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数民族神话.doc
13页第七章 少数民族神话【学习提示】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古老样式,是远古人类的“百科全书” 学习本章,要理解神话的实质是原始人类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故事;神话产生于野蛮时期初级阶段,与当时流行的巫术信仰和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与宗教有着显著的区别少数民族神话按内容分为六大类,艺术上具有三大特征第一节 神话的本质及产生神话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文学诸多体裁中,它是原始的散文样式,但它不是单纯的文学品种和文学样式它是人类童年的无意识的集体信仰的产物,是原始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心理活动及行动指向的复杂结晶它是人类原始的“百科全书” 用今天的眼光审视那些光怪陆离的神话,似乎真真假假,有时其天真幼稚的因素还令人捧腹大笑;但在远古,它的的确确是人类异常严肃的行动指南,是氏族社会生活知识的宝囊,是至今人们还无法完满解释的复杂而神秘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9 世纪以来,许许多多的学者试图从历史学、哲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学等各个角度来探讨神话的本质其主要学派有: 神话学派:以德国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1785—1863;威廉·格林,1786—1859)为代表,他们在长期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德国民间童话和古老传说中受到启发,认为神话是民间文学的诸种体裁的源头,是“部族心理”不自觉的、集体创作的原始结晶。
他们通过民族语言研究拟构原始印欧共同语,努力发掘“原始神话”的产生、发展和规律历史学派:希腊历史学家修昔的底斯(约前 460—前 400)认为, “从历史上根究起来,所有的神都是历史人物” ,只是后人把历史涂上宗教色彩,并经过想象,把这些古事加以润色或增删,变成了神话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1820—1903)用生物遗传学的观点来看待人类,认为原始人所谓的神就是他们的祖先,因此神话起源于后人回忆先人的遗事,而又遗忘了先人命名的本意在我国古代,也有把神话传说当作历史看待的这与历史学派有相似之处语言学派:德国语言学家麦科斯·缪勒(1823—1900) 认为 “神话是语言的疾病”所造成,如 “太阳追逐黎明”这句话,人们不理解“太阳” 和“黎明”的本意,被神格化,太阳成了男神,黎明成了女神,于是产生了《黎俱吠陀》中称为“太阳男神追逐黎明女神”的神话人类学派:以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32—1917)、弗雷泽(1854—1941)和安德留·兰(1844—1912)为代表,他们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研究神话,认为神话保存了原始的野蛮人的古老习俗、思想、观念、信仰、哲学、历史的遗迹,称之为“沉淀物” 、 “遗留物”或遗形。
指出原始人面对死亡、疾病、梦境和种种自然现象,产生出“万物有灵”观念是非常自然的现象,神话起源于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论功能学派:英籍波兰学者布卡·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在《原始心理中的神话》一书中认为神话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神话与宗教、巫术仪式有着密切联系,神话是某个社会集团有举行这种或那种神秘仪式的权利的一项“证明” 他认为神话的功能是对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说明和辩护,以巩固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结构主义学派:德国学者克·列维 斯特劳斯(1908—) 著有 《神话学》四卷,认为神话有两个基本部分:神话故事和神话结构神话故事经过口传,产生变异,有各种异文,是可见的、有意识的产物但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神话结构” 他把神话异文按情节性质的不同标上不同的数字,然后把其中相同的数字情节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得出神话结构的 “密码” 通过对“密码”的破译、理解,就可把握神话结构他认为俄狄浦斯神话意在探讨“人是由两性生殖出来的还是从土地生长出来的”问题,是原始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探求这些学派的观点,不同程度地触及了神话的一些表象和特点,但却未能对神话作出全面的、本质的、准确的概括。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神话的论述,才为我们正确理解神话的本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这句话虽是针对希腊神话讲的,但它却具有普遍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一、 神话是自然和社会现实在原始人类大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像洪水漫天,是原始人类无法征服自然的一种表现;像兄妹结婚,是原始人类早期血缘制现象的反映二、 神话所反映的不是 1原来事物的面目,而是通过幻想的形式幻想与想象相通,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但这种幻想生发自生活实际的经验,如天是柱子柱起的,像房子一样;太阳有 12 个,是天神生下来的,或是用金银或铁耙炼造的三、 神话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远古人类并不意识到他们认识世界的幻想方式是一种艺术方式,因为他们并不具有科学的知识,抽象思维极不发达,他们只能通过想象的“形象化”手段来认识现实、掌握世界,所以运用这种艺术方式是不自觉的 “形象化”的想象,亦即“人格化” ,是以万物有灵观念为基础的,因而他们认为这种“人格化”是真实的,如草木原来会走路,禽兽会讲话,就像人类一样这与后来作家创作的有意识地运用幻想完全是两码事。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神话的含义:神话是人类初民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口头故事在我国,关于神话的界定,20 世纪 80 年代曾进行热烈讨论袁珂在 1983 年第二期《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从狭义的神话到广义的神话》的文章,认为古代神话属狭义神话,后来产生的传说、仙话和神化了的历史属于广义神话, “神话无下限”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认为“自然界发展的无限和一定时期人们认识能力和支配自然能力的有限构成尖锐的矛盾这种由生产力不发达决定的认识方面的矛盾,是一定时期人们必然要产生幻想(神话)的基础 ”因而他把神话、传说、神化了的历史、仙话、怪异、带童话意义的民间传说、佛经的故事以及关于节日、法术、宝物、风习和地方风物的传说、少数民族传说乃至革命传说都算是“广义神话” 2武世珍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神话的产生和发展必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13 页2 《再论广义神话》 , 《民间文学论坛》1984 年第 3 期须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内部进行,必须受到氏族制度的制约 ”他还认为,神话是原始意识形态的统一体,而不是纯文学 3现象。
我们认为,在民间文学领域,一些文体常有神话的色彩,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必要把它们称为“广义神话” ,因为“广义神话”这一概念的提出,将使传说故事等许多体裁不复存在,这更易引起研究的混乱而坚持原来神话的狭义定义,更有利于对神话本质问题的探讨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人类童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根据印第安人的材料写成的巨著《古代社会》 ,是一部伟大的民族学著作恩格斯说,它“一下子说明了古代希腊、罗马上古史中最困难的地方,同时,出乎意料地给我们阐明了国家产生以前原始时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4我们按照摩尔根的分期法,用表格(见下页 )来表示古代社会的分期和神话产生的时段从表格上看到,神话产生于野蛮时期低级阶段为什么神话产生在这个时候呢?马克思认为,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个人的尊严、雄辩、宗教的情感、正直、刚毅、勇敢,此时已成为品格的一般特质……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灵以及关于大主宰的模糊概念……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 5蒙昧时期(旧石器时代) 野蛮时期(新石器时代) 文明时期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 初级阶段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采集果实为食语言获得火渔食用火发明弓矢发明制陶术陶制业驯养动物神话产生发明冶铁术 炼铁使用铁器发明文字编写文学作品马克思这段话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一、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常常处于被自然力奴役的状态。
风雨雷电、洪水猛兽,足以给人类生存带来极大的威慑但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不得不竭尽全力与自然力进行艰苦的拼搏斗争,并在劳动中逐步从动物中脱离出来,发展属于人类的人格、尊严和语言等属性这是神话产生的前提条件二、 在劳动中人类智慧得到了发展,宗教、感情、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灵观念、道德观念等开始形成,并极力把这些观念转变为幻想(幼稚的幻想) 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把握日月运行、寒来暑往、水旱灾害等现象的奥秘,以摆脱自然力对人的奴役于是 “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许多神”6这些神,寄托着原始人征服自然的愿望这种带有浓厚主观臆想性的神的形象,便是一种“集体表象” “这些表象在该集体中是世代相传:它们在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身3 《神话发展和演变的几个问题——兼与袁珂先生商榷》 , 《民间文学论坛》1984 年第 3 期4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5 月版,第 80 页5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54~55 页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672 页。
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感情 ”7这便是神话产生的心理基础尽管说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划一的齐头并进,所以,不同的人类群体(氏族、部落 )的“童年”有先有后,世界不存在共同的 “童年” 有的文明古国早在四五千年前已经脱离自己的“童年” ,而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大陆上的许多民族( 氏族 )刚刚走出“童年”或还处在“童年”阶段,这些时序上的差距,使我们更容易找到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至今流传着许多“活神话”的原因第二节 神话与原始宗教神话与原始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原始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原始巫术、图腾崇拜等内容下面分述它们与神话的关系原始巫术是原始人的一种信仰的技术和方法,原始人“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和方法,可影响、控制客观事物和其他人行为的巫教形式”8祈求、招魂、驱鬼、诅咒等巫术活动,目的在于影响和改变客观事物,这既表现原始人对自然恐惧而又显示他们征服自然以保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愿望巫术在原始社会发挥着“准科学”的功能,因为巫术当中包含着许多天文、历法、医药的科学知识。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巫术看作是“前宗教”现象,因为巫术与宗教密不可分, “巫术补充了万物有灵论,同时万物有灵论也补充了巫术;它们共同组成了宗教(其中包括各种巫术的动作与语言等仪式) 的和一般形式的、以及后来非常发达的各种形式的根本核心与基本实质”9巫术与神话关系密切,巫术的咒语和神话都是原始的语言像埃及神话《金字塔文》 、《死人的书》所记载的长长短短的“颂歌”和“文章” ,都是“呵护死者,使不受妖物伤害,并得长生于幽冥世界”10的巫术咒语古印度的神话古书《吠陀经》中的《阿萨法吠陀》全为降魔伏怪的咒语在我国,被视为“巫书” 、 “怪书”的《山海经》记载的诸多神话也与巫术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与黄帝交战,双方都施行巫术铜头铁额的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而黄帝则放旱止雨,最终战胜了蚩尤由此可见有的神话是从巫术转变而成的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必然现象 “图腾”是北美印第安人奥吉布瓦族方言“ot oteman”的音译,意思是“他的亲属” 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物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认为本氏族来自(生自) 于这些动植物或无生物。
因此,原始人便把它们当作“图腾”(标记 )并对它们膜拜这种膜拜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