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东营市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附解析答案).pdf
17页山东省东营市山东省东营市 20232023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2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共共 5050 分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图是 1959 年古人类学家根据发掘出来的头骨化石复原的某原始人类头像这一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原始人类是北京人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巴前伸C 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京人,不是元谋人,排除 A 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京人,不是蓝田人,排除 B 项;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排除 D 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京人2下面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B 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不是管仲改革,排除 A 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不是孝文帝改革,排除 C 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不是王安石变法,排除 D 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3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B平定七国之乱C兴办太学D确立察举制【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A 项正确;平定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排除 B 项;汉武帝为解决题干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推恩令”,不是兴办太学,排除 C 项;汉武帝为解决题干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推恩令”,不是确立察举制,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推恩令,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汉武帝为解决题干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推恩令”4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形势图它是()A西汉形势图B三国鼎立形势图C元朝形势图D明朝形势图【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中的“魏”“蜀”“吴”可知,这是三国鼎立形势图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次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B 项正确;图片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不是西汉形势图,排除 A 项;图片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不是元朝形势图,排除 C 项;图片是三国鼎立形势图,不是明朝形势图,排除 D 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是三国鼎立形势图5杜佑在通典中对一位皇帝做了这样的描述:“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据此判断这位皇帝是()A秦始皇B隋文帝C隋炀帝D唐玄宗【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位皇帝是隋炀帝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C 项正确;开凿大运河的是隋炀帝,不是秦始皇,排除 A 项;开凿大运河的是隋炀帝,不是隋文帝,排除 B 项;开凿大运河的是隋炀帝,不是唐玄宗,排除 D 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隋炀帝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隋炀帝6“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A楼车B翻车C曲辕犁D筒车【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可知,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筒车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D 项正确;耧车是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排除 A 项;翻车是三国时期马钧改进的灌溉工具,排除 B 项;曲辕犁是耕地农具,不是灌溉工具,排除 C 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经济的繁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筒车。
7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契丹族阿骨打辽B女真族阿保机金C党项族元昊西夏D蒙古族铁木真元【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C 项正确;契丹族阿保机建立辽,排除 A 项;女真族阿骨打建立金,排除 B 项;蒙古族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排除 D 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契丹族与党项族的兴起、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8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枢密院C澎湖巡检司D布政使司【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A 项正确;枢密院是掌管军事的中央机构,排除 B 项;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立的机构,排除 C 项;布政使司是明朝设立的机构,排除 D 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市舶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9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下列属于清代戏曲艺术代表作品的是()A 窦娥冤B 牡丹亭C 红楼梦D 桃花扇【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D 项正确;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排除 A 项;牡丹亭是明朝汤显祖的代表作,排除 B 项;红楼梦是清朝曹雪芹的长篇小说,排除 C 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明清的艺术成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属于清代戏曲艺术代表作品的是桃花扇10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A鸦片输入的危害B政府财力的不足C军队战力的削弱D清朝统治的腐败【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可知,鸦片走私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另一方面腐蚀清朝的官兵,同时也危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整体上影响到清政府的统治,最终促使道光皇帝下决心要禁止鸦片,A 项正确;政府财力不足没有反映“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的内容,排除 B 项军队战力的削弱没有反映“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内容,排除 C 项;材料主要分析了鸦片输入的危害,不能说明清朝统治的腐败,排除 D 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A 项正确;资政新篇反映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 B 项;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排除 C 项;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排除 D 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12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此语旨在说明()A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B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C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D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可知,意在说明孙中山已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为医国,从变法改革到投向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领导民主民族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建立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领导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使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B 项正确;孙中山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排除 A 项;孙中山并未直接领导武昌起义,排除 C 项;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是黄兴,排除 D 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孙中山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31929 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确立了()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C开展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29 年 12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D 项正确;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 1927 年八七会议的内容,排除 A 项;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提出于 1937 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排除 B 项;开展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提出于 1928 年,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古田会议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41945 年 8 月,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国共双方()A签订了“双十协定”B进行了军队整编C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D建立了联合政府【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 8 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 40 多天的艰苦谈判,10 月 10 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A 项正确;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军队整编是在 1937 年,排除 B 项;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排除 C 项;重庆谈判时期没有建立联合政府,排除 D 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5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