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双语课堂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docx
10页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双语课堂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张力瑶【Summary】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学生提升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基于双语课程难点和新生代学生特点,结合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探讨依托超星学习通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Key】经济学 双语课堂 教学G64 A 2095-3089(2021)31-0132-03一、教学创新改革背景与改革方案(一)改革背景近年来,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的推行,促使社会对具备一定专业背景的双语人才需求激增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当下应把握大势、胸怀大局、结合实际,深刻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必然性,自觉服从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福建省既拥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又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地域的特殊性使其多区叠加的政策效应更为彰显因此,大学双语课程的开立,不仅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1]但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相适性在不断下降,经济类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要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当积极推动经济学专业教育改革,培养既富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较好外语水平,精通国际经济规则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经济学专业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经济类专业学生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首先,教材和课件均是英文,难度较高,以讲授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使部分学生出现“掉队”现象其次,课堂设计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支持,无法调动其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基于此,通过四轮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本文将针对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存在的問题进行剖析,提出全面改善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并在评估其效果的基础上分析推广运用该思路的价值所在二)改革方案通过多年的教学反思,现将本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革方案进行归纳1.学生无法克服语言障碍使学习积极性下降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对外经济交往活动中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基础薄弱,使用英文交流相对困难同时,经济学相关知识点理论性强,部分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难以理解基于此,本课程将持续性鼓励和过程性检测作为主要的应对手段首先,采用多样化课堂互动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使用学习通作为互动平台,以抢答、投票、测验展示等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积分奖励,且学生可直接在平台上查看自己成绩的变动。
公开透明的鼓励性反馈,能够在一定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其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其次,在每一章节学习结束时,借助学习通平台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每个教学周期的测试的总次数为19次,即每周测试1~2次,以突出“过程性”考核优势测试内容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现有自编题库共633题,针对性强,题型多样,涵盖选择题、判断题、翻译题、计算题等持续性的学习效果检测提供的成绩反馈,督促教师反思课堂效果,也督促学生查遗补缺同时,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设计之中针对抽象概念和模型的讲解,采用案例教学法,从案例中引出理论,以案例印证理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积累身素材,挖掘深度问题,使课堂生动有趣,同时注重结合思政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实现知识点、思政点、热点案例的有机融合2.全英文教材和课件加大了课程学习难度本课程选取 Mankiw, N. W.著,梁小民改编的Essen⁃tials of Economics第六版全英文教材作为授课材料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既能进行专业教学,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正宗的外语[2]但是,由于语言的熟悉度低,部分理论较为晦涩难懂,学生面对全英文的教材和配套PPT会出现学习吃力、主动性差等问题。
针对此,本课程将从两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利用简洁的板书设计归纳课程重点在全英课本讲解过程中,着重利用板书对重难点进行梳理,突出课程逻辑,注意中英结合,帮助学生把教材变“薄”,激发其学习成就感第二,课件制作以简而精为宗旨在制作课件时,为方便学生对照原版教材有效学习,提供课堂使用的英文PPT并附上对应的中文课件,供学生预习复习使用并在课件设计中,尽量以有趣相关的图片和少量英文作为主体,避免英文段落堆砌,以此降低学生对英文的抵触心理二、教学创新思路与创新举措(一)创新思路基本思路为根据新生代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其偏好的课堂现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学生具备个性鲜明,思想开放包容,乐于尝试新事物的特征,使得当代学生更重视学习体验因此,本课程通过从创新课堂互动形式和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两方面,改善学生学习体验并提高教学综合质量在授课内容方面,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作为授课的主要形式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在其他国家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习形式,教学效率高、互动及启发性强,相比传统教学法,能更好地针对新生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其熟练运用英文和分析经济热点知识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3]在课程考核方面,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在课堂给予学生一定难度的任务,并组织其进行多角度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其课堂体验。
同时,在学习通上对学生课堂表现辅以多维度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二)创新举措1.以问题为导向,创新课堂互动形式基于PBL的经济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互动设计主要围绕课前准备,课中互动,课后反馈三方面进行课前,教师应充分准备:(1)围绕课程重点和思政热点,选择核心问题选择应基于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准备学习资料(包括课件、视频、文献等),及时提供给学生3)确定分组,督促学生预习准备,提供学习方法指导而学生需充分预习,并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整合讨论成果课中,将按照课程安排抽出部分时间进行互动环节(约15~20分钟),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成果展示讨论,教师负责维持课堂秩序、答疑解惑、适当点评课后,该部分的课堂互动得分将依托学习通平台得出,由自评(30%),组员互评(30%)和教师评分(40%)构成同时,教师应总结互动设计在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有效反馈,不断改进2.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与单一的考核形式不同,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带来的多维度的考核指标,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体现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4]依照规定,课程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比60%。
平时成绩由出勤、测试、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及额外奖励构成;期末成绩则由开卷考试为依托以上考核方案,兼顾“笔试与口试、独立与合作、理论与实践、总结与反思”等评价方式,能够在最终成绩反馈上实现对学习效果较为全面综合的反映三、教学创新效果分析(一)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本课程教学创新方案在2020—2021学年及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试行,授课对象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总数189人本次用于教学创新效果分析的数据来自学习通平台问卷调查收集并整理的一手数据问卷填写采取自愿形式,共有152位同学参与调查,占全体学生的80.42%根据统计数据,对于本学期课堂教学综合满意度方面,所有学生均认为是满意的课堂学习方法习得满意度方面,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满意以上的选项,但仍有4.9%的同学表示一般对于课堂学习兴趣激发以及课程考核方案的实施,学生整体处于满意阶段,但仍有个别同学表示一般(2.6%)由此可见,本课程课堂教学创新效果较好,基本达到创新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并改善其学习体验、以问题为导向并激发其主动学习兴趣两大目的但目前在实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反馈,存在问题主要有:1.学生平台技巧不熟练造成课程时间紧张改进方法:提前提供指南帮助学生熟悉平台操作,特别是互评等易出现操作失误的步骤。
2.部分学生在英文长难句阅读方面仍有困难改进方法:适当补充课本长难句讲解,特别是语法部分3.学习通平台“摇一摇”选人功能有一定偏向性,有失公平改进方法:补充课后讨论、论文写作等学习环节,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获取课堂积分的机会二)结论及改进建议经济学专业英语课程作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旨在培养富有专业知识、具有英文核心素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学习通为依托,通过课堂互动创新和课程考核创新两大举措进行课程教学创新,力图解决英文教材和语言障碍带来的学习困难根据调研结论,其创新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虽然在课程教学创新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软件使用不适应、阅读长难句困难、互动选人具有偏向性等,但均可通过课前提前准备,课堂及时沟通预防,及课后反馈改善进行调整整体而言,经济学专业英语双语课程教学创新实施效果良好,符合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Reference:[1]毛反骄.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创新途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王金柱,刘艳芳.高校双语教材的现状分析[J].华章,2013(1).[3]郭彦青,冯建新,张利明.PBL教学法在高校翻转课堂中的创新与实践——以“高级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为例[J].教学研究,2018, 41(2):51-56.[4]王蕴琪.过程性考核方案在微觀经济学双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J].时代金融,2020(9):148-14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