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把课堂还给学生.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81342571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把课堂还给学生---有关学校课堂改革的思考(一)在全县寒假教育干部培训会议上,本人有幸聆听了枣庄市薛城区教研室主任李献玲的讲座,受益匪浅,特别是她有关“学习效果金字塔”理论的论述,更让我深受启发下面结合近期研读的蔡林森先生撰写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教后学》一书,谈一谈对学校课堂改革的某些结识一、对“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理解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来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出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一方面发现并提出的其内容如图所示:根据该实验成果可以看出,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低层次的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学生参与度非常低,其学习的保持率不超30%;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第五至七项都是团队学习、积极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特别是如果学生有机会把学习内容立即应用或当小教师转教别人,则保持率可达90%由此足以看出,学习措施对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而我们部分教师恰恰对此结识局限性,习惯于较为老式的教学模式老式的课堂教学,单向灌输是主流,学生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合伙探究、当堂应用的机会很少,这种模式虽然教师思路再清晰,语言体现力再强,最后可以贯彻到学生身上的知识和能力也寥寥无几。

      而那些上课自说自话、自我陶醉的教师,上起课来学生昏昏欲睡,更是白白挥霍时间因此,教师必须改革老式教学模式,科学定位课堂角色,教师的身份应是“教练”,学生的角色是“球员”众所周知,“教练”的任务是如何指引“球员”,而不是在赛场上亲自踢球,“球员”的能力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实战锻炼出来的,不仅是由“教练”说出来的,“教练”的指引替代不了“球员”的实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是要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积极性,要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引导好学生,让她们的耳、眼、脑、口、手都“活动”起来,保证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团队合伙中学习,在全程参与中学习总之,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干提高,学生才干把知识记得牢、用的活二、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思考 根据蔡林森先生1982年—在洋思中学(初中)24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从以来在永威学校(含高中、初中、小学)的成功推广,足以阐明,她所倡导履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的、自学指引、看书检测(先学)、讨论改正(后教)、当堂训练等六个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约1分钟),后三个环节为重要环节(约44分钟)。

      该教法简便实用,形式灵活所谓简便实用,是指这些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易于操作,效果良好;所谓形式灵活,是指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可选择不同的具体形式,灵活运用如初高中数学课常规教学一般采用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的教学模式,即一次性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初高中语文、英语课常规教学实行分散学、分散教的模式,即通过多轮的“先学后教”,最后才“当堂训练”;小学数学常规教学采用“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模式;高考前的复习课,采用的是大循环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第一节读书,第二节考试,第三节改正、讨论总之,无论哪种具体形式,其共性就是把课堂时间基本都留给学生,绝不越俎代庖,一节课教师仅仅讲几分钟,在这45分钟里,学生要用近40分钟时间去紧张研读、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当堂巩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恰是遵循了“实践—结识—再实践—再结识”的结识规律,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具体应用事实证明,这种学生自主、合伙、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蔡林森先生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老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调换教与学的顺序、主次,极大地提高了45分钟的课堂效率。

      其教学模式的精髓,总结起来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三、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我们教师都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努力谋求突破口,特别在备课上,虽然学校强调备课要备《考试阐明》、备教材、备学生(学情)、备教法,但大多数教师备课精力仅放在备书面知识上,觉得只要撰写好“备课本”便大功告成,只看重教什么,不考虑怎么教,基本上不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上学时不分学生层次,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重教学实效,唯恐学生听不懂,只知一味的讲细、讲透、讲全,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切身体验、自我纠正的时间,把本来应当堂贯彻的东西,推迟到课后作业上,教师的教学意图很难实现,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这样日复一日,机械地反复,其教学效率(即学生学习保持率)可想而知究其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忽视了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二是忽视了如何教学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来该由学生积极思考的、自主探究的、亲身体验的环节,教师多数都包办了,这明显与“学习金字塔”理论相悖,这也使得我们的教学效率低下成为必然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哪种教学模式,我们都必须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要信任学生,要引导好学生,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摸索、敢于质疑、善于归纳、乐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积极积极和互相协作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在充足理解学情,精心备课的基本上,不仅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更要善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