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汾市襄汾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10页临汾市襄汾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 )A . 班长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又好,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班长 B . 骑车经过十字路口,他总是小心翼翼 C . 春天一到,公园的花坛花团锦簇 , 让人流连忘返 D . 想起所犯的错误,我悔恨莫及 , 两眼浸满了泪水 2. (2分) (2017七上·蓬溪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B . 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C .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D .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7七上·盐都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2) ________,桑榆非晚 (3)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4) 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5) 油岭在这里低唱,________ (6) 露从今夜白,________ (7) 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8) 现在人们常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说明“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9) 《观沧海》中诗人抒发自己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和远大志向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7七上·武威期末) 依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niàngchéngqièhài酝________________清________而不舍________人听闻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 按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句话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操随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1) 对下面句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亲尝教以兵(曾经) B .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游说) C . 寡人不好兵士兵) D . 臣故意大王不好也(料想)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有人操随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B . 今有人操随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C . 今有人操随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D . 今有人操随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4) 谋士郑同很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说说他是怎样让赵王明白道理的,这个道理又是什么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9九上·三门月考)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尝自为墓于其庐侧临终为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之句既卒,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节选自《宋史·林逋传》)【乙】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节选自《梦溪笔谈》)(1) 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每造其庐________②随辄弃之________③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________④逋必棹小船而归________(3)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 性恬淡好古 好鸟相鸣(《与朱元思书》) B . 久之归杭州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 . 二十年足不及城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 . 延客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5) 比较上文中的林逋和《湖心亭看雪》中的张岱,你认为两人的志趣是否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述观点和理由 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1分)8. (9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抗生素之殇①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费莱明首次从青霉菌中发现了青霉素,从此人类进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作为一线药用抗生素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价格曾一度比黄金还要昂贵但在60多年后,很多抗生素失却了当年的雄风,成了医药学家的心头之痛②除了抗生素天然存在的毒副作用,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微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很强,当环境剧变时,它们不是束手待毙,而是用基因突变与环境抗争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成天生活在抗生素环境中的细菌,大部分不能存活,但总有漏网之鱼侥幸存活的细菌在环境逼迫下会发生基因突变,一旦突变出抗药基因,就会绝处逢生③在大自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矛”就必有“盾”,抗生素固然是大自然产生的有效武器,但是大自然也必然保留着相应的破解方法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发现了数十类病原体具有耐受抗生素的抗性调控机制,这些病原体能够有效应对环境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分裂生长速度越快的病原体,其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也就越快④据统计,人类使用抗生素之前和使用初期,世界范围内的耐药菌出现速度远慢于当今,随着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不断开发,临床上耐药菌开始呈指数级地出现近年,多重耐药“超级细菌”的出现曾一度引起社会的恐慌,而目前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慢于临床中耐药菌的产生速度。
⑤人们对于抗生素的滥用,正是在对耐药菌进行着无形的“人工筛选”而如今世界范围内发达的交通运输使得这些人工筛选得到的耐药菌可以快速传播即使你得了病坚持不用抗生素,体内确实没有筛选出大量的耐药菌,但是仍然有可能躺枪⑥虽然抗生素滥用的后果十分可怕,但是也不必杞人忧天和坐以待毙首先,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不要感冒发烧后就自己给自己开药,应该遵循医嘱,科学合理用药其次,应该呼吁医药和食品行业不要滥用抗生素,毫无节制地滥用抗生素无异于自掘坟墓医药学家也正在与耐药菌赛跑,一方面改变药物的分子机构,以对付病原菌突变合成的酶;另一方面从世界各个生态环境中筛选新的抗生菌种无论是赤日炎炎的热带,还是寒冷的极地;无论是大洋深处的喷口,还是地下的岩层,都有抗生素专家探求的目光本文有删改) (1) 概括耐药菌的产生及快速传播的原因2) 指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①但在60多年后,很多抗生素失却了当年的雄风,成了医药学家的心头之痛②侥幸存活的细菌在环境逼迫下会发生基因突变,一旦突变出抗药基因,就会绝处逢生3)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为什么感冒了不能擅自滥用抗生素4) 根据“链接材料”,结合文意,指出医学界在解决耐药菌问题上有哪些举措。
链接材料一】青霉素常用的老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等为对付病菌抗药性,破坏病菌的酶系统,科学家就开发出头孢菌素,常用品种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头孢曲松钠,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链接材料二】上个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青蒿中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9.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永远是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
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人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