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CTPA98455.ppt
24页肺动脉CT造影技术放射科 司萧铭1a 肺动脉概述1.肺动脉解剖肺动脉是粗而短的动脉干,长约4~5cm,宽约2.5~3cm,起自右室漏斗部,在相当于T4水平分成左、右肺动脉入肺,肺动脉左支较短,分两支入上下肺叶,右支较粗长分成三支入上、中、下肺叶2.肺循环生理特点肺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动静脉循环时间非常短,约为2~4S,启动时间过早肺动脉远端分支对比剂充盈不佳,同时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对比剂形成的硬射线伪影将干扰肺动脉大分支内栓子的显示;过晚则肺静脉内对比剂充盈,影响段、亚段分支的显示2a肺动脉解剖3a右肺动脉解剖右肺动脉干较长,首先发出尖前干,此支向远心端再发出尖段(A1)和前段(A3)4a右肺动脉解剖右肺中叶动脉分别发出外侧段(A4)、内侧段(A5)5a右肺动脉解剖右肺下叶动脉在与中叶动脉相对应的远侧,向后方发出下叶背段支(A6),此后肺动脉称之为“基底干动脉”,向远心端继续发 出 前 内 基 底 段(A7-8)、后外基底段(A9-10)6a左肺动脉解剖左肺动脉干相对较短,首 先 发 出 前 段 支(A3),此支在血管组织内包裹,继续向下 方 发 出 尖 段(A1+A2)7a左肺动脉解剖肺段动脉在叶间裂于后段动脉水平发出一支向后上、一支向前下的血管分支,分别为下叶背段(A6)和舌段动脉(A4+5)8a左肺动脉解剖左肺动脉经叶间裂继续往下形成下叶的基底干动脉,向远心端继续发出前内基底段(A7-8)、后外基底段(A9-10)9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要点1.1.扫描速度越快越好。
描速度越快越好 2.2.触触发时机机应准确无准确无误,确保肺,确保肺动脉中脉中对比比剂浓度度在峰在峰值期完成期完成扫描 3.3.扫描描层厚必厚必须最薄 4.4.图像后像后处理要求多种方法相理要求多种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合,多角度进行肺行肺动脉脉重建10a肺动脉CT血管造影基本扫描参数及相关•肺动脉CT血管造影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肺动脉栓塞、肺动静脉瘘、肺动脉隔离症等2.禁忌症:碘过敏试验阳性、严重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甲福明、格华止)患者、甲亢及妊娠患者•对比剂:320mgl/ml~370mgl/ml•注射速率:3.5~4.5ml/s,根据患者情况可提高至5.0ml/s11a肺动脉CT血管造影基本扫描参数及相关•扫描范围:主动脉弓上1cm至肋膈角水平,包括肺动脉主干,并至少包括其一级及二级分支•扫描方向:足~头(减小上腔静脉伪影)•扫描参数:能谱扫描,机架旋转时间 0.6s/r ,螺距1.375 ,管电流360mA ,层厚和间隔均为 5mm,电压行高低能量 ( 70和140kVp ) 瞬时(<0.5ms)切换12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1智能跟踪法2小剂量测试法3经验值法13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及分析•智能跟踪法1.扫描正位定位片 2.打开“智能跟踪”,将扫描层面选择为主肺动脉水平(气管分叉下方 1 ~ 2cm ) 处,阈值50HU,扫描间隔1S,监测上腔静脉,监测后最短延迟时间5.7,当达到阈值后启动扫描。
3.用药方案:A:3.5~4.5ml/s,40~60ml B:3.5~4.5ml/s, 40ml14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及分析•智能跟踪法分析:•优势:1.扫描步骤简便,易于掌握 2.患者受照射计量小 3.患者注射对比剂用量小•不足:1.受患者心率限制,患者快速心率,循 环加快,上腔静脉亮度猛增,错过肺动 脉显影的最佳时间 15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及分析•智能跟踪法分析:•不足:2.扫描时间不确定性,主要是启动扫描后要延迟一段时间(扫描床移动到预扫描层面+球管达到预定转速),错过了肺动脉显影的最佳时机,图像质量不能保证,会造成肺静脉干扰,影响段、亚段肺动脉的良好显示,对诊断造成影响16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及分析•小剂量测试法1.扫描正位定位片 2.选取主肺动脉层面做小剂量测试,即以与大剂量注射时相同的速度注射对比剂15~20ml,并跟与20ml盐水冲管,注射开始后6S起在主肺动脉同一层面以1S的间隔时间作监测扫描,观察峰值,峰值过后,停止扫描。
选取“Measurement”菜单中的“MIROI”键,在主肺动脉上划定一个圆形感兴趣,确定后出现一副“时间~密度曲线”17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及分析如图所示:确定造影剂的峰值时间为2*3+6(2*X+6)因此延迟时间为12S然后以相同速率注射对比剂进行扫描小剂量试验:A:3.5~4.5ml/s 15~20mlB:4.5ml/s 20ml正式扫描:A:3.5~4.5ml/s,40~60mlB:3.5~4.5ml/s, 40ml18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及分析•小剂量测试法分析•优势:1.扫描时机准确,无肺静脉显影干扰 2.预防性对比剂过敏或渗漏• 不足: 1.辐射计量稍大 2.造影剂用量大于智能跟踪法 3.步骤复杂,不便掌握 19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及分析•经验值法根据有关文献:从肘前静脉至胸腔内各结构的循环时间依次为:上腔静脉:3.7+-1.5S肺动脉: 6.5+-2.5S升主动脉: 10.5+-3.0S•以上延迟时间只是近似的,存在个体差异,需根据病人估计的心输出量及怀疑病变情况作出适当调整,而且还因注射速率不同而不同,特异性及准确性不佳。
20a肺动脉图像质量评价标准1级肺动脉增强不明显4级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明显,伴行静脉略有增强2级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程度较差,伴行静脉增强较好5级肺动脉段及亚段增强,伴行静脉未见增强3级肺动脉段及亚段与伴行静脉同样增强21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发展•能谱 CT 一次性成像肺动脉及下肢静脉造影技术•检查方法:使用 GE Discovery CT750 HD,CTPA 和间接 CTV 分段注射对比剂一次性成像CTPA 扫描范围从膈上到肺尖,由足向头侧方向扫描目的是避免扫描早期上腔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对周边组织产生条状伪影,影响上肺血管观察,下肢静脉扫描范围包括小腿下 1 /3 至肾上极水平扫描参数: 采用能谱扫描模式( GSI) ,扫描序列: kV/mA/time /140 /630 /0. 5 s; pitch 值: 1. 375,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 350 mg·mL) 100 ~ 120 mL 22a肺动脉CT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发展•分段注射,即前段注射速度 4 mL/s ,总量 40 mL,加注30 mL 生理盐水; 后段速度 3 mL/s ,总量 60 ~ 80mL采用对比剂跟踪触发扫描技术( SmartPrep) ,兴趣区 1 放置肺动脉主干,当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到100 Hu 时立即触发扫描,在 CTPA 扫描完成后使用二次智能跟踪技术,兴趣区 2 放置髂静脉; 当兴趣区对比剂达到 35 Hu 时触发,进行下肢静脉扫描。
23aThank You24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