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下册10芙蕖同步测试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试题.pdf
4页word 1 / 4 10 芙蕖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芙蕖群葩妍飘飖袅娜迨徂擎异馥齿颊菅2读准多音字1斗大: _ 其他读音: _ 组词: _ 2塞责: _ 其他读音: _ 组词: _ 其他读音: _ 组词: _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可人: _ 2飘飖: _ 3迨: _ 4可目: _ 5安身立命: _ 6殆: _ 7草菅其命: _ 2一词多义辨析1之请备述之( )以芙蕖之可人 (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 )word 2 / 4 2然然有根无树 ( )芙蕖如此不然( )3为在花为分内之事 (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为安身立命之地 ( )4以以芙蕖之可人 ( )望天乞水以救之 ( )5而乃摘而藏之 (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 )6备请备述之 (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7实蓬中结实(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 )8秋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自夏徂秋( )3词类活用解释1如此又日高日上解释: _ 2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解释: _ 3可鼻,如此有荷叶之清香解释: _ 4互芬齿颊解释: _ 4古今异义区分1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古义: _今义: _ 2其事不一而足word 3 / 4 古义: _。
今义: _ 三、作者简介李渔,字笠翁,明末清初人他是一位有名的戏曲家、戏剧理论家,又是一个博学者著有笠翁十种曲 传奇,多系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故事;闲情偶寄小品,内容包括戏剧理论、饮食、园艺等李渔“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经一方如此睹一方之胜概且食所未食,尝所未尝在长期的漫游中,他对大自然作了深入的观察研究,对各地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调查,不仅进一步培养了自己对各方面艺术的情趣,而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他经过精练细微的艺术加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 赋,既有写实的、 抒情的,也有联想的、议论的,语言精练, 韵律优美,深得世人称颂他还将这些从游历四方获得的素材移植到小说、戏曲创作和造园艺术中去,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答案: 一、字音字形1f q p yn yo ni o nu di c qng f ji ji n2 1du du 战斗2s si 瓶塞si 塞外二、重要词语1 1适合人的心意,讨人喜欢2随风摇摆3与,到4适合观赏,看着悦目 5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6大概 7把它的生命当做野草一样,任意处置2 1代词,代芙蕖事/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2转折连词,但是 / 代词,这样3判断动词,是/ 动词,结为 / 动词,作为4连词,因为 /连词,来5连词,表顺承关系/ 连词,表转折关系6全部 / 预备、准备7果实,种子 /实用价值8时间 / 秋天3 1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2名词用作动词,观赏 3名词用作动词,嗅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生香4 1这样判断动词,与“非相对2能事,长处事情1课文的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哪些方面对芙蕖进展了介绍?突出了其什么特点?word 4 / 4 点拨: 主要运用了说明、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从叶、茎、花、果四个方面说明芙蕖的观赏价值突出了芙蕖“可目的特点2课文的第六段,从结构上看与前四段是什么关系?点拨: 本段是对前四段的总结,总结芙蕖的特点,竭力赞美芙蕖的好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3从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点拨:感受到芙蕖是作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感受到作者对芙蕖的挚爱和赞美之情4核心图解。
