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教师专业素养中的管理智慧.docx
6页浅谈教师专业素养中的管理智慧 关键词:教师;管理智慧;重要性一、引言在传统观念中,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似乎与管理没有什么渊源所以,很少有教师会把管理学作为重要的专业知识来学习,而教育培训机构也忽略了对教师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管理素质的缺失,导致了教师教学效果的低下二、对教师作为管理者性质的认识任何组织、机构、团体,都需要管理,居于领导地位的就是管理者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少则三四十人,多则近百人如何组织管理,使课堂秩序井然,令行禁止又不让学生感到拘束,让不爱学习、调皮爱动的学生也能够约束自己还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且气氛活而不乱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况且,学生不像成年人那样自觉自制,而教师也并不拥有一般管理者所具有的真实奖惩权,甚至连稍带严厉的训斥也常被定为违规教师所有的只是诸如加分减分、表扬批评,最多发张奖状之类的虚拟的奖惩权,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虚拟奖惩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那么,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生,没有高超的管理能力,显然是无力应对的,知识的传授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管理者,然后才是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做好学生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学科知识的传授。
管理主要显示为人际交往的技巧,也即是说涉及处理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技巧和方法管理的成功是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学习活动的实施、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条件一个管理落后、秩序混乱的学校、班级中,很难想象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设想能够顺利实施三、从名校名师的成长看管理素质的重要性名校名师作为成功典范,是我们学习效仿的榜样通过对其成功历程和素质的分析,可以找到教学管理的规律江苏洋思中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是分别在蔡林森校长和崔其升校长的带领下实现由乱到治、由弱到强的典范作为曾经落后破败的农村中学,能够变成享誉全国的名牌学校,吸引全国各地的教师前去学习取经,必然有其成功之道供我们借鉴仔细研究洋思模式和杜郎口模式,我们会发现其成功要素的核心不外乎学校管理的成功、班级管理的成功、课堂管理的成功回首他们的发展道路,在改革之初,都是环境条件落后,师资水平相当低下之所以能够取得教学改革的巨大成功,除了勇气和决心之外,靠的就是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同样的条件产生了不同的效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他们的课堂上,不再强调教师的讲解,甚至严格控制教师讲课的时间,代之的是让学生自学、互学、讨论、互教等。
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如何调控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保持活而不乱的学习氛围这对教师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科专业知识不好,可能不妨碍学生自己学到知识,甚至比你教得还好,而管理能力不够,则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可能课堂一团糟,学生什么也没学到作为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多数时间身居领导职位,他的著作和报告里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管理学校、管理班级、激发学生,其实也就是管理科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班主任工作漫谈》正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本专著这让我们不教语文的各科教师都能从魏书生的著作中吸取教师素养中共性的东西——管理智慧身为校长兼班主任,带两个班的语文课,又要频繁外出讲课,如果不是靠他的管理智慧,通过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的运转,让学生都成为“副班主任”,“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都成为了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无法想象没有教师的课堂怎么进行教学魏书生认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近年来名声鹊起的新生代青年名师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系列,以兵法的形式演绎班级管理的智慧谋略,为之叹绝。
他的作品和讲座,谈的也主要是管理万玮老师也曾因班级管理不善而失败得一塌糊涂但也正是吸取教训,潜心研究管理智慧,使他又走向成功,并与魏书生、李镇西一起被誉为三大“名班主任”万玮老师在《班主任兵法2》中,甚至讲述了自己作为数学老师,成功带领一个让免于中考压力的直升班28天背诵英语的案例浮躁的学生、枯燥的英语、单一的科目、外行的教师、没有压力的学习,每一个都可能导致失败的难关,都被万玮老师以管理上的“兵法谋略”一一化解但在他的专著中,很少论及具体知识的传授等课堂教学细节是万玮老师不重视所任学科知识和讲解传授技巧吗?显然不是,笔者以为,正是万玮老师真正认识到管理在中小学教学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管理到位了,知识教学的成绩会不请自到与此相对的是,不少教师虽知识渊博,却因不善管理,一身的本领无法转化为学生的成绩,让人不胜遗憾分析成功者的共性规律,可以看出:名校名师,尤其是从落后条件下,勇于改革,创造出辉煌成绩而闻名遐迩的,无一例外都是管理的成功,他们不一定具有较高的文凭学历、渊博的学科知识,但一定都具有高超的管理智慧值得提醒的是:名师名校经过长期的成长发展,对管理技能的应用已经炉火纯青其管理要求已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其管理行为已经由显性的规则转为隐性的习惯。
这正是管理成功的表现,也是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标志但也正是这样,以至于使听课学习的教师感觉不到他们对学生的管理,甚至误以为可以没有或不需要管理导致在学习运用他们的教学模式时,只仿其表面的课堂模式,而忽略了对其内在的更重要的管理经验的学习,貌似速成,不久速败,只能以“水土不服”来牵强解释四、加强教师管理素质培养的急迫性虽然管理素质在教师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长期的忽视,目前教师的管理能力并不令人乐观首先,教师岗位并不像其它岗位管理者那样要求具有管理的长处,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在管理上得心应手虽然教师行使着管理者的职责,但却并没有经过相关的管理技能的培训,主要依赖于个人经验,提高很慢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和思潮的多元化,学生的思想行为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对教师的管理水平构成了很大的挑战管理素质的欠缺,已经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作为管理者体现在对班集体的管理、对班干部团队的管理、对课堂及其他场景的管理、对各种活动的管理(兴趣小组、学习小组、课堂学习活动)、知识的管理(学科知识)、绩效的管理(奖惩机制与考评制度)、突发事件的管理、班级事务的常规管理、不同类型学生的管理(成绩差异、性格差异、品德差异)等多个方面。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一种管理者的意识要深刻认识到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学习,通过后天对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补习,弥补先天管理能力的不足其次,要认真研读相关教育教学论著,尤其是新时期名校名师的经验著作,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同时,也要扩大视野,从最新的组织管理、为人处事等社会人文著作中吸取营养,不仅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其中的处事智慧还能迁移到教学工作中去再次,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学习,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逐步形成有自我个性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参考文献:[1]万玮.班主任兵法[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北城街道办事处第三初级中学邮政编码:466300OnTeachers’ManagementWisdominProfessionalQualitiesHuoHongyunAbstract:Managementwisdomistherequisiteprofessionalqualityforteachers,butforalongtime,itisignored.Basedontheanalysisofsuccessfullawsoffamousteachersandfamousschools,thispapertriestodiscussthefunctionsofmanagementqualityineducationalteaching,hopingtoattractpeople’sattention.Keywords:teachers;managementwisdom;importance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