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托班数学:认识数字宝宝1、2、3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3页幼儿园托班数学:认识数字宝宝1、2、3教学设计一、绪论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数字概念的掌握,而儿童时期正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学习数字的黄金时间幼儿园的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发展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合理地安排、组织、实施适龄幼儿数学认知教育,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为幼儿园托班教师提供一种幼儿数学认知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的课程主题为 “认识数字宝宝1、2、3”,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最后提供教学反思,以期为托班教师提供一份可实行的数学认知教育参考二、教学设计目标通过本次认识数字宝宝1、2、3的教学,旨在帮助幼儿学到以下内容:1.了解数字1、2、3的基本意义,能够分辨数字1、2、32.能准确辨别1到3的数值大小、有意识地实现序数概念3.利用数字积木、卡片、图片等实物认识数值1、2、34.能够简单运用1~3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游戏和计算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1)用大大的手背面拍手三次,让孩子们注意到动静声,等一会儿再用微弱的声音说:1、2、32)拿出数字卡片1、2、3一个接一个地晃动,引导幼儿们认识数字1~3。
2.概念引入(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辨认,如:拍手一次,拍手两次,拍手三次图片不宜过于生硬,可以加入动画等辅助,以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们初步认识数字1、2、32)教师将数字卡片放入数字桶中,拟选用交替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桶子放置每一位数字卡片,用句式 “这个桶里有几个番茄水果 (指桶子颜色)?” 的问答式形式,来巩固幼儿的认识同时也增加孩子们的趣味性学习3.激发兴趣(1)出示数字积木,借助多媒体引导幼儿一边说出数字一,二,三,同时敲击相应数字积木,让幼儿感受数字具体存在2)带领幼儿统计自己的手指头,引发幼儿学数的好奇心4.实物认识(1)教师出示1到3个物品,以引导幼儿分辨了解每个数字的实际个数同时提醒注意不同物品间的体积差异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大圆,带领幼儿数数涂:涂一个圆,涂两个圆,涂三个圆,以便于幼儿结合视觉形象感知、理解数字5.小游戏(1)老师出示三个数字板,分别划上红、蓝、黄三种颜色,并设有一个小纸条,高音低音和中音零散排放,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听到高音时递出红色数字板,中音涌现蓝色数字板,低音则给黄色数字板2)使用带数字的儿歌、数字捉迷藏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6.教学数字认知内容,引导孩子们再次回忆所学内容,让孩子们充分领会和感受所学知识,对成果进行。
四、教学策略1.了解幼儿认知发展阶段,以吸引幼儿注意力为目标2.采用多媒体呈现与实物认识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感受数字具体存在,并且获得亲身体验3.通过唤醒幼儿思维的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4.以游戏的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5.通过的方式,让幼儿在课后自我梳理,加深对数字知识的理解五、教学反思经过一周的数字认知教育课程的教学,在教师耐心、恒心的带领下,学生对 1、2、3 数字的认知知识更加清晰,积木堆积、积木踩踏、堆积卡片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游戏,在充满趣味的玩中,孩子们自信自愉,不断锻炼更多的数字技能从教学过程中来看本次授课,教材准备充分,授课形式丰富多变,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数字游戏、趣味,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课程表达方式上也根据幼儿自身特点进行了调整,如讲解时语言简洁易懂,字体大写,带有肢体语言等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能力水平,教材有些地方过于直白,导致幼儿理解困难;同时,部分游戏环节的规则也不够清晰明了,导致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同步骤、不同方向的错误这些不足的存在需要教师在课后不断,并且完善课堂教学六、教学数字认知教育应注重幼儿自主学习,同时要以儿童为主体,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不同方式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次课程设计的特点主要在于注重幼儿多感官体验的互动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知识教育来帮助幼儿认识数字,打牢基础特别是使用数字卡片、数字桶以及数字积木等具体物品,通过幼儿视觉观察,加深幼儿对数学认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设身处地去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非一刀切;在教材使用上也要以简洁易懂为原则,避免过于生硬,难以被幼儿理解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反思,可以为幼儿园托班数学认知教育的可行性提出新的思路,让儿童的数学认知教育变得更加有趣、友好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