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小学德育的启示.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3817346
  • 上传时间:2022-05-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3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小学德育的启示    张美乐 马蕾迪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重要位置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和经验的改造,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学校生活、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统一要改进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就要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学校德育的科学化约翰·杜威作为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思想不仅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以及儿童中心、做中学等著名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中,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是不断与时俱进,在每一个不同时代都展现出不同的价值,给予我们处理当下问题诸多启示结合我国小学德育的现实情况,深入分析杜威德育思想,将其运用到我国小学德育中,对进一步加强、改进小学德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道德教育的目的: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杜威认为道德的过程和教育的过程是具有同一性的他也提到道德教育就是教育而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学校这个媒介才能实现学校扮演的角色就是沟通儿童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由此看来学校的任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因为儿童人格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活与经验积累的结果,这就需要学校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

      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杜威提出道德教育目的是其他教学科目共同的目标也是首要的目标所以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把德育训练与各学科相结合,全面地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公民应具备的良好品格,培养成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杜威认为德育的目的不但要培养一个好人,而且是一个有用的好人他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一样,他对社会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是可以持平的且“在不断变革变化的社会中,他有积极的态度和创造的精神,能够积极地去改造世界由此可见,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一个合格的公民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二、道德教育的内容:德育源于生活和经验的改造杜威的德育理念和教育理念是相通的,他的教育理念是德育教育理念他所构建的整个教育体系也是一种德育的教育体系德育就是要从经验中获得,从生活、生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德育的前提就是要给学生创造适合其自身发展的生长和生活的条件一)德育源于生活生活的过程是生物革故鼎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物需要不断地调节自身来适应周围环境人生活在自然和人文双重环境之中,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密切的互动,这个过程就是生活而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伦理关系,道德的经验也随之增长,这个过程就形成了道德生活。

      杜威认为生活与教育不可分割,没有社会生活的话,教育就无从谈起社会生活产生了德育德育也使生活更有规则和秩序,德育除了与生活密不可分,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赋予了德育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当个体遇到道德冲突时,帮助个体做出合理判断,从道德困境里摆脱出来,事实上就是一个道德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将德育与生活连接在一起,并且德育的价值是否得以实现取决于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实效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密不可分那么如何促进教育的道德性和社会性相结合就需要通过学校这样一个重要的场所,它的社会性是进行道德训练的基本要素,这也就要求所有的道德训练一定是具有生活性的,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养分,成长为果实,把这种果实反馈给社会缺少社会环境是学校与社会脱节的主要原因,有了社会环境,学校就能和社会联系起来,学校里的德育也能应用到社会中去,为社会服务反而言之,如果学校与社会相脱节、没有联系的话,学校里的德育知识就对社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校内道德知识与校外社会生活要联系起来杜威把“教育即生活”作为实用主义道德教育的首要观点他认为德育就是在道德生活中促进个体道德成长的手段二)德育亦是生长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生活就是发展。

      生活就是不断地发展和生长那什么是生长呢?杜威认为生长的过程就是朝着原先给予儿童指导的结果不断累积运动的过程,生长就是一个目的,也可以说是为了生长而生长,但是不能把生长本身当作是目标,不能为了一个目标而去生长,这样的生长就是机械的生长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也是生活的主要特征,所以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这个“生长”除了代表身体的成长以外,也代表智力和道德的不断发展”因此,杜威认为德育也是一种生长,生长德育有别于传统德育它相对于“上施下效”的传统教育思想,具有明显的超越性和进步性德育的生长性在于德育的内容及方法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德育的主体,学生也是不断成长的德育需要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实践生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会唤起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所以,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朝着一定的社会方向成长并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学校的参与,道德就赋予了学校德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在于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受教育者的生长和继续生长杜威认为人类的生活环境对“生长”非常重要,社会环境是社会成员参与共同活动组成的因此学校的任务就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智育与德育德育内容的选择要以注重学生需要为基本原则,达到促进学生全面生长的目的。

      三)德育来源于经验的改造杜威提出教育的过程是经验改组和生长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身体在不断成熟发展,他们的智力、经验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每个阶段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变得有意义,并且他们自身要感觉到这种价值和意义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对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对德育同样意义重大通過对德育过程的改造,可以让学生的道德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得到改善然而并不是所有经验都可以得到改造只有那些与教育相关且有教育意义的经验才可以进行改组或改造杜威认为传统德育忽视个体与环境二者间的相互联系,受教育者在道德经验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主体的主导作用,也要留意客观环境对主体的影响因此,考虑到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发展和条件、考虑其兴趣爱好,提高受教育者们参与德育过程的积极性,对于道德教育的改造是十分有必要的除了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交互因素外,也要注重在经验中学习受教育者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会成功地实现教学的改造在这种经验的改造中学习,学生作为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其主动性会极大发挥,学生会意识到他的社会关系,意识到一起参与、互动的乐趣,以及互相谦让的重要性杜威的道德教育反对要么忽视直接经验,要么轻视间接经验的哲学,他所强调的是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经验改造。

      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经验改造的思想,杜威将道德教育分为直接的道德教育和间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就是教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杜威看来,经验获得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主动地借鉴直接经验运用理智思维掌握道德情境就德育实践变革而言,杜威德育思路将学科教学、学校教育的德性改造看作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样的途径通过变革德育方式、注重经验的改造,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奠定基础三、道德教育的途径:学校生活、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杜威认为德育的实现离不开学校生活、教材以及教学方法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学校里的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特殊的经历,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可能隐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杜威认为学校和教师要把握这种道德教育的契机杜威提出道德教育应贯穿在学校全部活动中首先是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受到德育熏陶最重要的场所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是社会的一个简单的缩影学校要培养将来在社会上生活的人在杜威看来,学校应该选择社会上一些基本的事务来影响学生,因此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除了学校生活,课程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杜威认为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德育并不是单单指一门学科,各学科领域都蕴含着德育,要让德育和各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各科均有德育,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比如让德育融入到语文学科中,让学生在读诗朗诵时,培养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在学校的各科中都可以渗透德育达到虽然没有特别提到德育,但是德育无处不在的效果基于学校生活和课程的论述,杜威提出要以智慧的方法来传授德育知识正确的德育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并且杜威认为不应该过多的使用竞争的方法因为竞争的方法来自于外在动力,为得到外界的赞扬,而德育应该是学生主观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道德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充分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尝试站在不同的道德角度去寻求新的见解这样的道德案例的作用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遇到同类问题如何去做的方法,是“从做中学”的方法做中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发达,所以道德教育也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活动来进行用实际的活动代替被动灌输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参与与充分发挥的机会。

      四、杜威德育思想的借鉴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德育工作能否成功开展,不仅决定了学生能否实现人格的健康,而且也影响国家未来的长足发展本文通过对杜威德育思想的梳理,发现杜威的德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之处可以为我国小学德育借鉴一)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杜威在《教育原理》中反复提到“各学科共同和首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可以看出杜威认为德育十分重要杜威民主教育思想在上世纪初成功地推动了美国教育制度的革新从我国现今社会转型期的基本国情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及精神力量与中小学生道德教育需要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小学道德教育中去,这是小学德育的现实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现在人们深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以知识教学为主,忽视德育的价值,德育变成一种表面化,形式化的教育在学校的德育实施工作中,往往出现“提的多,做得少”的情况,教育理论只管说教,在平时的行为教育中渗透的微乎其微,导致德育效果甚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德育摆在重要突出的地位上呢?首先要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并且发挥德育课程的主导作用,如语文教师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在语文课程中适当地渗透德育。

      其次要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要让德育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生活例如,可以利用小学生入少先队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思考少先队员和普通小学生有什么区别?要在什么方面起好带头作用?让学生体验这份光荣,学会用少先队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道德实践的能力,形成道德自觉总之,杜威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活动中不断渗透和形成,最终培养知、情、意、行相结合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合格公民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杜威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不是学习的机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进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德育活动中,可以制定一个活动主题“最炫民族风”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组织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的活动一定是生活化的道德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道德不能离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道德由此,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事物出发,寻找适合的德育教育的契机比如,现在很多人购物欲望强烈,不懂得节制那我们就可以开展活动主题为“我眼中的网购”让学生们充分讨论,畅所欲言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德育方式,让学生从小知道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再比如我们一直提到的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那我们就可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

      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不管是活动的主持,还是各环节的分工,教师都少去干预,给学生足够表现的机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