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丰县传统婚嫁方式.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40139595
  • 上传时间:2023-08-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丰县传统婚嫁方式    丰县近邻孔孟故里,受儒家学说的熏陶,尊孔崇儒之风颇盛,大都以诗书继世,耕读传家;尊卑分明,长幼有序,重孝道,讲礼节,刻苦耐劳,节俭朴实,为治家的目标,尤其遵循礼节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又说:“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则贱之子女都遵守这种原则,因此,婚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承袭《礼仪·士婚礼》的“六礼”婚嫁要经过六道手续一是纳采,男方请媒人带简单礼物向女方求婚二是问名,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三是纳吉,女方答应后,男方备送礼物,好缔结婚姻四是纳徵,男方再准备厚礼送与女方,藉以巩固婚姻五是请期,议定迎娶的日期六是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旧婚姻的礼制,一向都保存这些繁琐的程序现在就丰县在过去婚姻中普通人家的礼俗,作一简要介绍    丰县旧式婚姻大致如此    1、合年命    在过去,一般男女青年的幸福灾祸都寄托在命运上,一到十几岁,父母都要给子女“合年命”,年命合好后,才能媒说婚嫁    男女双方如有意联婚时,事前要先发庚柬帖子庚”是年庚八字,八字是“年、月、日、时”的出生;“柬”是帖子,先由男方将新郎的姓名、年庚八字写好,外用红纸封好,叫媒人送至女家,女家接到柬帖后,知道男方的年庚八字。

      为了使男方了解女方女方也填上年庚八字,送还给男方,让男方也了解女方庚柬往返,算算男女双方命相是否相合,相合则继续媒说,年命不合则不能婚配    合年命首要看属相,属相是生年按十二地支确定的,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十二属相中,有以下几种属相不能成婚,俗称“断头婚”其内容如下:    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斩,金鸡遇犬泪交流;青龙玉兔不相会,野猪一生惧猿猴    属相合了,然后再按男女的五行属命,要相生,不能相克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属命是依出生年的天干来决定的,即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例如:男方甲子年生人,属木命,女方丙辰年生,属火命,木能生火,五行命相生可联婚;如男方戊辰年生,属土命,女方乙酉年生,属木命,木克土,五行属命相克,在禁忌之列,不能联婚    其实,这一套谁也解释不出什么科学道理,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现在男女青年自由结合,谁也不知道谁的年命,只求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就是好佳偶,也没有一个说是因年命不合而产生恶果的。

          2、说媒    过去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官对官,富对富,草屋对着篱笆户一般男女到十几岁时,都要开始提媒,媒人是穿针引线人,媒人一般先问年龄、属相,如果相合,再说家庭人口、经济情况及长相怎样,两边一一介绍,一方向另一方一般采取暗相、暗访(旧俗“相男不相女”),男女双方不能相互见面谈话男女双方都互不了解,所以有:“嫁鸡随鸡飞,嫁狗跟狗走”之说    也有的媒人图财礼,隐瞒真相,婚后不满意而痛骂媒人的过去的媒人有两种:一种是以说媒为职业的媒婆,靠撮合别人的婚配而获取钱财,媒说成后,双方都要给“谢媒礼”;另一种是对男女双方的家庭及本人的情况都很了解,自愿作介绍人,成其美事这类媒人要在传启及成婚时宴请招待,以示谢意    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的婚姻外,还有以下几种方式    (1)亲上加亲   有亲戚关系的家长作主,与自己的儿女撮合 ,结为夫妻依丰县习俗伦常,以姑表兄妹或姨表兄妹结为夫妻者为多,其他不是平辈者,则不多见    (2)指腹为婚   由于双方家长感情笃厚,而又恰逢两方的母亲都怀有身孕,经过当面言明,如一方生男,另一方生女,则结为夫妻若都生男或都生女,则结拜为兄弟或姊妹。

          (3)爱好作亲     双方家长,平时相处,感情弥笃,而两方一方有男另一方有女,为加深感情,而结为儿女亲家    3、传启    男女双方家长,经媒说对婚姻同意后,便传启所谓传启,就是订婚,表示双方换启后,不得违反婚约    传启的方式是男方用红启柬帖送交女方启内上写:谨依冰语,敬求金诺在下落款:姻愚弟×××顿首叩(男方称姻,女方称眷)另页写:逢××年×月谷旦封面正中红条上写:大德望××亲翁阁下两页的下方空白处写:“金玉满堂”、“光前裕后”、“长命富贵”等吉祥语    男方的“启”叫求启,传启的男方对媒人要设宴款待媒人将“启”送到女方去,如果男方送给女家彩礼,也一同交媒人带去启”到女家,也要设宴席招待,但不如男家的筵席丰美(俗称男强女弱)女方也要写“启”送到男家,这叫“复启”,复启的格式也是八字,即:恪遵台命,仰答玉音落款时,女方如果和男方主婚人是平辈,则称“眷愚弟”×××顿首叩,其他款式与男启同    4、订吉期    如男方想定期限迎娶,首先要给女方要年命按旧习惯要年命的时间要在农历的二月初二日用一个红木拜匣(长约二十五公分,宽约十五公分,高约十二公分),里面放一张红纸,用黄包袱包好,两根红带子扎紧两头,觅人背着到女方家去。

      如女方同意迎娶,便在盒内的红纸上写上女方的年龄、生日,放入拜匣内,两根红带子合在一起捆在中间;如女方不同意订期迎娶,则原样背回    如女方的年命要来后,男方要依据双方属相、生日、看迎娶吉日,首先要看男女属相在本年用的大利月或小利月其内容如下:    正、七月迎鸡兔,二、八月虎和猴,三、九月蛇共猪,四、十月龙和狗,牛羊五、十一,六、腊鼠马走    看准用哪个月后,再查吉日查吉日就是依据旧历书上的十二个字来决定(每天都有一个字代日),即:建、危、平、满、成、闭、执、定、开、破、收、除,查吉日的歌诀如下:    建、满、平、收、黑,(这四天是黑道日)    除、危、定、执、黄;(这四天是黄道日)    成、开皆可用,(这两个日子尚可)    闭、破不相当这两个日子犯忌,不能用)    选好迎娶的吉日后,要在《玉匣记》上“查周堂”周堂”是按八卦的方位排列的:乾为翁,坎为弟,艮为灶,震为妇,巽为厨,离为夫,坤为姑,兑为堂;这是一个方位图    选择的嫁娶日,如果是大利月,从“夫”顺数,小利月则从“妇”逆数遇“弟、堂、厨、灶”用之,如遇“翁、姑”,则不可用,无翁姑亦可用吉日的方位选定后,《玉匣记》上载明着某方位宜上轿、下轿、坐帐及用哪屋、哪间。

      迎财神或福福大吉拜堂坐帐时忌×××属相,凡是这种属相的人都要与新娘避开,用以避凶趋吉另“四眼人”(即怀孕妇女)孀妇也要避开    男方把迎娶的吉日,用红帖写上“×月×日迎嫁大吉”并写明女方向×方冠带,×方上轿写好后逢双月双日送至女家,至出嫁日按记载的项目办理    这些选择吉日的迷信陋习,解放后,基本已经被废除婚日多选择国家庆典节日,如“五一”、“七一”、“八一”、国庆节、元旦等过去订吉日虽然费了好多的烦琐手续,但有时却是个大风暴雨的日子,弄得人人受苦,个个抱怨,吉日反而也不吉了    5、迎娶    到了迎娶的日子,要贴喜联,内容都是求吉纳福的语言例如:喜今朝三星在户,庆他年五世其昌齐家典则存三礼,经国文章在二南……横额为:宜室宜家、钟鼓乐之、天作之合……外门挂红绫,表示喜气盈门的瑞徵迎娶这天,亲友都来贺喜送礼,有的送钱,有的送礼物或喜帐落款一般为××令郎花烛之喜,下款一般为“与贺×××……顿首”男方到女家去迎娶,富贵官户人家用两幢轿,娶嫁的轿有红、花、绿三种轿,木制,长约一米半,宽约一米,高二米,上有脊顶,底为平板,两边有轿杆,长约四五米红轿是用红布作轿衣,花轿是用绣花布作轿衣,绿轿的轿衣是绿布。

      正顶上是麒麟,四脊是排列的八大仙人四角是红绣球,甚是美丽轿门有轿帘,新娘入轿后,即将轿帘封闭轿由四人抬,前后各二人用两幢轿娶嫁的是男方前一天坐绿轿去,旗锣伞扇,跟随着扮装的差人,衣穿红领衣,手持黑红鞭,头戴秦椒帽,另有喝道的喇叭号角、乐队,派头十足次日和新娘坐红轿一起回来    普通的人家,只是一幢轿喇叭响乐,跟随娶女客二人带酒坛盒礼,当日发轿迎娶    穷人娶妇,没钱赁轿,觅响器,只是坐小土车或骑毛驴到婆家丰县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一辆土车离娘门,一个包袱背在身;没有坐上花花轿,也没听到当当锤(响乐里打节拍的敲击乐器)    男家娶亲,要前一天拜林,这表示后代不忘先祖    女方出嫁,要用红纱蒙面(俗称“蒙头红”),轿门封闭这种蒙面、封轿门帘的风俗由来已久,远在古时抢亲时,就是把妇女的面部蒙上,把轿门封闭,乘人不防,便抬起来抢走后世娶妇也沿用这种习俗女子出嫁要伴随送女客,陪送的嫁妆也一同运到婆家嫁妆多少,因穷富不同,富家旧式嫁妆木用器有巧十三、巧八件;普通人家一橱一柜,穷人家只不过一个木箱或一个包袱在民国时期丰县有人写过一首《嫁女》诗:    日已偏西轿出门,老母送女到篱根;    只因家贫妆奁少,一橱一柜灯铜盆。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女子出嫁的情景    新妇到了婆家后,按旧礼仪叫“拜堂”,俗称“拜天地”拜天地后,才算正式结为夫妇花轿停在院中,要按下轿的方位放置年轻女子迎接新娘走出轿门,叫“接轿”接轿时,要按妇女的接轿礼仪前进后退行二十四拜礼,才走出轿门拜堂时,院内放一方桌,上置铜镜一面,另在盛满粮食的簸斗内插秤一杆,表示心明如镜,斗、秤则表示公平地上铺芦席,撒帐的中年妇女用碎木屑、麸皮、杆草屑或楝树籽等放入木升内,升口用红纸封固,撒帐人将此碎屑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去然后打开蒙面红纱行上拜礼上拜就是新郎、新娘向天地神明和父母行跪拜礼,再向亲戚跪拜,受拜的亲戚要拿拜礼金,民国时期缴拜礼金的一般为一千文至五千文不等在接拜金受礼时,还要有人喝唱:“×××,拜金若干”另外,在行跪拜礼时还要鸣炮奏乐    送贺礼人要到礼房上礼单,民国初期一般是二百文至五百文,后增至一千文至两千文或一元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币值不定,礼金随俗而定    6、合卺    “合卺礼”俗称喝“交心酒”拜堂后,入新房,一人持酒一杯,使新郎、新娘各以酒漱口按《礼·昏礼》“合卺而 ”古时是一个瓢分成两个瓢,叫做“卺”,新郎、新妇各执一片以酒漱口,谓之”。

      为夫妇成婚之吉礼丰县从清末以来,行合卺礼时,还唱着:“新媳妇沾一沾,新女婿猛一干”,其实,依沿袭的古婚礼不是喝,而是用酒漱口    7、坐帐    按旧礼规定的方向,新娘坐在新房内,叫“坐帐”坐帐时,要点长命灯,一夜不熄,象征着长命到头的吉祥瑞兆新娘坐帐,就是闹新房的时间,常闹至深夜不休,因此,新房内常有中年长辈妇女伴护新娘,以婉言劝告闹新房的人不要闹得过分    次日,新妇要拜翁婆    丰县旧式腐朽的婚姻制度    在旧式婚姻制度中,还有几种不合理的腐朽的婚姻制度    1、嫁殇    嫁殇,即嫁死人婚约订后,丈夫身死,女子仍出嫁守节,终身当寡妇 嫁殇至民国时就极少了    2、童养媳    童养媳俗称团圆媳妇这种婚姻多是因为女方家贫,无力抚养,或女家尊亲早亡,无所归依,便送在翁姑家养育,迨成年后,再举行婚礼童养媳在婆家时,一般婆母轻视,待遇刻薄童养媳在精神上还要蒙受很大屈辱,一言一行,唯恐有错直到成婚后,才能有所自由,丰县有句歇后语,叫“团圆媳妇带弟弟——熬成人啦!”这说明童养媳是受屈辱的解放前,丰县的童养媳为数不少,直到解放后,才彻底废除了这种制度    3、早婚    早婚是结婚的年龄过早,早婚不但损害身心健康,还影响了下一代子女。

      丰县有年龄不相称结婚的一首民歌:    说个大姐才十七,再过四年二十一;    嫁个女婿才十岁,比她丈夫大十一;    两人南井去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