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一到三年级心理发展特点.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8786947
  • 上传时间:2023-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年级:一、一般心理特点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这种孩子看不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孩子的心理离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现实中这种问题是两种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父母溺爱孩子,还应看到社会因素由于社会安定性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长不得不随时保护孩子另外,居住环境封闭,活动空间减少,独生子女只能伴随在父母左右,客观上使孩子得到了过多的照顾,造成娇宠儿增多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

       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让他帮忙做一些事会很积极地响应,表明孩子开始明白一些社会责任了 二、入学后的适应期 1、以什么心态对待入学:孩子到了新环境中会拘谨或害怕对待孩子的情绪变化,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除了学习用具和礼仪方面的准备,还有孩子自我清洁、自我保护等自理能力的锻炼如果这方面不过关,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2、认识老师:“老师可怕吗?”许多孩子都关心这个问题3、熟悉学校环境 三、学习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这在发达国家已是共识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不论成绩如何,孩子首先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学习情趣不要把学习知识当作负担 四、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开学以后两三个月左右,大部分孩子都习惯了学校生活,但有少数孩子不愿意上学原因可能有:其一,被小朋友欺负其二: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自己又不敢发问,呆在那里,慢慢造成恐惧心理其三:活动缓慢而落后于人这一般是家庭溺爱造成的由于家长总是帮助孩子做事,使孩子的手脚和感官接受锻炼的机会很少,等到和其他动作准确快捷的小朋友一起做某件事时,就显出活动不协调,速度缓慢。

      其四:为上厕所而为难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 二年级 一、一般心理特点1、逐渐稳定: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二年级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2、出现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这是较早出现的竞争心理 3、二年级学生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例如开运动会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运动员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

      自己班级运动员赢了,他们会欢天喜地,如果对方赢了,他们会默不作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比如擦桌子,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擦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二、学习 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 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许多家长、教师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三、应掌握的行为习惯 1、不打扰别人:孩子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就会出现一些令老师家长难堪的场合。

      应该利用多种场合让孩子理解:家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组成的,每个人都要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不要只想着自己家里来了客人,或其它事需要安静,应自觉和同学们小声说话或先学习,等客人走后再大声玩闹孩子也不能总是安静沉闷,那也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二年级学生应该理解和自觉运用这些规则和习惯大声说话令人不愉快,因为影响他人的交谈或者办事说话时能够让对方听到便可以了孩子从小就要在这方面加以培养 2、外出应注意的问题:离家时间稍长时,要给家长打,告诉自己的情况,以便让家长放心 3、不说谎话: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做一个好学生”的意识;学会体谅他人,诚实待人。

       三年级: 在学校表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三年级学生看来是最重要的事一、一般心理特点 1、外向性-活泼、开朗 三年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积极做事,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但又缺乏耐心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开朗活泼这是求知欲旺盛、身体发育迅速的表现 与二年级孩子明显不同的是,朋友“突然”多起来了,互相联系,成群结队地玩耍,看上去他们的关系非常好 2、受批评也不生气 由于行为多变好动,对什么都想看个究竟,所以去什么地方手脚都不稳当,按铃、看相册、摆弄人家的玩具等等,因此常常受到指责和批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指责只起短时间作用,孩子不生气,过一会儿就故态复萌 3、初步懂得趋利弊害 三年级学生开始表现出趋利弊害的心理特点,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做,有利的话就说,不利的事就躲避这是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时期 与同学吵架时,当老师询问吵架的理由,双方只拣对自己有利的说,不利的话则不说这个阶段还不懂得如何合理反驳这个特点比二年级时故意说没有作业,想出去玩的表现还要不好,因为二年级时的动机很简单,而且不是有准备的、恶意的,是单一的眼前动机造成说假话三年级学生是有意识地回避对自己不利的一面。

      所以,不管是家里人之间发生争执,还是和别人吵架,家长、老师一定要听双方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做完一件事时,要从失败的地方开始总结,告诉孩子: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世界上最不勇敢的人 4、推崇有力量的英雄 三年级学生绝对崇拜有力量的英雄人物除了动画片中的英雄之外,电影,电视中的主人公形象、影视明星、体育明星、歌星舞星,都会成为他们的偶像这个阶段推崇学者、科学家的孩子很少,对于自己班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并不崇拜 对崇拜的人物有时会达到入迷的程度在高年级有力量、个头高的学生面前,表现出服服帖帖,孩子们对这种“孩子王”言听计从,经常聚在一起活动,仿佛是校园小团伙 二、学习 三年级学生的压力感相当明显,老师的授课量很大,又有许多家庭作业指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便成为家长老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三年级学生有一定观察能力,要提示孩子观察自然生物和地貌、河流等景观,写出自己的体会,提高孩子的综合观察思考能力 三年级学生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家长和老师应有意识地注意孩子的创造性活动,必要时可以按照测量表来测试一下创造力情况,以便鼓励孩子更好地成长 三年级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是一个难关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还增加了一些过去高年级出现的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 学习语文课时,需要记忆、背诵大量的汉字和诗词,应采用灵活实用的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目前的教学中主要采用听觉手段进行灌输式教学据调查,学生中有70%是用听觉学习,30%用视觉学习一旦改变方式,大部分内容用电视或图片演示给学生时,反而无所适从 三年级时,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开始产生,家长、老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变化,不要随意改变孩子的行为要从他的角度体会当时的心理状态,协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打求助他人,也不能总是等着老师第二天的讲解 三、应具备的习惯 三年级学生应该懂得并能够做到帮助大人做一些辅助劳动这个年龄的孩子兴趣很难持久,只能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马上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花费时间较多时,告诉他怎么做或者让他干一会儿就可以了,不能作为劳动力长时间使用 三年级学生不懂得自己的真实力量有多大,有时候在别人面前逞能在大人面前会成为笑话,但是在比他小的孩子面前或在家看门时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总之,三年级学生应当全面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掌握的教养和习惯 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加上空间和时间概念的模糊不清,容易发生离家远走或丢失事件。

       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地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养成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全面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掌握的教养和习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