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课中的实践与研究-中职实训课.docx
4页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课中的实践与研究:中职实训课 一、什么是“做中学”做中学”起源于美国的科学教育,它是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11016年,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命名为LAMAP,并且由科学院院士、科学家和教育家合作,予以实施2002年,“做中学”项目被引入中国,在不同教育领域展开试点 “做中学”简单说:就是(Learning By Doing),它的理念就在于“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它提倡的是实践精神,即学习者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所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二、“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课教学的必要性我国文秘专业起步较晚,最初的文秘专业教育是“填鸭式”教学法,主要是由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课程也多是文科类教师承担,教师没有多少实际操作的经验学生工作后,成长的快慢与否,要靠到单位后再学习,文秘工作中最基本的“三办”,除“办文”即写作课程在工作中有部分知识和技能联系紧密直接运用工作中外,“办事”和“办会”的工作全靠学生到单位中“自悟”,这直接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时间。
学用分离在文秘专业中很凸显,这种现象导致现代企事业单位中的文秘人员非常“多元” 此外,现代中职文秘专业的生源学习能力呈下降趋势,多数学生不喜欢单纯的理论性、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愿意去做,通过各种活动展示自己 基于社会对学生要求,学生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中职文秘专业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以往又没有任何直接可借鉴的教学模式我通过近几年对企业用人要求的调查和多年在文秘教学一线的教学实践,深切地感受到“做中学”是一种非常适合现代中职文秘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学用脱节的现象,使用人单位满意,同时也是最大限度让学生接受的一种学习方法,它不仅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课教学中推广这种方法很有它的必要性 三、“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课程中教学方法的特点文秘专业从业人员需要较强的实践经验,而以前的教学方法难以做到以前毕业生到工作岗位上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工作,“做中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做到学用统一 在文秘专业教学中,“做中学”更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工作要求和学生的兴趣安排活动,最大限度地创造、利用已有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获得直接的个人经验。
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直接或间接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个人经验不断生长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从真实或仿真情境中出现的工作任务或问题入手,通过对情境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和信息,然后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来完成,并在不同的人群中进行评价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仅训练了技能,提高了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综合素质而教学的准备、教师的指导都要为学生的研究服务 四、“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 “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强调“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四个环节,它符合现代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资讯(信息收集)——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的教学理念,综合这两种方法,以《会议组织与服务》课程中《拟制会议日程》实训课为例,我按如下环节开展课程,取得很好的效果 上课前,我给学生一份《实训工作任务书》,明确本次课的工作任务、步骤和要求等,把学习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状态下进行自我学习,通过分析任务,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在个人努力和小组合作中,积累直接和间接工作经验,通过不同人的点评,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而我的作用则是一个隐形的翅膀。
(二)“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研究 1.“做中学”在中职文秘专业实训课中的反思 这种方法首先解决了文秘专业学用脱节的问题,既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此外,这种方法的教学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打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变成了既要“做”也要“学”,要想让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