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益阳市宪成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湖南省益阳市宪成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公民实质上是指具有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国家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在中国,“公民”一词是泊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政治词汇中,“公民”逐渐取代了“臣民”,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不包括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开展 B.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C.民主平等价值观念的普及 D.近代科技的进步参考答案:D2.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晋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 B.齐国当时实力最大C.宗法分封制受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参考答案:考点: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勤王不成”,说明宗法分封制收到冲击,故C项正确.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而且“彻底瓦解”说法绝对.故排除D.故选C.3.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参考答案:A4. 属于拉马克进化论思想的两个原则是( )A. “用进废退” B. “获得性遗传” C. 生命共性是细胞 D. 神创造万物参考答案:AB5. 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参考答案:考点:1S:明朝的内阁.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专制制度加强,主要考查对明朝内阁的运行机制的理解.解答:根据所学,明朝设内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把处理意见最后报皇帝决断,在一般情形下,相当于代皇帝处理政事,但决策权在皇帝,故皇帝不上朝而掌握一切大权,内阁在前台运作,皇帝在背后实际操纵,说明当时行政的运行机制较完善.因此本题C项符合.A项是实质,不是原因,BD项与题意无关,故ABD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对内阁特点的理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的作用.6.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
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这表明“理”是()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选择C项符合题意精神实体、万物的总根源、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BD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7.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壮大,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故排除BCD,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时代特色 ·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8.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
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参考答案:A9.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后,毛泽东拒绝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根据会议精神回湖南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应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西柏坡会议参考答案:A 10. “他们的著作中透露出我们现在的那种革命民主气质;他们热爱平等,即使是奴役中的平等也行一切妨碍他们理想目标的东西都应该被消灭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私人权利,只存在公众利益与“他们”的政治倾向最为接近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 )A.君主立宪派 B.吉伦特派 C.雅各宾派 D.热月党人参考答案:C11. 有学者分析到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时说:“封建时代,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土地为封建贵族所专有这一土地制度是指K#s5u$A.井田制 B.地主私有土地 C.君主私有土地 D.均田制参考答案:A12.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项说法错误,只有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项说法错误,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等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推崇,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其他两位思想家在当时不受重视;D项错误,董仲舒时的西汉不属于转型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答案为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13.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关羽的个人品德对民众崇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故A项错误;历代皇帝的好恶对民间崇拜起到一定作用,但也是决定意义,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关羽“神”的地位的不断提升是政府适应民众需求而不断加封的结果,也就是说民间对关羽信仰符合官方的需要,故C项正确,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14. 学者胡适曾说:“我们应该决心求学;天塌下来,我们还是要求学如果实在忍不住,尽可个人行动;手枪,炸弹,秘密组织,都可以,但不可再罢课……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胡适的中心观点是()A.国共两党推动国民大革命实难救国B.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C.只有采用暴力才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务实的“实业救国”论才是理性爱国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胡适主张求学,反对罢课,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与国共合作无关,A项错误;材料胡适认为“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体现了胡适认为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的观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胡适反对群众暴力,更没有涉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B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评价15. 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这两项措施分别是A.青苗法保甲法B.均输法保甲法C.市易法将兵法D.免役法保马法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16. 1930年毛泽东说:“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他这么说的目的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B.坚决执行共产国际决议C.学习苏联十月革命成功经验 D.论述“工农武装制据”的正确性参考答案:D“工农武装制据”理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正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理论毛泽东这么说的目的是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性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没有突出材料反映的从实际出发的含义,排除A、B、C项17. 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臣兼功于君”表明君臣关系的相互性,故A项错误;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指重视人民、顺应民心,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表明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具有一定的辩证意识,故C项正确;董仲舒君辩证地看待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不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18. 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科第出身人士不再被重视 B.晚清以来,提倡和传播西学已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C.庚子事变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已成社会风尚 D.戊戌变法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身之阶参考答案:答案:B从材料的内容看,“B”项最符合材料。
19. 20世纪30年代,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下图所示内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A.金融政策 B.工业生产政策 C.农业政策 D.社会保障制度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D项说法正确A、B、C三项说法与题文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