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讲犯心理的形成与发展.ppt
36页第八讲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郑莉芳四川大学法学院10.26通知:通知:11.2 中午中午 13::00“心理影片观赏与讨论心理影片观赏与讨论”即下次课请同学们准时到教室,观看影片,并积极即下次课请同学们准时到教室,观看影片,并积极参与讨论参与讨论 讨论情况视为一次平时成绩讨论情况视为一次平时成绩一、研究前提n1、犯罪心理的动力?n—— 动机动机n2、影响犯罪动机的因素?n—— 需要、诱因、情绪、目的需要、诱因、情绪、目的n3、犯罪心理的内容?n——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意志),(认知、情绪、意志),n——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动机、人格、智力能力、气质)(动机、人格、智力能力、气质)二、犯罪心理的形成n1、犯罪动机的动力2、犯罪动机的生成模型n关键点:n需要——导致机体紧张n图式—— 认知的基本结构n诱因—— 经过认知强化或阻碍需要n情绪—— 部分经验影响认知与动机图式经验图式经验与认知的与认知的互动互动3、犯罪心理的强化、弱化4、犯罪心理的转化、消灭动机与需要的调控动机与需要的调控案1:姐姐捂死精神病妹妹案n婷婷,1988年2月21日出生,娟娟,同日晚半小时出生。
n2001年3月,妹妹娟娟因感染脑膜炎深度昏迷18天,醒后留下后遗症——狂躁型器质性间接性精神病:无法控狂躁型器质性间接性精神病:无法控制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制对他人的攻击行为n娟娟的攻击性:娟娟的攻击性:n1、如要求没满足,用刀砍父母,用凳子砸姐姐;家人多次受伤、如要求没满足,用刀砍父母,用凳子砸姐姐;家人多次受伤n2、邻居招呼两句,就扇耳光;、邻居招呼两句,就扇耳光;n3、喜欢动物,但是抚摸一下就提起来就摔、喜欢动物,但是抚摸一下就提起来就摔n4、犯病时拖着被拴的床满屋转,把四周的墙都砸烂了、犯病时拖着被拴的床满屋转,把四周的墙都砸烂了n经过两次手术后愈发严重,因多年治疗未愈,花光了家经过两次手术后愈发严重,因多年治疗未愈,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中所有积蓄n婷婷为帮助母亲照顾娟娟的生活也被迫休学,曾为此服婷婷为帮助母亲照顾娟娟的生活也被迫休学,曾为此服药自杀n2007年8月10日,因娟娟病情恶化,家人把她送进了收费比较便宜的彭州市精神病院n住院期间,娟娟生活不能自理n8月21日晚,经医院通知,婷婷及其父母等前往医院探望,处理陪护事宜,婷婷目睹了妹妹大小便失禁、下身赤裸的惨状 n此时,婷婷提出留在医院陪护并得到父母同意。
n随后,婷婷为娟娟擦洗了身体次日凌晨2时许,婷婷用枕头将娟娟捂死在病床上n凌晨3时许,婷婷打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n事后经鉴定,婷婷患有抑郁症n问:婷婷的犯罪动机形成过程?n需要:需要:n身体与精神双重折磨身体与精神双重折磨————压力排泄渠道缺失压力排泄渠道缺失—— —— 释放压力释放压力n诱因:诱因:n目睹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惨状目睹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惨状n动机:动机:n突发性,在情境刺激下产生突发性,在情境刺激下产生判 决n2009年2月26日,彭州市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婷婷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n但由于患有抑郁症,有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并有自首情节,认罪态度较好,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n十天后,检察院以“法院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不当,量刑畸轻”为由,提出抗诉n理由:违反罪刑法定、缓刑制度n二审维持知识点:安乐死n安乐死安乐死n又称尊严死,对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又称尊严死,对身患绝症,治愈无望,处于难以忍受的极度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病人,应其以忍受的极度痛苦之中濒临死亡的病人,应其本人要求,采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的本人要求,采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死亡的行为。
行为n积极的安乐死n消极的安乐死n安乐死=安乐死= 故意杀人?故意杀人?n法律、道德、医学、伦理、生命观念等法律、道德、医学、伦理、生命观念等案2:弟弟帮患病哥哥自缢案n2007年8月,苏州某纱厂老板家的狼狗经常咬伤人,老板想处死它,就找来厂里门卫唐新农要他杀狗n唐新农拿着绳套和扁担想把狗套进绳套,但绳子却被狗死死咬住,挣扎中把唐手抓破;n唐新农又找了根结实绳子结成扣向狗套去,最后勒死狼狗但在杀狗中不小心把狗血溅到伤口处 n第二天,唐新农肩膀开始发疼,手不听使唤为节省医药费,唐结算完工资后回家乡看病医院经诊断为狂犬病发作建议住院但唐拒绝了,称年纪已大,要留钱办后事n2007年8月17日,唐新农回家后即召集儿女交待后事,并跟全家人挨个告别然后病情不断发作,口吐白沫,浑身颤抖,遂叫两个弟弟唐新雨和唐新海把全家人都赶出去n然后,对两个弟弟说:“你俩把我抬到南小屋,我想在那了结自己,这是最后的要求了n兄弟俩含泪把大哥抬过去,但是仍然劝说唐新农再忍忍,不要自杀n唐新农讲:“我现在不能吃、不能喝,全身疼痛难忍,生不如死,现在还知道你们是兄弟,等到发作时出去咬人就遭了”“你们现在不帮我,就是害我,也是害家人和乡亲们”,接着一阵一阵地抽风,牙齿咬得格格响,要弟弟帮他上吊。
n无奈,弟弟唐新雨取下屋里的塑料绳,把绳子从梁上穿过后打了个结,唐新农这才赶弟弟出去,又让弟弟从外锁上门n两个弟弟在门外足足等了15分钟,从咚咚地挣扎声到平息后冲进去,唐新农已经死亡n事后在送殡仪馆火化时被发现有缢痕,遂案发问:两兄弟行为动机是什么?n帮助自杀,即应死者要求而协助其实现自杀意图帮助自杀,即应死者要求而协助其实现自杀意图的行为n(考虑需要、诱因、情绪、目的)n决定和完成自杀的,主要是自杀者本人,自杀本身不构成决定和完成自杀的,主要是自杀者本人,自杀本身不构成犯罪n帮助自杀一般也不能简单认定为杀人罪帮助自杀一般也不能简单认定为杀人罪n但本案中的帮助行为,客观上与他人死亡结果之间有一定但本案中的帮助行为,客观上与他人死亡结果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主观上对自杀者死亡发生持希望或放任态度,因果关系,主观上对自杀者死亡发生持希望或放任态度,因而对社会具有一定危害性因而对社会具有一定危害性n应认定故意杀人罪应认定故意杀人罪n需要:需要:n—— —— 传统道德观需要:传统道德观需要:n服从长子并承诺帮助摆脱痛苦服从长子并承诺帮助摆脱痛苦n诱因:诱因:n目睹哥哥病情发作的痛苦惨状目睹哥哥病情发作的痛苦惨状n动机:动机:n突发性,在情境刺激下产生突发性,在情境刺激下产生判 决n2007年11月30日,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法院开庭,以故意杀人罪分别判处唐新雨、唐新海兄弟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n法庭宣判后,两兄弟既感激法官人性化执法对他俩法外开恩、从轻判决,又对自己当初义气用事助哥哥自杀后悔不迭 三、犯罪动机的发展n犯罪动机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n如对需要、诱因、情绪与目的的认知n1、犯罪动机的调控 犯罪动机的强化与弱化主要源于 自我认知调控机制,即法律意识图式但法律意识图式与犯罪动机图式存在巨大差异:法律意识图式法律意识图式 与犯罪动机图式的差异与犯罪动机图式的差异差差 异异 法律法律意识意识图式图式整体的、大概的整体的、大概的(法律评价、法律动机、法律感、法律知识)商业贿赂——潜规则包二奶——违反道德抽象、方向不明确抽象、方向不明确(主流意识与其他意识方向差异明显)职业犯罪诈骗、拐卖、惯偷、赌博犯罪犯罪动机动机图式图式部分的、现实的部分的、现实的(行为——结果)行为人可以设想或直接看到行为效益,单靠笼统的法律意识难以抗衡其动机闫德利279嫖客案具体、方向与引导功能具体、方向与引导功能(图式本身包含行为人价值取向,并经个人经验进行风险评估)“犯罪——得逞——获利”累犯动机固化例:犯罪人对犯罪标准的认知水平测试 对刑法了解吗?(请选择 1 题作答)n①如不了解,请试着写出一种你认为是 轻微犯罪 的行为 。
n②如比较了解法律,请在下列选项中勾出“是”犯罪的情形:n1、在取款机上捡到1000元装入自己口袋 n2、被人持刀抢劫时因反抗过度致侵害人死亡n3、结了婚又与他人长期以夫妻名义同居 n4、发生交通事故致他人轻微伤数额较大:5000至20000元以上数额巨大:100000元以上 n2、犯罪动机的冲突与转化n需要产生动机,多种动机会造成冲突n例如:犯罪人入室偷窃发现熟睡的女主人,n意欲强奸此时动机可能冲突的情形有:na a、已窃得财物,具备强奸的有利条件(门窗紧锁、不、已窃得财物,具备强奸的有利条件(门窗紧锁、不易暴露、受害人易控制),则实施强奸概率会很高;易暴露、受害人易控制),则实施强奸概率会很高;nb b、还未窃得财物,性需要转化为优势需要,促使犯罪、还未窃得财物,性需要转化为优势需要,促使犯罪人实施强奸行为人实施强奸行为nc c、期望窃得财物,意欲强奸但怕受害人反抗,被人发、期望窃得财物,意欲强奸但怕受害人反抗,被人发现无法逃脱,犹豫再三放弃强奸动机,转而盗窃现无法逃脱,犹豫再三放弃强奸动机,转而盗窃nd d、恐受害人惊醒,先窃得财物后离开,后又返回实施、恐受害人惊醒,先窃得财物后离开,后又返回实施强奸。
强奸评估新的优势需要实施条件优势需要制约着次优需要优势需要满足后,诱因激发的次优需要转化为优势需要,支配行为n当然,犯罪动机的冲突与转化中也不排除合法动机的出现n法律意识图式始终参与到行为人的认知活动中,法律意识图式始终参与到行为人的认知活动中,通过提示犯罪人违法犯罪成本高昂、惩罚代价通过提示犯罪人违法犯罪成本高昂、惩罚代价大等信息来唤醒犯罪人的法律意识、良知与道大等信息来唤醒犯罪人的法律意识、良知与道德,激发合法行为模式德,激发合法行为模式n以完善法律意识图式为中心,可促进法律意识认知体系的构建动机转化的一般模式n分析1:n父亲对为恶一方的儿子痛心疾首,争吵中抄起木棒失手将其打死n“大义灭亲”的动机变化?na又恨又怜——了结以免祸害(内隐)nb个体道德感——强烈负罪感(紧张焦虑惧怕)——抑制动机的发展nc争吵矛盾升级——情绪失控、认知狭窄(外化)分析2:越饥饿是否越容易顺从? 1944年明尼苏达大学的两次“半饥饿实验”,自愿参加的被试经历了24星期的半饥饿食谱实验后,均表现出态度淡漠、精神抑郁、自尊心弱化,进而出现顺从的行为动机 解读: 自尊心与抑郁并非由饥饿本能所致。
个体对自身机体不平衡状态的认识,使之能动地认识到满足需要的迫切性,而心理饥饿有时候能够引发人的顺从行为 “刑讯逼供”与讯问技巧——饥饿临界点四、犯罪动机的识别1、认知与情绪投射测验 只能以间接方式结合刺激因素,直接对犯罪人需要及强度、犯罪认知图式与情绪经验、风险选择意识、犯罪机遇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例:怎么判断未外化的贪污动机?例:怎么判断未外化的贪污动机?从犯罪风险出发,观察贪污需要、贪污机会、贪污的态度与借口等a a 经济压力大:工资低、负担重、不良嗜好、负债多经济压力大:工资低、负担重、不良嗜好、负债多b b 便利机会:权力集中、缺乏监督便利机会:权力集中、缺乏监督c c 对贪污容忍度:日常存在小恩小惠,易发展成贪污贿对贪污容忍度:日常存在小恩小惠,易发展成贪污贿赂,劳苦功高理应回报的思想赂,劳苦功高理应回报的思想2、动机沟通 通过对不良动机或犯罪动机的沟通,直接洞察对方的犯罪意向,从而起到阻碍动机外化的效果 纪委部门的约见谈话、双规纪委部门的约见谈话、双规即是这种做法即是这种做法 动机沟通的延伸:动机沟通的延伸: 近年来实施的近年来实施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执政能力测试等都是侧面、执政能力测试等都是侧面的动机与性格沟通,主要测试自的动机与性格沟通,主要测试自控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控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王登峰:中国省部级领导干部的执政王登峰:中国省部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测试能力测试北大心理系、教育部司长 把一个人的能力分为A “管自己的能力” B “管他人的能力” C “管事的能力”美国跨国高管美国政府官员中国领导干部A8%25%42.86%B48%25%42.86%C44%50%14.29%课堂训练:测试一下你的成就动机?n请按照下列各题的要求认真回答n1、你喜欢哪种比喻时间的方式?nA、平风浪静的海面、平风浪静的海面; nB、飞驰中的骑士、飞驰中的骑士; nC、逃跑中的贼、逃跑中的贼; nD、月夜中漫长的小道月夜中漫长的小道 n解释:选择B或C,成就动机高;n 选择A或D,成就动机低 n 成就动机高的人倾向于抓紧时间n2、你对时间的观念最接近以下哪种感觉?、你对时间的观念最接近以下哪种感觉?n 尖锐、活泼、空虚、缓和、紧张、阴郁、开 尖锐、活泼、空虚、缓和、紧张、阴郁、开朗、寒冷、深厚朗、寒冷、深厚 n解释:n选择“开朗、尖锐、活泼、紧张”等词者,成就动机高;n选择"空虚、缓和、阴郁、寒冷、深厚"等词者,成就动机低。
n3、不要查阅或询问,猜以下事件发生在何时?nA、朝鲜战争爆发、朝鲜战争爆发 nB、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nC、赫鲁晓夫下台、赫鲁晓夫下台 nD、马丁、马丁·路德路德·金遇刺金遇刺 n解释:A、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25日; n B、古巴导弹危机在1962年10月16日一29日; n C、赫鲁晓夫下台在1964年10月; n D、马丁·路德·金遇刺在1968年4月5日 n 答案比实际时间晚,说明成就动机较高; n 否则较低n 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对事情经过比较担心,常把过去的事件回忆得与现实更近一些 n4、马上计算出刚才做的3道题测验花了多长时间?可以精确到几分几秒n你的判断 —— 实际时间n解释:n如果你估计时间接近或多于实际经过的时间,说明成就动机较高;n如果估计得过于短暂,说明成就动机低n因为你不担心失去时间 成就动机的能量n成就动机在人的动机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人们成就动机在人的动机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人们在人生最终达到的高度在人生最终达到的高度n心理学研究表明,两个人聪明才智大体相同时,成就动机高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两个人聪明才智大体相同时,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可能性要高。
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可能性要高n————成就动机水平决定目标选择和实现策略:成就动机水平决定目标选择和实现策略:n高成就动机者往往喜爱捕捉大目标,放弃一些小目标,高成就动机者往往喜爱捕捉大目标,放弃一些小目标,一旦面临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会无所畏惧、勇于冒险一旦面临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会无所畏惧、勇于冒险n在竞争情况下,高成就动机者也会有出色表现,毅力在竞争情况下,高成就动机者也会有出色表现,毅力比低成就动机的人更长久比低成就动机的人更长久 参考书目1.[1.[美美] ]格里格格里格 津巴多著: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民邮电出版社2.[2.[美美] ]lawrencelawrence S. S. WrightsmanWrightsman著:著:《《司法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吴宗宪,吴宗宪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3.[英英] ]古德琼森著,乐国安等译,古德琼森著,乐国安等译,《《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4.[美美] ]罗柏特罗柏特.J ..J .桑普森等著,汪明亮等译,桑普森等著,汪明亮等译, 《《犯罪之形成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5.5.罗大华:罗大华:《《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007年版End郑莉芳郑莉芳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13981850224zkejian@CD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