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辛弃疾词爱国主义精神.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略论辛弃疾词爱国主义精神 马革裹尸当自誓,男儿到死心如铁——略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的英姿崛起于南宋词坛的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优良的爱国主义者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四处猛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①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在其出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大气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的“稼轩风”②,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③”的英雄气在艺术上的表达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的一生是面对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年头,“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梦寐以求抗御外侮、恢复统一的一生在他出世前十三年,北宋王朝已沦亡在金奴隶主贵族的铁蹄之下; 他出世的其次年,南宋王朝与金国订立了可耻的“绍兴和议”和议”划定东起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宋金疆界,岁贡金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高宗赵构乞和媚敌竟至于奉表哀告:“既蒙恩造,许备藩国,世世子孙,谨守臣节”……这是一个弥漫血泪和耻辱的时代。
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辛弃疾很早就有起兵抗金的抱负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又一次大举南犯河北山东的宏大人民从后面聚兵痛击侵扰者,牵制着金军的南下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乘时自奋”,组织了二千人马投入耿京的义军不久,耿京被叛徒谋害,辛弃疾怀抱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宏愿来到南方谁知,却此后中断了他沙场杀敌、重见中原父老的机缘在南归后四十五年的漫长岁月里备遭打击,屡被贬斥,辛弃疾几乎有一半的时间罢黜闲居在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的瓢泉,结果饮恨而逝 “硬语盘空谁来听?”辛弃疾将其南归后所积郁在胸的一腔悲愤全部倾注进了《稼轩长短句》中词人写道:“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是的,历史行程倏忽,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壮声英慨”之士虽然已似“浮云影不留”,但他的毕生心血凝聚的、焕发着爱国主义的异采的六百多首词章却犹如“芳草春长在”,永远为祖国人民所珍爱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忙愿望与祖国照旧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冲突所引起的愤激中这方面的前期代表作可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怅然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写过大量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成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泻、壮志空怀的惆怅、苦闷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望之情溢于言表 假设说《水龙吟》所表达的心绪还对比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这可以举他与同道志士、进步思想家陈亮的那些唱和之作为例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辛、陈在鹅湖见面陈亮辞去后,辛弃疾一再调寄《贺新郎》“以见意”,词篇激荡着一股郁勃怒发的情思如其次首中写道:“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霄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既沉痛于现状,又互为鼓舞以“补天裂”的雄心 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心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风波》)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快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梦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梦想之境,俨然一幅气势壮阔、发愤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愈写梦想的雄伟、强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情况的沉重的悲哀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由于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梦想境界的敬仰否那么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他莫非真的不成以去做一个如有的论者所说的“田间高兴人”吗? 虽那么悲慨,照旧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难得之处。
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展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理由;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冲突苦闷中仍是希冀、期望着实现梦想的时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祝英台近》);这就是他何以往往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宛如汩汩山溪一样冲动着,无法入眠的起因即使入梦了也“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哨遍》)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辛弃疾在痛楚的冲突冲突中是以这样的誓言自励的现实是令人悲慨,梦想岂能轻弃?这就是爱国词人在“戏为山园苍壁解嘲”的那首《临江仙》中,借山石自喻的“稜层势欲摩空”之“气” 二、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概括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表现在对历史上为统一事业作出付出的英雄的崇敬上 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往往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后者如单从手法上着眼,诚然似在“掉书袋”其实,虽然辛弃疾在某些篇章中确有堆垛典故的缺点,但大多数的怀古或用典之作纯系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磈磊”。
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由于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致的明主英才憧憬古人是为了呼叫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仅想举两首词为例略作阐说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敬仰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集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另一首词例是出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曾被词论家誉为辛词第一佳作,由于它典范地表现了稼轩词的悲慨清壮、雄劲健举的风格从手法上说,也是辛词擅长借典抒情述理以及政论与抒情相融汇的代表之作。
写这词时辛弃疾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他白发飘萧应召来前线董理军备、以图开战重现四十三年前曾经在这一带惩叛徒、抗顽敌的旧地,词人的心头是怎样的滋味?岁月流泻,人事几变,可是“佛狸祠”这入侵者的“祠堂”照旧香火鼎盛——这是对乞和苟生者的一个重重的鞭挞面对京口雄山丽水,北望“神州”万里山河,不由想起曾在镇江逞雄的“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和南朝宋武帝刘裕来英雄无觅”,怀古实乃伤今,举出历史上西征北伐的有作为的统治者正是用一面镜子反照坐看大片疆土被分裂而长期苟安的当今小朝廷词既有借古讽今,又有借古鉴今——“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更有以古喻今、以廉颇明己志但不管是讽今还是鉴今、喻今,贯联着的核心是求得一个大一统的梦想局面 在辛词中,可以领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美“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辅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三、辛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这是悲慨化为愤火,是对当时主战的正义之声不得振起而议和的声浪起伏不息的愤怒。
他一再提到“夷甫”,以东晋王衍之流苟安江南、清谈误国的典实指斥现今手握大权而“低头拱手”、“终老不敢言兵”的大吏如:“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贺新郎》)“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仍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龙吟》)…… 至于传颂于人们口中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促春又归去”一词,它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表现小人当国、国事日败那么尤为鲜明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就已记载有赵眘父子“见此词,颇不悦”的反响此外,如《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念奴娇》(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等词均系讽嘲祸国害民的宦海丑类的作品 综上所述,“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稼轩词确是这位爱国词人的满腔热血的结晶尽管辛氏的爱国与忠君仍难能离析,一如封建时代别的士大夫那样但这并不阻力我们从中吸取所名贵的东西至于从词的进展史来看,“歌词渐有稼轩风”④的事实,辛词对刘过、刘克庄以至陈人杰、刘辰翁这些南宋中晚期词人的影响,都足以说明他的不朽的功绩。
而这影响,或者说构成一个词的流派的核心的东西又正是辛弃疾词的那股“气”,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之情志 ①赵善括《满江红·辛帅生日》②戴复古《石屏词》:《全宋词》2309页③见邓广铭《辛稼轩年谱》139页所引④戴复古《石屏词》:《全宋词》2309页— 9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