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体的辨体方式.doc
19页文体的辨体方式记叙文的四步辨体1、 辨记叙文的类型:(1、父母与子女 2、师生情 3、人生哲理 4、社会主题 5、人物传记 6、亲情与友情 7、军人题材)2、 辨主人公及其次要人物的思想感情:(1)、根据记叙文的记叙顺序分3、分段概括: (2)、根据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分(时间、空间)(3)、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分4、概括本文的中心:说明文的四步辨体:1、 辨说明文的类型:(1、科普 2、高科技 3、生态环境 4、能源问题)2、 辨说明的对象以及说明对象的主要内容:3、 分段概括:(1)、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分(2)、根据说明顺序分(3)、根据说明文的原理分4、 辨说明方法以及说明顺序: 1从主要到次要说明方法:1、举例子 2、列数字 3、作比较 4、列图表 2从总说到分说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3从现象到本质 4从结果到原因 5从简单到复杂议论文的六步辨体:1、 辨论点表现的形式:(1、文中出现的 2、自己根据文意概括)2、 辨论点出现的位置:(1、题目 2、文章开头 3、论述过程中 4、结尾 5、自己根据文意概括)3、 主要的论据:(1、事实论据 2、理论论据)4、 主要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 2、理论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5、 辨论证过程(分段概括) 1、总论-----分论-----总论(说明:议论文的分段层次法) 2、总论-----分论 3、分论-----总论 4、分论-----分论 1、总分式 本论部分的结构: 2、并列式 3、对照式 4、层进式6、论证方式:(1、立论 2、驳论)杂文的四步辨体:1、 辨杂文的写作手法:(1、缘事而发 2、借题发挥)2、 分析这个写作手法的过程:3、 分段概括:(注:与议论文的第五步辨体一样)4、 辨作者的感情倾向:散文的四步辨体:1、 辨散文的类型:(1、抒情散文 2、叙事散文 3、哲理性散文)2、 辨散文的写作手法:(一般常用的是: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3、 分析这个写作手法的过程:4、 分段概括:小说的三步辨体:1、 人物:(主人公及其次要人物的关系和思想感情)2、 环境:(分析社会环境或景物环境的作用)3、 事件:(分析事件的发展过程)小作文写作格式一、感悟类:第一步: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步:阐述理由:先用一句话联系文本,然后论证说理 可以采取正反论证、排比论证、比喻论证、理论论据充实第三步:总结我们要学会微笑待人其一,有时一个微笑能使人感到生活的美好,甚至能使一个丧失生活信心的人产生了活下去的勇气其二,微笑也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有活力曾有一个法国游客说:“上海的确是个好地方,什么都不错,但是不足之处就是看不到微笑,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他的话令人深思:没有微笑就没有活力其三,微笑也能使人变得更年轻更美丽,更充满魅力所以,我们应该微笑待人二、赏析类:第一步:确定赏析的角度我认为本文的……的……是很有特色的第二步:举例证明例如:文中“……”表现了……,突出了……第三步:总结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我认为本文对老丁的语言描写是非常有特色的例如文中“侬这个语文裤带表,……考得汤汤低”,这一带有方言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热爱事业,且具有奉献精神的好数学老师的光辉形象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还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使人物形象更突出三、点评类:第一步;确定点评的对象我认为本文xx是一个……的人我认为本段文字是很有必要的。
我认为本文的这个行为是正确的第二步:根据文本内容提供依据因为文中……可以看出……)第三步:总结四、情感体验题:观点+举例分析(不要具体的例子只要说理分析)+总结五、“五写” 续写、扩写、缩写、仿写、描写语文阅读技巧一、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回答问题要围绕“中心意思”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很多考生疑惑自己答的内容不少,为什么得不了分,主要原因就在没有围绕中心答题每道答案都争取做到与中心意思有关 2、能用原文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用原文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3、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量与文章具体内容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仅答“承上启下”是远远不够的,答案中要详细出现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等 4、不用修饰性语言答题通俗地说,文章为表现需要是“湿乎乎”的,而你的答案为明了需要则需是“干巴巴”的,有些考生在答题时所用语言比文章本身还要有文采、有内涵,试问阅卷老师尚需体会分析才能明了的答案,如何能让别人看得出你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简单地说,回答主观阅读题要直来直去,不要拐弯抹角。
二、注意固定题型阅读题除了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之外,还会考查学生的文法常识例如很多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开篇作用不外乎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注意,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部分文段主要是过渡,起承下启下用;结尾一般是与上文呼应,升华主题;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表现人物心态等;运用修辞都各有固定作用这类题变化不大,考生要做到心里有底 三、要学会揣摩答案,揣摩的主要依据就是题目本身,考生一定要严格按照题目本身的语言顺序组织自己的答题语言顺序,看“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必要是将题目片断做到答案之中另外还要尤其注意例如“联系文章”、“从第几段来看”等等隐含提示信息这些对于自己答题方向都有暗示作用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比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肖像、心理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三、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五、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六、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十七、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十九、议论文论证结构:层进式、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二十、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3)结合感情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夸张:更鲜明更突出了……(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七)、记叙文开头的作用:1、议论抒情点明了------,点题2、倒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引出下文------)3、交代四要素4、环境渲染的作用八)、记叙文结尾的作用:1、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从而深化主题。
2、结构上:首尾呼应、文题呼应、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3、意犹未尽,使读者对-------现象作深刻的思考4、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九)、说明文的开头作用:1、提出说明对象------,以及说明了这个对象的------特征2、如果有什么故事或者生动的引用,那么还要回答说明文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十)、说明文的结尾作用:1、展望美好的未来2、现状------,提出------警告3、回顾历史,发出------号召十一)、议论文的开头的作用:1、 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2、 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3、 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4、(十二)、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呼应:首尾、文题、前后,使文章结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