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五次知识点检测试卷(附答案).docx
20页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五次知识点检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A、培养学习兴趣B、形成良好习惯C、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D、打好基础【参考答案】D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考答案】A3、在教育思想史上明确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活动、经验为中心的教育家是()A、卢梭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C4、《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参考答案】B5、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中最优化的理论【参考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五段教学法,即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及应用。
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6、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要有个结束语这是教学评价中的()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参考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是指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所进行的评价教师上完课后的结束语是总结性评价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课程实施B、教学过程C、课程评价D、课程标准【参考答案】A【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能否为学习者所接受,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都需通过实施才能得到答案8、在“对话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D、都是客体【参考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念是否发生了转变,是否真正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及其关系9、教育目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是()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C、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参考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作用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家访C、转化后进生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参考答案】D【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比如失明的人,听觉和触觉比常人发达12、“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所推崇的理想A、前制度化B、非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参考答案】B【解析】:非制度化教育主张每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的选择道路1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参考答案】D【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机体的某一部分受损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补偿,这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14、“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这是__________的观点()A、布鲁纳B、克伯屈C、赞科夫D、怀特海【参考答案】C【解析】:赞科夫指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5、根据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A、科技活动、学科活动、体育活动B、个人活动、群众活动、小组活动C、参观、访问和调查D、报告、讲座和集会【参考答案】B16、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参考答案】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17、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A、传递-接受式B、自学-式C、引导-发现式D、示范-模仿式【参考答案】A【解析】: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等人对该模式进行了重新改造传入我国后,我国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融入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方法,成为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18、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参考答案】D【解析】:依据义务教育特性,得出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19、某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的教学原则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巩固性【参考答案】B【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0、1632年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英国哲学家是()A、培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A2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参考答案】C22、由于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法律保证了青少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他们具有明显的()A、自律意识B、维权意识C、自我意识D、服务意识【参考答案】C23、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参考答案】B2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参考答案】C2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A、认识能力B、交往能力C、合作精神D、实践能力【参考答案】D26、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参考答案】C【解析】:略27、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参考答案】C【解析】: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28、实行双轨制的国家以()为代表A、英国B、美国C、苏联D、中国【参考答案】A【解析】:英国是实行双轨制国家的代表29、课外活动的主体是()A、教师B、学生C、少先队组织D、学校管理人员【参考答案】B【解析】: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30、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参考答案】C【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他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1、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A、知B、情C、意D、行【参考答案】A,B,C,D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2、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包括()A、知B、情C、意D、行【参考答案】A,B,C,D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3、教学活动的多种形态有()A、课内B、课外C、班级D、小组E、个别化【参考答案】A,B,C,D,E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没有固定形式4、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参考答案】B,C,D,E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故BCDE选项均为共同的发展趋势5、情境教学法产生的依据是()A、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B、知识和智力的相互作用C、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互统一D、情意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E、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统一【参考答案】C,D,E6、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几种类型()A、基础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E、成人教育【参考答案】A,B,C,D,E7、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A、组织上的自愿性B、内容上的广泛性C、活动上的自主性D、形式上的多样性E、方法上的趣味性【参考答案】A,B,C,D课外活动的特点有: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8、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自私性【参考答案】A,B,C,D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9、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比古代社会学校体系更完备和更先进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实行义务教育制度B、创办幼儿园并纳入到学制中C、创办实科中学、工科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D、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E、创办了一批现代大学,形成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备的学制系统【参考答案】A,B,C,D,E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实行义务教育,且已经延长到了十年左右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创新周期和陈旧周期都大大缩短了因而,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要求成为学制改革的一个主旋律,构成了现代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仅表现在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