示是正在接受检阅的坦克方阵,排头的两辆坦克沿着平直的长安街并驾齐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________为参照物,坦克是运动的;以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坦克是静止的.10 . 小黄买了一盒纸盒包装的纯牛奶。
1)她用满足要求的天平测盒和纯牛奶的质量,如图所示盒和牛奶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_ 2) 她用吸管吸牛奶时发现盒子瘪了,体验到___________的存在11 . 在塑料薄膜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出袋中空气后把袋口扎紧,再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明显鼓起;从热水中拿出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以上过程是因为酒精先后发生了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12 . 如图所示,是星期天小明随爷爷一起划船来到唐河叉鱼的情景其中湖面上船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虚像,小明只有瞄准鱼的_____方才可能叉到鱼13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________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_______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光年是_________单位,0.5光年大约=_________m.14 . 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 m,宽约为6 m,空间高约是____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___kg.15 . 如图所示,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___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_____不同.16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内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甲房间的气温较_____(选填“低”或“高”).17 . . 为什么电影的幕布要用白色的粗糙的布制成?答:因为白色的物体能 所有的色光,让我们看到彩色的画面;粗糙的布是使其发生 让观众从各个角度看得见电影.18 . 由于长期不正确使用眼睛,小华已患上近视眼,他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需要佩戴用______做成的眼镜,使远处物体清晰的像成在________上。
四、实验题19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白卡片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1)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_____(选填“玻璃前”或“玻璃后”)才能观察到它的像.(2)实验时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3)实验过程中,用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A的像位置,直接观察卡片,发现_____,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4)该小组的同学在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又进行了以下的探究:①如图乙所示,小明在黑暗的房间中,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是_____(选填“白纸”或“平面镜”)亮,这是因为光照在它上面发生了_____的缘故.②如图丙所示,小华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某物体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_____.20 . 托盘天平是测量物体_______的仪器,使用时,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先将_____移到零刻度,若指针如图(a)所示,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图(b)是用来测量_____的仪器,这个测量仪器的量程为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此时示数为________牛。
21 .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前的情景为______(选填“a”或“b”)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表明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烧杯上纸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纸盖上的小孔作用是____________22 . 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证明“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②用刻度尺测出发光体A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③将发光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④用刻度尺测出发光体B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⑤将发光体B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用焦距10cm凸透镜替换焦距5cm的凸透镜,调节发光体B、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B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五、计算题23 .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8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6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4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3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24 . 阿明和小兄弟俩都在距离家的同一所中学学习,学校放学后,两人同时从学校沿同一路径回家.阿明以某一速度骑车,小以的速度步行.阿明回到家后,再等小才到家.求:阿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六、简答题25 . 欣欣吃火锅时看到两个现象:第一,汤水冒出热气腾腾的“白气”;第二,沸腾的汤水盖上厚实的玻璃盖,数秒后,汤水反而不沸腾并持续一小段时间,在这过程火力并没有改变,请你解释这两个现象。
七、综合题26 .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金茂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高402.5m,主楼88层,观光厅位于金茂大厦主楼第88层,高度为340.1m,面积为1 520m2,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大厅堪称为“时光穿梭机”的两部高速电梯以9.1m/s的速度很快就能将游客平稳地从地面送到第88层观光厅请你选用上面资料中的数据,也可以增加一些合理的数据,编一道求时间或求速度的计算题,并进行解答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二、多选题1、2、三、填空题1、2、3、4、5、6、7、8、9、10、四、实验题1、2、3、4、五、计算题1、2、六、简答题1、七、综合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